一般来说朱大壮的儿子们在成年之后都会像朱胤熙一样被册封,朱胤熙只不过被提前了而已。
但是对于外界来说,皇帝的这一举动却被错误的解读为皇帝偏爱齐王。
只有皇宫里的人才知道,皇帝这样做是为了表彰齐王友爱兄长和学业出色,同时也是为了鞭策几个不争气的儿子。
但是不管怎么说,作为第一个被分封的王爷,朱胤熙还是如同暗夜中的萤火虫一般出现在了世人面前。
通过席家财团势力的宣传,老百姓们也知道了皇家有一个学霸王爷,10岁就能通经典,知孝悌,识进退,朱胤熙贤王的名声鹊起,很是收割了一波流量。
但是对于朱胤熙本人来说,他却不太 习惯被别人关注的生活,朱胤熙属于那种学者型人才,不太擅长交际,也不太喜欢张扬。
所以朱胤熙被封为齐王之后依然做他的好好学生,兢兢业业地学习,刻苦努力地钻研,在老朱家一众调皮捣蛋的孩子里算是一个另类了。
不过对于朱大壮来说,太子朱胤汉表现出来的成熟才是他最欣慰的,整场事件当中,朱胤熙既表现出了做哥哥的德行又表现出了做储君的格局。
既巧妙地维护了弟弟们的尊严,又没有趁机打压使坏的朱胤玺,而且主动为弟弟背锅,已经做到了他这个年龄可以做到的极致,绝对算得上一个合格的储君。
当然这小子视国法为儿戏的毛病还得改,虽然朱大壮本身就是个坏榜样,但是不妨碍他严格要求自己的儿子。
将来的炎夏帝国必然是一个法治国家,君在法下一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如果自己的储君不能养成尊重法律的习惯,那么必然会导致法纪废弛、国家动荡。
所以,教育储君的工作任务重而道远啊!
时间进入架空历1929年,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终于来了
黑色星期四(10月24日):纽约克股市突然暴跌,恐慌性抛售开始。
黑色星期二(10月29日):单日抛售股票1640万股,道琼斯指数暴跌23%,市值损失约300亿霉元(相当于今日超4000亿美元),无数投资者破产。
随后,银行挤兑潮来临:
股市崩盘後,民众恐慌性提取存款,银行大规模倒闭(1929-1933年约9000家银行破产),信贷体系崩溃。
工业崩溃:企业资金链断裂,生产骤降,霉国工业产出下降50%,失业率飙升至25%(约1500万人失业)。
紧接着,经济危机蔓延至全球:
霉国停止对外贷款并召回资金,巴洲(尤其得国)经济受重创。
国际贸易萎缩60%,各国采取贸易保护(如霉国《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加剧危机。
金本位制崩溃,多国放弃货币与黄金挂钩,引发汇率动荡。
其中,受影响最严重的除了得国就是炎国了。
由于炎国长期采取与霉国紧密绑定的经济政策,所以经济危机一到来,炎国股市紧接着就全面崩溃了。
但是由于朱大壮提前采取了一系列与霉国脱钩的措施,使得经济危机的危害性被主要限制在了金融领域。
实体经济方面,炎夏帝国政府经济启动了计划经济政策,由国家对经济领域进行全面调控和生产分配,最大程度上降低了损失。
特别是在农业领域,由于土地政策和移民政策的推行,以及杂交水稻的推广,使得在全球农业减产的背景下,炎国农业始终保持了稳定增长,所以老百姓并没有出现恐慌性情绪,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霉国的贸易保护政策导致霉炎两国多年的双边合作和贸易往来出现了历史性倒退,大批霉国资本从炎国撤离。
这种情况一方面导致炎国经济出现了生产衰退现象,但是另一方面也使得炎国经济开始摆脱对霉国的依赖。
而朱大壮在霉国设立的洪兴集团则也在这场经济危机中受到了巨大冲击,股票市值缩水超过50%。
好在朱大壮在一年之前就开始有计划地转移技术和人员,使得洪兴集团的损失主要体现在经济方面,而在其他方面受到的损失还在可控范围之内。
除此以外,受到影响最严重的就是倭国了。
由于倭国与炎国和鹰国都处于敌对状态,所以倭国贸易严重依赖霉国。
霉国经济崩溃,导致倭国经济也陷入了困境。
特别是倭国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经济底子也不是很好,所以这场灾难对倭国造成的损失更大。
尤其是农产品价格的暴跌(如小麦价格从1919年的每蒲式耳2.5霉元跌至1929年的0.3霉元),导致倭国依赖的对外出口创汇渠道断绝,国家经济陷入困境,农民大批破产,社会动荡不安。
在这种背景下,法西斯主义在倭国兴起,并逐渐成为倭国对外扩张的主要驱动力。
与之相对应的是得国也陷入了法西斯主义狂热,得国人将灾难发生的一切都归结于“巴都体系”压迫和蚁族人的剥削。
军事扩张的声音重新在得国成为主流,消灭蚁族人的口号成为了上台执政的万字党的纲领。
在这种背景下,迎回德科力二世,突破巴都体系,重现帝国辉煌的声音开始在得国国内出现。
莱恩哈特趁机推动万字党政府迎接德科力二世复辟,1930年8月,得国政府派出代表就迎回德科力二世一事与炎国政府接洽,并觐见德科力二世。
1930年9月,德科力二世与万字党政府达成一致,曾经的波西米亚上士被任命为帝国总理。
得国改称为奥古斯都第三帝国,简称第三帝国,德科力二世重新登基为帝。
1930年10月,第三帝国派遣威廉大帝号战列舰迎回德科力二世一家,炎夏帝国派出嘉里波第一分舰队为德科力二世护航。
德科力二世复辟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派遣莱恩哈特与炎国洽谈合作事宜,想要依靠炎国走出困境。
1930年12月,第三帝国和炎夏帝国达成经济互助协议,炎夏帝国向第三帝国提供300亿龙元贷款,帮助第三帝国度过难关。
同时第三帝国宣布暂时停止支付战争赔款,这引起协约国的强烈抗议。
但是此时的巴洲各国已经深陷危机之中,对于第三帝国的违约行为无法做出实质性惩罚措施。
希特拉在看到了协约国的虚弱之后,开始了对帝国军事的恢复。
1931年4月,希特拉借口“各国不愿裁军”,宣布退出国际联盟,试探鹰发反应(鹰发两国仅口头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