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胤汉刚刚加入“江鱼连”就被全体战士给孤立了,原因也非常简单,老连长的女儿,全连最漂亮的女兵江宁宁对这个新来的副连长特别好,好到让人嫉妒的那种好。
战士们当然不知道他俩实际上是一起长大的,小的时候甚至一起洗过澡。
江宁宁比朱胤汉大几个月,所以一直以来都对这个太子弟弟很照顾。
在皇宫,没有人歧视烈士遗孤,他们享受到的待遇跟其他皇子皇女基本一样。
这让这些烈士遗孤如实地把自己当做了皇室的一份子,在长大成年之后大多数成为了拱卫皇室的亲信。
比如说加入锦衣卫的江宁宁。
童年的生活阴影让江宁宁养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但是皇宫里的美好生活又让她学会了接受亲情。
所以江宁宁对朱胤汉的付出是无私的,也是亲切的。
尤其是江宁宁堂而皇之地出入朱胤汉的宿舍,并给他洗衣洗袜的时候。
“江鱼连”的全体战士都觉得这个出身富贵的小白脸抢了他们的心头肉,所以朱胤汉很不幸地就成为了全体战士的针对对象。
虽然碍于他的职位,没有人敢直接跟他作对,但是日常工作和训练中给他时不时地找麻烦却非常普遍。
尤其是军人们天生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所以免不了就要在各个方面跟这个副连长比试一番。
可惜朱胤汉虽然出身高贵,但是人家毕竟是以学期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的军校生,在各个军事技能方面不说碾压普通人,但至少不怕任何挑战。
结果就是挑战失败的人越多,就越有人想要挑战,把朱胤汉搞得哭笑不得、不胜其烦。
朱胤汉私下里找到江宁宁,让她不要照顾他了,结果江宁宁说:
“皇后娘娘吩咐我要照顾你的,我可不敢违抗懿旨!”
朱胤汉很无奈,他的身份注定了,他不可能脱离父母的监控,也不可能当一个真正自由自在的小青年。
好在朱胤汉还是比较擅长拉关系的,既然大家伙儿孤立他是因为江宁宁的原因,那把江宁宁“贡献”出来不就行了。
于是朱胤汉只要是搞集体活动就拉着江宁宁上场,还主动把江宁宁跟他的关系说明白。
当然不能说真话,只说自己和江宁宁一样是被一起被皇帝收养的烈士遗孤,一起长大,所以关系才不一般。
好嘛,朱胤汉也是拼了,为了自己的幸福,直接让朱大壮和黄蕙兰提前归西了。
战士们一听,原来这个小白脸并不是什么勋贵子弟 ,而是烈士子女,顿时肃然起敬,以前那点不愉快也瞬间烟消云散,并且很快就接受了他这个副连长。
而且朱胤汉还表示有机会带兄弟们到皇宫里浪一浪,顺便认识几个皇子,将来也可以一起做兄弟。
这一招直接就把战士们给整高潮了,大家觉得这个副连长真是贴心人啊,介绍皇子给他们这些大头兵认识,这不就是给自己将来铺路吗?
瞬间这个副连长就从可以接受升级成了自家兄弟,朱胤汉也终于在“江鱼连”立住了脚。
至于他先卖江宁宁,后卖父母,再卖兄弟的行为会不会被他的皇帝老爹揍,他就不管了。
下放当兵的好处就是不用整天看父母的脸色行事,这对于朱胤汉而言也算是一种解脱了。
与此同时,朱胤汉的弟弟朱胤玺则正在被他的妹妹静安公主朱若薇殴打。
打他的原因也非常简单,这个家伙竟然为了在连队里立住脚把他妹妹的兴趣爱好之类的都透露给了战友们。
朱胤玺这样的学渣自然不能像朱胤汉那样把全连的弟兄都打服,但是这并不妨碍他跟他哥哥一样卖妹求荣。
朱胤玺不但是个学渣,而且长相阴柔,在部队里属于那种谁看了都想欺负一下的小受模样。
为了能在新环境中立住脚,朱胤玺果断把在军区医院当医生的妹妹给卖了。
事实上,朱胤玺们的战友们只见了一次朱若薇就把这位兔兔公主视若天人了。
战士们哪见过这种气质高贵,模样不凡,才艺精通,还医术高明的美女?
要不是大部分觉得自惭形秽,指不定追求朱若薇的人能把军区医院给排满。
朱若薇刚开始还觉得大家喜欢找她看病是因为她医术高明,后来才发现,大家看病是假,看人是真。
而且还有人精通自己的兴趣爱好,总是能给她带来她喜欢吃的小零食什么的。
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是自己的好哥哥把她给卖了,于是朱若薇挑了最大号的针管就去找哥哥算账了。
朱胤玺被朱若薇堵在了宿舍里,然后全连的战士们都听见了他的惨嚎。
有得战士还看见朱胤玺捂着屁股从宿舍里跑了出来,然后朱胤玺在军部直属警卫连的名声就彻底臭了。
要不是这小子头上还顶着个下士军衔,战士们非得教他做人不可。
至于朱若薇,战士们纷纷为之惋惜,觉得她这个哥哥真心是不做人。
但是这并不妨碍战士们继续去医院“看病”,朱若薇也因此成为了军区医院的“明星医生”,几乎第二军的所有人都知道军区医院来了个惊为天人的医生。
军部高层有心维护一下这位长公主,以免皇帝震怒,觉得士兵们这是辱没公主。
但是没想到皇帝知道后,却轻轻一笑说:
“这是成长的代价,也是漂亮女孩应该学会承受的压力,长公主不应该是温室里的花朵,遇到问题就让她自己面对吧!”
在这方面事实上皇宫的嫔妃们对朱大壮是有意见的,尤其是他对于孩子们的放养态度。
不过皇帝把太子都下放到连队了,她们也不敢说什么,只是每天都要担心自己的心头肉在部队受苦。
可惜对于朱大壮而言,与其把皇子皇女们养在深宫里安然无恙,不如把他们放到军队里去经受考验。
他的帝国将来是不能交到一群养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后代们的手里的。
在这方面,皇帝有点一意孤行,谁劝也没有用。
嫔妃和大臣们担心皇子们的安全,特别是担心太子的安全。
而皇帝的答复是:
“出身是父母决定的,但是人生却需要他们自己选择,如果经受不了风雨,那就给国家节省一点资源……”
于是这种社会达尔文主义就成为了勋贵家庭培养子女的普遍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