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待在房间里的周氏,听着外面传来的吵闹声,面上没有半点的情绪。
只是麻木地看着眼前的木牌,脸上满是懊悔的泪痕。
“错了……我错了……文远,娘对不起你爹啊……”
周氏想到老二一家这段日子的风光,真心实意地后悔自己先前的偏心以及独裁。
怎么就想着只有文远一个人,能够完成老伴的遗愿,而不把希望落到小一辈的身上。
她当初就不应该同意分家,不应该啊……
在她忏悔无比的时候,楚枫却是在为一月后的院试做准备。
“以往的院试都会在府城进行,这一次想必也不会出现意外。”
“我希望你能够提前到府城做准备,如此也能预防意外情况。”
陈濂满脸慈祥地看着眼前的人,认定自己男人选择将人收下的决定,是自己毕生之中做的最对的选择。
眼前的这个孩子,是他见过最有慧根的孩子。
短短几月的时间,便同国子监的那些学子,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假以时日,这孩子势必能够将所有同龄人都给踩在脚底下,站到令人望尘莫及的位置。
“学生明白院长的意思,只是此事学生还需回家同爹娘商议。”
楚枫神情淡定地点了点头,对于前往府城这件事,他心中早已有所想法,只是不知该如何向爹娘开口。
如今院长率先提起这事,他也恰好有了一个正当的理由向爹娘开口。
看他犹豫不决的模样,陈濂以为他是舍不得自己的家人。
“你若是舍不得与自己爹娘分开,书院可以出一笔钱,让你与自己的家人一同到府城为院试做准备。”
“你也不用急着拒绝,无论你最后能否在院试中取得任何的成绩,你都已经为书院带来了莫大的殊荣。”
“所有事关你的事情,在书院这便是大事。”
陈濂语气不紧不慢地说着。
听他把话给说到这个份上,楚枫也不好一味地拒绝。
只是答应回家同爹娘商量此事。
“你是说你接下来都得住在府城?”
楚武和林氏已听他的打算,面上都露出了迟疑的神情。
他们都清楚提前到府城做准备,儿子也能更好地专注之后的院试。
“嗯,只是我还没给院长一句准话,不知是否该到府城去住。”
楚枫慌忙地点头,眼神在自己爹娘的脸上来回打转。
试图从他们的表情,探出他们对此事的态度。
“……”
夫妻俩听见他的话没有着急说些什么,只是沉默地对视。
随着两人的沉默,楚枫以为他们是不赞同,自己提前到府城一事。
“无妨,儿子也舍不得爹娘,明了我就拒绝院长的提议,等到院试的前两天再前往府城也不迟。”
楚枫善解人意地做出了退让,不愿让自己的家人感到为难。
闻言,本还保持沉默的夫妻俩叹了一口气。
“作为你爹娘,我们只是不放心让你一人到府城去住,可是身为你爹娘,我们也不能阻止你飞往更辽阔的天空。”
“此事就听你们院长的话,提前到府城去做准备,专注于接下来的院试。”
林氏拍了拍自己儿子的手背,将前段时日儿子给他们的五百两银子,拿出了一小部分塞到他的手中。
让他路上能有银子在手,遇见任何事情,手头上也都有银子打点。
“枫儿你就安心地为院试做准备,我会替你照看好爹娘的。”
楚芸这时也走上前来,郑重地拍着自己的胸脯。
她的这一句保证,顿时就让略显沉重的氛围多了几分轻快。
在有了自己家人全力支持的情况下,楚枫第二天便收拾好自己的包袱来到书院。
此次前去参加院试之人,只有楚枫一个。
所以亲自将楚枫给送到府城为院试做准备的人,也就成了陈濂一人。
“楚枫,院长出了点事情,无法将你给送到府城去了。”
“这是院长让我交给你的东西。”
周子陵突然从书院跑了出来,将手中的一个信物交到楚枫的手中。
他虽然也通过了复试,只是他排在了倒数的那几名,清楚以自己现在的能力,参加院士也只不过是徒劳无功。
与其将自己的时间浪费在无所谓的事情上,他想利用更多的时间为明年的院试做准备。
“这……”
楚枫神情犹豫地看着自己手中的信物。
不知院长究竟出了什么事情,方才连送他去府城的时间都没有。
看着他犹豫不决的模样,周子陵以为他是担心前往府城一事。
“你不必担心,院长拜托我找人将你护送到府城,我已经给你把人都找好了。”
“这两个人都是我的心腹,他们一定会将你安然无恙地送到府城去。”
“只是到了府城之后,也就只能靠你自己一个人了。”
周子陵抬手指了指,站在自己身后的两个人。
这两个人是他爹娘专门安排在他身边,护他周全之人。
可现如今他却把这两个人,全都给安排到了楚枫的身边去。
“周兄我知道你为我好,可这两人是保护你的,我又怎能将他从你身边带走。”
楚枫眉头皱了皱,不愿意要走保护周子陵的人。
看不清楚周子陵究竟有什么身份,可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事情已经能够反映,周子陵的身份并不简单。
他担心自己将这两个人带走,周子陵会出现任何的意外。
“我的确说他们是我的心腹,可我的心腹远不止他们两个,你就别为我操心了。”
“反正他们将你护送到府城后,便会重新回到我身边。”
周子陵大手一挥,便打断了楚枫的迟疑。
在周子陵的坚持下,他也只能带着这两人一起出发前往府城。
前去府城的路上,楚枫将陈濂给他的那封信打开。
“抱歉楚枫,我转移出了点紧急情况,没有办法把你给送到府城……”
陈濂在信中简单地说明了情况,情况也大致和周子陵所说的一样。
只是在信的最后,陈濂还提及了另外一封信,是专门给在府城接应他的那个夫子。
接应他的夫子姓方,是府城书院的一名夫子,同院长的关系以及来往密切。
等他到了府城之后,方夫子会替他将一切都给安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