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你娘的。”李二大骂一声,一脚踢走翟长孙。
“呼哧呼哧”的将一碗油泼辣子面几下造完,接着一拍桌子,“再来三碗。”
“父皇,只擀了那么点面。诸位臣工都还没吃呢。”
“朕不管,朕现在就要吃到满足。至于诸位爱卿,下次再请他们吃就是。”
“那儿臣再多叫些人手擀面?”
“啰嗦,速去煮面。”
“臣等去擀面。”房玄龄、杜如晦、李靖、李积四位重臣主动请缨。就连孙思邈也二话不说,抄起了擀面杖。
李承乾还是低估了油泼辣子面对关中人的魅惑力。
李世民连吃三大碗,吃得满头大汗,不住呼哧。犹不满足,叫嚷着再来三碗。
李靖端着一斗碗的油泼辣子面,也不顾他卫国公的威仪了,像个关中老农一般捧着个碗蹲在地上,埋头大吃。
李积见此,索性也端着碗蹲在了李靖的身旁。
两位国公的不远处,是李春、李桂等十八个太监端着面碗蹲在地上,大口朵颐。
李承乾苦口婆心的劝谏:“慢点吃,少吃点,等下还有辣椒火锅呢。那滋味胜过油泼辣子面百倍。”
李二拍案大骂:“休得啰嗦,煮你的面去。这世上没有哪一种食物能比过这一碗油泼辣子面!!”
这时孙思邈吃完碗中最后的一根面条,站起身擦了擦额头的汗道:“这辣椒不愧是道祖托梦给殿下,远渡重洋也要取回来的宝物。
除了用作调料美味无比外,更有温中散寒,除风发汗,冷癖能蠲,行痰去湿的妙用。”
李二从面碗中抬起头:“既然道长都这么说了,那就在大唐大力推广种植辣椒。”
“拟旨,让司农寺卿李纬将重心放在培育辣椒、红薯、土豆、玉米、橡胶、花生这些海外良种之上,加李十六为上林署监事指导培育海外良种。”
房玄龄放下面碗,取来笔墨开始草拟圣旨。
这时李承乾躬身道:“父皇,儿臣请命打理皇庄,亲自带人在皇庄栽种培育海外良种。”
李二皱了皱眉道:“培育良种需要全身心投入,你要临朝听政,如何照顾得过来?”
李承乾笑道:“民以食为天,儿臣愿将精力放在农事上。”
李二深深看了李承乾一眼,接着一巴掌拍在李承乾脑袋上,“滑头。”
接着道:“你想做就去做吧。户部、工部、司农寺、将作监的人力物力,供你随时调遣。”
“少拍马屁,煮面去。”
李二赶走李承乾,又埋头开始造面。
李二吃着吃着,突然一扔筷子,眼眶微红,哽咽着道:“这么美味的油泼辣子面,可惜观音婢吃不到了..........若是她多活一年,就能与朕一起吃高明煮的面啊.......”
正在煮面的李承乾停下了手中的笊篱,抹了一把眼泪道:“孩儿这就煮碗面给母后送去。”
李二摆了摆手道:“煮两碗,朕亲自给你母后和你皇爷爷送去。”
“嗯........”
李二端着两碗面走后,其余人也没有吃美食的心思。
房玄龄、杜如晦、李靖、李积、孙思邈五人先后告退,留下裴行俭与龙鳞卫十几人。
火锅刚刚上桌,不能浪费。李承乾命人叫来裴南珠、窦英、杨柳;又命人去请李纲、李龙象、席君买、阎立德、阎立本等秦王府心腹属官过来一起吃火锅。
红油火锅味道不错,人多也很热闹。李承乾却有些食不知味。
让裴南珠主持宴会,自己则去了太极宫灵堂。陪在父皇身边,听他与母后、皇爷爷絮叨。
李二一直絮叨到深夜,方才回寝宫独自就寝。
卓不群在李承乾身后低声道:“自从文德皇后崩后,陛下一直没有翻过后宫的牌子。”
李承乾闻言,心中叹息一声:看来父皇对母后的感情,比史书上记载的还要深啊。
史书记载,自从长孙无垢崩后,李世民便没有诞下过一儿一女........
-------------
第二天,卯时。
李承乾在床榻上醒来,正欲唤李春、李桂进来伺候起床。
却猛然想起自己已经不用听政,也不用像前些日子那样一大早去御书房看李二批奏表。嘟囔了两句,扯过被子蒙头再睡。
刚进入梦乡,被子就被人一把扯开。李承乾大怒,正欲大骂,就看到了李二那双怒火熊熊的眼睛。
李二又恢复了那张冷酷无情的帝王面孔,指着李承乾大骂:“朕就知道你这逆子说要打理皇庄是为了偷懒!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速速起床,走马上任。”
“身为大唐储君,岂能养成懒惰的毛病。”
李二臭骂了李承乾一通后,负手扬长而去。
李承乾甩了甩脑袋,无奈起床。
在李春、李桂伺候洗漱之后,李承乾带着李十六前往昆明池皇庄。
昆明池皇庄经贞观六年扩建,如今已达上千亩,是长安最丰饶的土地。
园苑监李斗米带着一众管事前来迎接。
这些人以前都是李渊唐国公府的佃户,李渊做了皇帝之后,这些人也跟着鸡犬升天。从唐国公府佃户变成了皇庄佃户,机灵些的如李斗米等人也做了官。
礼毕之后,李斗米点头哈腰的道:“殿下此来是为栽种海外良种一事吗?”
李承乾点头“嗯”了一声。
李斗米忙道:“老奴这就命人把地里的麦子扒了,好方便殿下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