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的箭雨跟长了眼睛似的往我这儿飞,我死死攥着三块刚拼上的玉佩,指节都泛白了。掌心那 “太后鸩杀” 四个字硌得生疼,像把烧红的烙铁,顺着血管往心脏里钻。城墙下头,叛军的黑旗翻得跟浪头似的,周成骑在马上耀武扬威,长枪尖还挑着阿七染血的半幅披风晃悠。
“苏大人!左军撑不住了!” 副将顶着一头血污冲过来,头盔裂开道大口子,声音混着战鼓震得我耳膜生疼,“皇帝退到城楼上去了!”
我一咬牙扯开衣襟,把玉佩狠狠按在胸口。冰凉的玉面贴上皮肤的瞬间,浑身像过电似的 —— 父亲书房暗格里的碎纸片、母亲临终前含糊不清的念叨、宁王摘下面具时那张扭曲的脸,全在脑子里炸开了花。“传令下去,按三号方案行事!” 我抄起地上的血披风裹在身上,“告诉暗卫营,子时三刻准时点火!”
城楼上传来一声凄厉的号角,我抬头就看见李玄拿弯刀架在皇帝脖子上,明黄龙袍上的血痕狰狞得吓人。周成那张三角脸笑歪了,他挥了下令旗,叛军立马跟疯狗似的往城墙上爬。“苏瑶!看看你护着的好皇帝!” 他扯着嗓子喊,“当年要不是他点头,你爹的脑袋能落地?”
太阳穴突突直跳,十年前的画面突然在眼前闪回。那会儿皇帝还是个缩在街角的少年,怀里死死抱着半块玉佩,哭着说 “等我掌权,定还苏家清白”。可现在......“放箭!” 我猛地举起令旗,“给我往周成的马身上招呼!”
乱箭飞出去的刹那,周成的马嘶鸣着倒在地上。他狼狈地滚到土里,爬起来就甩出三支透骨钉。我侧身躲开,短刃擦着他喉咙划过去,血腥味一下就漫开了。“说!太后和藩王的密信藏哪儿了?” 我扣住他腕子上的命穴,指甲都掐进肉里了。
周成突然笑起来,血沫子喷我一脸:“你以为拿到玉佩就赢了?太后她......” 话没说完,一支弩箭穿喉而过。我转头一看,李玄正拽着皇帝往后退,被挟持的人突然剧烈咳嗽 —— 居然是阿七!
“姑娘小心!” 阿七沙哑的喊声传来。我本能地往后仰,一支淬毒的箭擦着鼻尖飞过去。李玄的弯刀已经劈到头顶,我想都没想,把三块玉佩狠狠朝他脸上砸过去。玉屑乱飞的时候,我听见玉佩里 “咔嗒” 响了一声,夹层里泛黄的密信掉了出来。
“都睁大眼睛看看!” 我展开密信冲向城头,火光照亮上面太后的朱批,“藩王谋反,太后首肯!还有......” 我扯开衣领,露出锁骨处的朱砂痣,“二十年前先帝遇刺,我娘是唯一的目击证人!”
全场突然安静得可怕,叛军们你看我我看你,手里的兵器都开始打颤。皇帝猛地挣脱阿七,他的龙袍早被血浸透了,眼睛却烧得通红:“来人!把太后给朕押过来!”
子时三刻的梆子声准时响起,东南方 “轰” 地燃起大火,暗卫营点火了。我握着密信走向皇帝,可走到离他三步远的地方,脚像被钉住了 —— 他腰间母亲绣的帕子不知啥时候换成了明黄丝绦,刚才眼里的震惊和愧疚,这会儿全成了深不见底的冰窟窿。
“陛下,如今真相大白......” 我的话被一阵笑声打断。太后带着侍卫慢悠悠地走过来,凤冠上的东珠在火光里泛着冷光,她看我的眼神,就跟看只蚂蚁似的。“苏瑶,你真以为皇帝信你?” 她摘下凤冠,从夹层里摸出半块玉佩,“当年先帝的事儿,可不止你娘一个证人......”
我浑身的血都凉了。太后手里的玉佩,纹路跟我这三块完全不一样。阿七突然冲过去,长剑直取太后咽喉,可刚到半路就僵住了 —— 皇帝的绣春刀不知啥时候已经抵在他后心。
“够了。” 皇帝的声音平静得吓人,他拿过我手里的密信,扫了太后一眼,“母后,您和藩王的戏,也该收场了。” 他转头看我时,眼里闪过一丝说不清的情绪,“至于苏瑶...... 朕说过,既往不咎。”
我盯着他染血的手指,突然想起父亲临死前拼命比划的 “三”。原来不是第三块玉佩,是三个 “证人”!太后的玉佩、皇帝突然变了的态度、阿七反常的举动...... 这些碎片在我脑子里疯狂打转,拼出个更吓人的真相。
“谢陛下隆恩。” 我慢慢跪下,短刃藏在袖子里,“臣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 当年在御花园推我母亲下水的,到底是谁?”
回答我的,只有城楼下叛军的怒吼。皇帝转身的时候,我看见他嘴角勾起的弧度,跟十年前分食馒头时一模一样,却看得我浑身发冷。太后被押走时,意味深长地瞥了我一眼,那眼神就像在说:你永远都是棋盘上的棋子。
夜色越来越深,血腥味浓得化不开。我握紧手里的碎玉,摸到内侧刻着的小字。看清那三个字的瞬间,心脏都停跳了 —— 那是皇帝登基前的乳名。原来最可怕的从来不是藩王造反,不是太后算计,是那个我拿命救过的少年,早被权力啃得连骨头都不剩了。
秋风吹过午门广场,刑台上的血迹被吹得东一块西一块。周成的脑袋 “咕噜” 一声滚到我脚边,眼睛还瞪得老大,满脸惊恐。李玄嘴角凝固着狞笑,好像还在笑这荒唐的结局。我弯腰捡起他的官帽,金线绣的云纹晃得人眼睛疼 —— 曾经不可一世的家伙,现在也不过是案板上的肉。
“苏姑娘,该去宗庙了。” 阿七一瘸一拐地走过来,左肩绷带渗着血。朱雀大街上挤满了欢呼的百姓,有人举着 “沉冤得雪” 的横幅,有人往天上撒花瓣,可这些热闹在我眼里,就跟隔着层雾似的。
宗庙的铜门 “吱呀” 一声打开,檀香混着血腥味扑面而来。父亲的牌位终于擦干净灰,摆在了苏家先祖旁边。我把母亲留下的半块玉佩轻轻放在香炉底下,三块玉佩嵌成个圆,内侧的小字在烛光里忽明忽暗。
“陛下驾到!” 尖锐的喊声响起。皇帝穿着素服走进来,腰间换成了雕龙纹的墨玉扳指,再也不见母亲的帕子。“苏卿,朕允你为父母昭雪。” 他的声音在大殿里回荡,惊飞了梁上的蝙蝠,“也允你...... 拜相。”
外头突然响起一声惊雷,暴雨 “哗哗” 砸下来。我看着他龙袍上没干的血迹,想起玄武门那晚他拿刀抵着阿七,想起太后临走时的眼神。“谢陛下隆恩。” 我跪下,指尖触到地砖的裂痕,“但臣恳请辞官归乡。”
皇帝猛地攥紧玉佩,手都发白了:“苏瑶,你知道错过了这次机会......”
“臣知道。” 我抬头盯着他的眼睛,里面有十年前的雨夜,也有被权力吞噬的模样,“可这朝堂就是个吃人的笼子,进去的时候干净,出来就满身脏污了。”
离开京城那天,雾还没散。我背着父亲的骨灰坛,牵着老马走过朱雀桥。桥下河水黑得跟墨似的,漂着几条翻肚皮的死鱼。“苏姑娘!等等!” 暗卫营的小旗跑过来,抱着个檀木匣子,“陛下让我交给您。”
匣子里有封信和一块刻着 “女官” 的玉牌。信上写着:“朕等你归来,共绘盛世。” 我望着远处的宫墙,曾经做梦都想进去的地方,现在却像座大坟,埋了太多人的命。
“要烧掉吗?” 阿七晃着从叛军那儿缴来的鎏金面具,“留着说不定有用。”
我把信凑近火,看着字迹慢慢扭曲。玄武门那位皇帝的笑,和十年前的少年重叠在一起。“烧了吧。” 我说,“有些路,走一遍就够了。”
远处传来算盘声,商税司屋檐下,账房先生们争执着对账,声音混着书院的读书声飘过来。我想起推行新政那天,自己跪在乾清宫台阶上的样子,那会儿满心都是改变世道的劲儿,现在才明白,这世道哪是几纸诏令就能变的。
“姑娘,真不回头了?” 阿七把面具塞进包裹。我摸着老马的鬃毛,它的呼吸暖暖的:“回头做什么?天下这么大,总有咱们能去的地方。”
宫墙的影子慢慢被阳光吞掉,我最后看了眼京城,把玉牌也扔进火里。火苗舔着 “女官” 二字时,我突然懂了 —— 我要找的从来不是权力,是一片干净的天地,在那儿,女子不用藏起锋芒,寒门子弟不用看人脸色,真相也不用被埋在阴谋底下。
“走吧。” 我翻身上马,秋风卷起衣摆。老马嘶鸣一声,踏着落叶往远处跑。身后,京城越来越模糊,前面,是数不清的山山水水,和不知道藏着什么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