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古历九月,红六军团肩负着寻找红二军团的使命,踏上了印江缠溪这片土地。行进至缠溪时,遭遇了地方反动武装和土匪的疯狂袭击。这些反动势力如同盘踞在暗处的恶狼,对红军虎视眈眈。面对敌人的进攻,六军团的红军将士们毫不畏惧,他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战斗意志,英勇还击。激烈的战斗在缠溪的土地上展开,枪炮声震响山谷,硝烟弥漫在每一寸空气中。红军将士们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袭击,然而,在战斗的过程中,他们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由于战斗的激烈和长途跋涉的艰辛,部分红军战士因饥饿、疲劳和病魔的侵袭,身体状况急剧下降,渐渐跟不上大部队的步伐。这些掉队的战士,就像迷失在黑暗中的羔羊,被地方反动势力视为可乘之机。而反动势力的残忍与暴虐,也在此时暴露无遗,他们对这些掉队的红军战士展开了疯狂的搜捕和屠杀,一场场悲剧在缠溪的各个角落悄然上演。
乡长代润芝的恶行
在缠溪打杵场,一位体衰病重的红军战士不幸掉队。他拖着沉重的身躯,艰难地隐蔽在茂密的树林中。每一分每一秒对他来说都是煎熬,饥饿、病痛和疲惫如影随形。直到夜幕降临,四周的一切都被黑暗笼罩,他才敢小心翼翼地爬出树林,一步一步地朝着许家寨的庙爬去。此时的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向庙里的人寻求一丝生存的希望。
庙里的和尚张老怀和田志修,看到这位病得连路都走不动的红军战士,心中顿时生出慈悲之心。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帮助红军意味着要承担巨大的风险,但他们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伸出援手,冒险将红军战士隐藏在庙内的神龛脚下。他们每天都会偷偷地给红军战士送些食物和水,关心着他的身体状况,希望他能尽快恢复体力。
然而,命运似乎并没有眷顾这位可怜的红军战士。第二天,不知是哪里走漏了风声,保和乡公所得知了庙里藏有红军的消息。乡长代润芝,这个心狠手辣的反动分子,立刻命令闾长史正举、安钟宗等人围庙搜查。他们如同一群恶犬,在庙里四处翻找,最终将这位红军战士搜查了出来。代润芝没有丝毫的怜悯,他恶狠狠地命令史正举把红军战士带到石坎田河沙坝。在那里,随着一声枪响,这位来自江西的红军战士,年轻的生命就此消逝,而他的姓名,也随着他的离去,被永远地尘封在历史的长河中。
当天下午,厄运再次降临。民团团丁严纯清等人在打杵场街上,又发现了一位同样行走无力的红军病号。他们毫不留情地将其捉拿,并请示乡长代润芝。代润芝依旧是那副冷酷无情的模样,下令派代仁亮将这位红军拉到石坎田河沙坝杀害。据代仁亮说,这位红军说话带着外地口音,根本听不懂。当让他写字时,他便在手板上划了“江西”二字,或许,他也是来自江西的热血青年,怀揣着革命的理想,却不幸倒在了反动势力的枪口之下。
两位无名无姓的红军战士惨遭杀害后,他们的尸体被无情地摆在石坎田河沙坝上。几天过去了,那两具冰冷的尸体,就那样静静地躺在那里,无人问津。终于,不知是哪位好心人,实在不忍心看到他们曝尸荒野,便用泥沙将他们掩埋。那座简单的双人合葬“坟”,成为了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最后的归宿。然而,命运对他们的磨难还未结束,在几次洪水的冲刷下,那座“坟”连同他们的遗骨,一起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他们从未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但他们的故事,却永远地留在了缠溪人民的心中。
土匪的残忍杀戮
红军大部队经过缠溪冷水溪大坳后的次日早上,宁静的山间被两声枪响打破。两名掉队的红军战士,在这个清晨遭遇了灭顶之灾。在大坳的焦园湾,土匪田兴发像一只饥饿的秃鹫,发现了其中一位红军战士。他没有丝毫的犹豫,也没有半点的人性,当场就将这位红军战士残酷地杀害。鲜血染红了焦园湾的土地,也刺痛了每一个善良人的心。
而另一位红军战士,因为极度的疲惫和饥饿,已经无力再行走,只能躺在大路旁,渴望能得到一丝喘息的机会。可是,命运并没有眷顾他,土匪朱春廷发现了他。朱春廷满心好奇与歹意,甚至拉上口述人何宗印,说是一同去看个究竟。当他们走近,看到这位红军战士身上除了一床破旧却依旧鲜艳的红色军毯外,没有粮食,没有枪弹,身上的衣服更是破破烂烂,满是征战的痕迹。这位红军战士开口说话,可那陌生的口音让人根本听不懂,也没人知道他的姓名。短暂询问后,朱春廷便狠心地将他拉到一个坑边,随着一声枪响,这位年轻的红军战士倒在了地上,生命戛然而止。
青树湾的生死挣扎
红军大部队在缠溪住宿一夜后,便继续踏上征程。然而,有三位红军战士因伤病,留在了小坪中岭坡杨四爷家。在杨四爷家的这三四天,他们努力调养身体,渴望能尽快追上大部队。杨四爷一家虽然生活贫困,但他们对红军战士充满了敬意和同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照顾着他们。
一天,杨四爷的老婆为了给红军战士补充营养,咬咬牙,拿着家中仅有的一点积蓄,去买了些鸡和蛋。可这平常的举动,却被甲长胡成玉看在眼里。胡成玉心里犯起了嘀咕:杨四爷家向来穷困,哪来的钱买这些东西?他顿觉可疑,便鬼鬼祟祟地来到杨四爷家查看。这一查,竟发现了藏在屋内的红军。
胡成玉急忙向乡兵队长潘立芝报告。潘立芝一听,立刻如临大敌,迅速召集了二三十名壮丁,将杨四爷家的房子团团围住,妄图捉拿红军。屋内的三位红军战士,听到外面的嘈杂声,瞬间明白危险来临。他们眼神坚毅,毫不犹豫地拿起武器,奋力冲杀。激烈的战斗在小院内外展开,喊杀声、枪炮声震耳欲聋。经过一番浴血奋战,两位红军战士成功杀出一条血路,突围而去。但名叫谢志友的红军战士,却不幸被敌人抓住。
潘队长等人将谢志友和杨四爷老婆捆起来,对他们进行毒打,还恶狠狠地说杨四爷私通红军,要将其家产一律充公。随后,他们又将两人捆到潘立芝家,再次悬起来毒打一顿。杨四爷老婆不堪折磨,最终自缢而死。而谢志友,则被吊在潘桃家的屋檐边,整整一个星期。在这漫长的七天里,谢志友遭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但他始终没有屈服。最后,他被拉到青树湾堰沟田外,由双龙桥朱云清开枪打死。这位坚强的红军战士,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对革命的忠诚。
乡保警队的暴行
缠溪乡保警队长代世清和保警队员蔡绍华,在罗场迷库村后面的林坳地方,发现了一位掉队的红军战士。他们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立刻跟踪追击。最终,蔡绍华执枪,在村坳口将这位红军战士活活打死,并将其尸体埋在和尚帽地方。这位红军战士,就这样不明不白地牺牲在了敌人的枪口之下,他的家人或许还在远方苦苦等待他的归来,却不知道他已经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红六军团经过缠溪时,总计有六位掉队战士遭地方反动势力残害。他们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们的精神却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那段黑暗的历史。解放后,人民政府为牺牲的红军战士修建了烈士纪念碑。这座纪念碑,不仅仅是对六位烈士的纪念,更是对那段历史的铭记,它时刻提醒着人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我们应当永远铭记这些在长征途中牺牲的烈士们,他们的奉献和牺牲,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康,不断奋斗,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