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赢集团年度战略复盘会上,投影幕布上的数据曲线一如既往地漂亮:营收增长、利润达标、市场份额稳固。但程长赢靠在椅背上,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红木桌面,眉头微蹙。会议室里洋溢着一种近乎懈怠的满足感,这种气氛,比他面对沈哲瀚的明枪暗箭时,更让他感到不安。
“各位,”他打断了正在汇报的某区域总,“我们的商业综合体,‘长赢广场’,上个季度的客单价和坪效,同比增幅是多少?客户平均停留时间呢?还有,你们能说出,我们最大的三个购物中心,除了品牌组合略有差异,在消费者心目中,核心区别到底是什么?”
一连串的问题,让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被问的区域总张了张嘴,最终没能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数据是达标的,但灵魂,似乎是缺失的。所有的“长赢广场”都高效、整洁、科技感十足,但也……千篇一律。就像流水线上精心打磨的工业品,挑不出毛病,却也激不起任何涟漪。
“我们正在陷入同质化的陷阱。”程长赢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敲在每个人心上,“用最高的效率,建造最标准的盒子,然后引入几乎一样的品牌。消费者今天可以来长赢,明天也可以去对手那里。我们的护城河,除了先发位置和资本,还有什么?”
他站起身,走到幕布前,上面正展示着一个即将在江南某历史文化名城动工的巨型商业综合体效果图——一个放大版的、标准的“长赢广场”。“这个项目,暂停。”
会议室里一片哗然。项目前期投入巨大,拆迁、设计、报规都已搞定,说停就停?
“程总,这……损失太大了!而且,这个模型是我们验证过最成功的……”负责该项目的副总裁急忙起身。
“最成功的,也意味着最没有特色的。”程长赢打断他,目光扫过众人,“消费者会用脚投票。我们必须给他们一个非来不可的理由。这个理由,不是多一个奢侈品门店,或者多一个儿童乐园。”
他脑海中,浮现出前世几年后才会兴起,并大获成功的几个商业地产案例——它们无一例外,都将艺术作为了核心引擎。不是挂几幅画、摆几个雕塑的装饰,而是让艺术成为空间的灵魂,成为流量的磁石,甚至成为可以独立盈利的Ip。
“我们要做的,不是建一个购物中心,”程长赢斩钉截铁,“而是打造一座‘可以逛的艺术馆’,一个‘发生在商业空间里的艺术现场’。”
命令下达,阻力巨大。董事会里保守的声音认为这是不务正业,投入不可控,回报周期漫长。连苏晚晴都私下找他,委婉提醒风险。
“晚晴,你知道为什么奢侈品永远追求限量款和故事性吗?”程长赢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人群,“因为稀缺和情感,才是价值的终极锚点。艺术,就是我们对抗同质化,创造稀缺性和情感连接的核武器。这不是成本,是投资未来十年的品牌壁垒。”
他力排众议,亲自挂帅,成立了“艺术商业事业部”,直接向他汇报。那个被叫停的江南项目,成为第一个试验田。
他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找设计师,而是飞遍了全球各大艺术之都,拜访了无数艺术家、策展人、画廊主和艺术评论家。他给出的条件极具诱惑力:长赢出资,在商业体核心位置,建造一座高标准的当代美术馆,并设立“长赢艺术基金”,用于支持全球范围内的青年艺术家创作和驻地计划。
起初,艺术圈对这个“暴发户地产商”充满怀疑。但程长赢表现出的诚意和对艺术的独特理解(得益于前世的见识),打动了几位颇具影响力的艺术泰斗。最终,国际知名的策展人薇薇安·李被说服,出任美术馆馆长,并主导整个项目的艺术策划。
全新的设计方案出炉,颠覆了所有传统商业综合体的范式。中庭被改造成一个高达三十米的立体艺术空间,定期举办大型装置艺术展。原本规划为黄金店铺的位置,让位给了艺术家工作室和玻璃画廊,顾客可以亲眼目睹艺术品的诞生。连走廊、卫生间、电梯厅,都成了艺术展示的延伸,每一处细节都经过精心策展。
招商团队快疯了。按照原计划引入的快时尚、连锁餐饮品牌大量被清退,取而代之的,是充满设计感的独立设计师品牌、手工作坊、以及与艺术主题契合的高端餐饮。程长赢甚至要求,每个入驻的品牌,都需要提交一份“如何与本项目艺术主题互动”的方案。
“程总,这样招商率根本达不到预期!租金收入会大打折扣!”招商总监拿着惨淡的报表找到他。
“眼光放长远,”程长赢不为所动,“我们要筛选的是认同我们理念的合作伙伴,不是填满空间的租户。暂时的租金损失,未来会从品牌溢价和客流价值中加倍回来。”
项目在争议和期待中竣工,命名为“长赢·艺术方舟”。开业前,程长赢采纳薇薇安·李的建议,策划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国际艺术季,而非传统的促销活动。全球顶尖的艺术家作品云集,行为艺术、新媒体艺术、实验音乐……各种艺术形式在这里碰撞。
开业当天,人潮汹涌。但涌入的人们,脸上带着的不是购物的急切,而是新奇、探索和沉浸其中的愉悦。父母带着孩子在艺术家工作室外驻足,年轻人排队在大型装置前拍照打卡,穿着时髦的顾客在看完展览后,自然而然地走进那些独具格调的店铺……
“程总!首日客流统计出来了!”陈墨拿着平板,难得地带着兴奋冲进程长赢的临时办公室,“超过五十万人次!远超我们历史上任何项目开业纪录!而且,平均停留时间达到惊人的4.5小时!”
程长赢看着监控屏幕上摩肩接踵的人群,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这不仅仅是客流,这是一种认同,一种氛围,一种独一无二的体验。
更让他惊喜的还在后面。随着“艺术方舟”在社交媒体上引爆,成为现象级的打卡地,原本那些对高昂租金望而却步的顶级品牌,纷纷回头,主动寻求合作,甚至愿意接受更苛刻的条款。项目的整体租金水平,在开业三个月后,不仅追平了预期,甚至开始反超传统的购物中心!
“艺术的赋能”,第一次在长赢内部,从一句口号,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财务报表上亮眼的数字和无可比拟的品牌资产。之前所有的质疑声,烟消云散。
庆功宴上,觥筹交错。程长赢应付完一波波敬酒,走到露台透气。薇薇安·李端着酒杯走了过来,她四十多岁,气质干练,眼中闪烁着艺术家的敏锐和商人的精明。
“程总,恭喜。‘艺术方舟’很成功,它证明了你的远见。”薇薇安与他碰杯。
“是大家的功劳,尤其是您,薇薇安。”程长赢谦逊道。
“成功背后,总是藏着新的挑战,不是吗?”薇薇安话锋一转,目光投向远处璀璨的城市灯火,“‘艺术方舟’的模式可以复制,但它的独特性也会随之稀释。而且,我们目前合作的,大多是已成名的艺术家,他们在商业和艺术之间,有时也需要更创新的纽带。”
程长赢点头,他明白她的意思。艺术的商业转化,不能只停留在展览和引流。
“你有什么想法?”他问。
“我最近在接触一个非常特殊的艺术家,或者说,一个艺术家团体。”薇薇安压低了声音,“他们不满足于传统的创作和交易模式。他们正在尝试一种全新的东西——将艺术品的所有权,或者说‘权益’,进行‘量化’和‘拆分’,类似于金融世界的资产证券化,但更复杂,而且……他们声称,能通过一种特殊的算法,将艺术品的市场价值波动与其物理状态、甚至是一些……嗯,玄妙的‘能量场’关联起来。”
艺术品的资产证券化?算法关联价值与能量场? 程长赢的瞳孔微微收缩。这听起来,已经超出了他对“艺术赋能”商业的认知范畴,带着一种危险的、前沿的,甚至……与“衔尾蛇”曾经涉足的那些灰色科技领域隐隐相似的气息。
薇薇安看着他凝重的表情,补充道:“他们把这个项目,命名为‘权杖’。而且,他们非常希望能与像长赢这样,既有资本实力,又有科技基因,还敢于创新的企业合作。”
“权杖……”程长赢轻声重复着这个名字,一股莫名的寒意悄然掠过脊背。艺术的赋能,似乎正将他引向一个更加深邃和未知的领域。这个“权杖”,会是开启新世界大门的钥匙,还是另一个潘多拉魔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