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歇尔不知道藏匿在何处了,也许他正躲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里,绞尽脑汁地总结着徐剑飞的黑材料吧,在罗斯福面前搞徐剑飞的事情。
而此时的徐剑飞,正陪伴着李宗仁和白崇禧,一同踏入那片被鲜血染红的战场。
他们所目睹的景象,令人毛骨悚然。
无数英勇无畏的战士们,正在疯狂地收割着鬼子们的头颅,而这些被砍下的头颅,最终都被整齐地摆放在张自忠将军的棺椁前,形成了一片巨大而恐怖的京观。
这场惨烈的战役终于落下帷幕。
经过统计,由于第五战区早有充分准备,敌人原本妄图突袭宜昌,进而对相距五百公里之遥的重庆造成威胁,迫使国民政府投降的战略目标彻底破产。
不仅如此,敌人左右迂回、中间突破以大量消耗第五战区兵力的战术目的,也同样化为泡影。
值得一提的是,第五战区在此次战役中,实际损失的兵力仅为一万五千人,相较于历史上的记载,足足少了两万人之多。
然而,这还未将鄂豫皖抗日军,所遭受的七千人员损失计算在内。
可以说,鄂豫皖抗日军以巨大的牺牲,替第五战区扛起了所有。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五战区在这场战役中缴获颇丰。他们不仅获得了将近两万多件轻重武器,还有数不清的弹药。这些宝贵的资源使得第五战区在装备和战斗力方面都有了显着的提升。
与历史上的情况不同,经过这次会战,第五战区并没有遭受重创,元气大伤。相反,他们在后续的抗日战争中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实力,并没有一蹶不振。
然而,这场惊心动魄的战役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留下了许多令人遗憾的地方。
其中,最为令人痛心的是张志忠等五位高级将军的不幸阵亡。
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将领,他们的殉国对于李宗仁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这意味着他失去了一条强有力的臂膀,失去了几位可以信赖和依靠的战友。这样的损失实在是令人惋惜,也让人们对这场战役的代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不过,这场战役也并非完全没有收获。
第五战区在战斗中,成功收复了信阳和罗山这两座重要城市,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这两座城市的收复不仅彻底截断了平汉铁路,还使得第五战区与徐剑飞的鄂豫皖根据地,得以连成一片,形成了更为广阔的抗日战线。
然而,就在大家为这一成果欢呼雀跃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
光头竟然不顾大局,先下手为强,直接将这两个城市,划归到他的嫡系李品仙的第二集团军名下。
这一举动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和愤怒,因为这意味着第五战区的努力和牺牲都被白白浪费了。
更糟糕的是,这股顽军取代了鬼子,继续对鄂豫皖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将徐剑飞死死地困在了大别山里,使其无法动弹。
徐剑飞原本希望通过这场会战能够打破封锁,与外界取得联系,但现在却事与愿违。他除了成功地打击了鬼子之外,在付出了巨大牺牲和枪弹消耗之后,竟然一无所获。
第2年,由于日本已经无人可用,于是这个战术大家才被派到了华北派遣军司令官。
接替他第十一军司令官的,是园部和一郎。
突然间,一道紧急的电报传至了众人手中。这封电报来自光头,他下令将张志忠将军的灵柩运回陪都重庆,并举行公祭国葬!
与此同时,白崇禧也接到了命令,要求他顺路陪同张志忠将军的灵柩一同返回重庆,再回原职。
然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随电报一同到来的还有对徐剑飞的邀请。
光头竟然亲自邀请这位大功臣前往重庆,而且还特别提到,要为他挂上青天白日勋章!这无疑是一种极高的荣誉。但在这封电报中,光头却也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徐剑飞上次去重庆时避而不见、不辞而别的责备之意。
面对这样的邀请,徐剑飞自然心知肚明。他深知光头此举背后的深意,明白这其中隐藏的风险和陷阱。
因此,他毫不犹豫地以这次会战自己损失惨重为由,委婉地拒绝了这一邀请。
“我才不去你那里呢!”徐剑飞心中暗自思忖道,“只要我去了你那里,绝对会有充足的理由,让我变成张学良第二。我的鄂豫皖根据地,恐怕转瞬之间就会被你囊括进去,而我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根基,也将毁于一旦!”
告别了岳父和诸位同生共死的国军将领后,徐剑飞心情沉重和遗憾地率领着自己的军队,缓缓地跨过了平汉铁路线。
这条铁路线曾经见证了无数的战火与硝烟,如今却显得异常平静。
当他们跨过铁路线时,日军竟然没有丝毫阻拦,默认礼送。
这让徐剑飞感到有些诧异,但他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缘由。日军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战斗后,已经损失惨重,兵力捉襟见肘,根本不敢轻易招惹这个被称为“日军杀神”的徐剑飞。
终于,徐剑飞回到了自己的家。他的五个小媳妇早已在门口焦急地等待着,见到他平安归来,都喜极而泣。徐剑飞与她们相拥而泣,感受着彼此的温暖和爱意。
稍作休息后,徐剑飞洗去了一身的风尘,准备去为即将离开的美国战地观察团送行。
他来到了观察团的驻地,见到了马歇尔将军。马歇尔将军对徐剑飞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他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临行前,马歇尔将军郑重地向徐剑飞说道:“通过这次观察总结,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军队抗战的意识之坚定,战斗决心之坚决,战斗之勇猛坚韧。
战地观察团一致评估,如果中国军队,能够拥有和日本军队一样等级的武器装备和后勤补给,那么日本绝对不是中国军队的对手。
而如果中国军队,能够拥有我们美国军队的装备和后勤补给,虽然和我们美国军队比起来,还略逊一筹,但和日本比起来,那么这个比例将会是惊人的 6:1 或者 7:1。”
徐剑飞听后,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中国军队在抗战中的艰难处境,但同时也为自己和战友们的坚持与努力,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