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比赛时间的临近,勒沃库森这座城市仿佛一个被逐渐加压的锅炉,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令人心悸的躁动与期待。
平日里车水马龙的街道上,身着勒沃库森经典红黑间条衫的球迷明显增多,他们像一股股汇聚的溪流,从城市的各个角落,乃至德国各地,向着同一个目的地——拜耳竞技场涌去。
酒吧、咖啡馆的露天座位,即使天气微寒,也坐满了热烈讨论的球迷。
本地报纸《莱茵邮报》的头版赫然印着“红色宣言:今夜,我们为奇迹而战!”的醒目标题,旁边配着林锋在对阵多特蒙德时激情庆祝的照片。
而慕尼黑方面的媒体则不甘示弱,《慕尼黑晚报》的回击是:“拜仁驾临:提醒挑战者,谁才是真正的王者!”
配图是莱万多夫斯基面无表情、目光如炬的特写。
网络世界的喧嚣更是早已冲破天际。
两队的官方社交媒体账号下,评论数以几何级数增长。
短视频平台上,双方球迷制作的助威视频、历史精彩集锦、乃至略带火药味的“挑衅”短片疯狂传播。
hashtag #b04Fcb(勒沃库森vs拜仁慕尼黑) 和 #德甲天王山 长时间占据德国区热搜前列。
拜耳竞技场周围,早在比赛开始前五个小时,就已经被狂热的红色海洋所淹没。
巨型tIFo的组成部分被小心翼翼运入场内,球迷协会的核心成员正在看台上紧张地指挥、分发着纸板。
空气中飘荡着烤肠、啤酒和油漆混合的独特气味。
小贩们兜售着围巾、旗帜和印有“击败拜仁!”口号的气球,生意异常火爆。
远处,勒沃库森化工区的巨大厂房在冬日稀薄的阳光下沉默矗立,那些高耸的塔罐和管道,此刻仿佛也成了这场足球盛宴的沉默见证者。
与外界近乎沸腾的狂热相比,主队更衣室内,却呈现出一种异样的、如同暴风雨来临前深海般的寂静。
比赛开始前两小时。
球员们已经完成了赛前热身,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训练服,胸膛还在微微起伏,呼出的白气在略显寒冷的空气中短暂凝结。
此刻,他们各自坐在自己的储物柜前,进行着最后的准备和内心调整。
有人闭目养神,戴着耳机,在音乐中寻找平静与专注;
有人仔细地、一遍又一遍地缠绕脚踝处的绷带,动作缓慢而专注,仿佛在进行某种神圣的仪式;
有人则盯着对面墙上巨大的战术板,眼神锐利,口中念念有词,复盘着教练最后的部署。
林锋的储物柜里,那件印有他名字和10号的红色主场战袍静静地悬挂着。
他换好了比赛装备,正低着头,一丝不苟地系着鞋带,将鞋带的每一个结都拉到最紧,感受着包裹脚踝的力度。
他的表情平静,但微微抿紧的嘴唇和偶尔快速眨动的眼睛,泄露了内心同样存在的紧张与激动。
他深呼吸,试图将脑海中那些旅途中的宁静画面——托斯卡纳的落日、因特拉肯的雪峰、圣约翰村的篝火——与此刻即将到来的、九十分钟的战争联系起来,将那份沉淀转化为战斗的勇气和冷静。
“哐当。”
更衣室的门被推开,主教练施密特和教练组最后走了进来。所有的目光瞬间聚焦过去。
施密特环视全场,他的眼神像鹰隼一样扫过每一张面孔,确认他们的状态。
他没有立刻说话,而是踱步到更衣室中央,那份寂静因为他而变得更加具有重量。
足足过了十几秒,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金属般的质感和穿透力,敲打在每个人的心鼓上。
“先生们,”他顿了顿。
“该说的战术,这一周我们已经重复了无数遍。高位压迫的时机,防守落位的层次,进攻转换的路线……我相信,它们已经刻在了你们的肌肉记忆里,融入了你们的本能。”
他走到战术板前,手指重重地点在代表拜仁慕尼黑中后卫的位置上。
“他们很强!非常强!莱万多夫斯基、穆勒、格纳布里、基米希、诺伊尔……这些名字,代表着德甲过去十年几乎无可撼动的统治力!他们是冠军,是王者,是无数球队试图翻越却最终失败的大山!”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近乎挑衅的激昂:
“但是!那又怎么样?!”
“今天!就在这里!在拜耳竞技场!在我们的家!在我们的球迷面前!我们就是要告诉这些高高在上的王者——时代,是会改变的!王座,并非永恒!挑战者,也有属于挑战者的荣耀和梦想!”
他猛地挥舞了一下手臂,仿佛要劈开无形的壁垒。
“忘记积分榜!忘记媒体的聒噪!忘记所有的赞美和质疑!现在,你们的脑子里,只需要留下最纯粹的东西——对胜利的渴望!对足球的热爱!以及为身边每一位兄弟、为看台上每一颗为你跳动的心脏,拼尽一切的决心!”
“我要求你们,拿出百分之两百的专注,百分之两百的勇气,百分之两百的奔跑!用你们的双脚去传递,用你们的身体去阻挡,用你们的头脑去思考!去压迫他们,去冲击他们,去让他们在这里的每一分钟都感到难受,感到窒息!”
“记住,我们是一个整体!是十一头同步狩猎的狼!信任你身边的队友,呼应他们的跑动,弥补他们的空当!我们的力量,源于团结!”
施密特的目光最后落在林锋、哈弗茨、本德等核心球员身上,重重地点了点头。
“去吧!踏上那片草皮!去战斗!去享受这九十分钟!让整个世界看看,勒沃库森的红色,今天,有多么炽热,多么不可阻挡!”
“为了勒沃库森!”队长拉尔斯·本德猛地站起身,伸出右手,低沉的声音如同狮吼。
“为了勒沃库森!!”所有球员,包括教练组成员,瞬间围拢过来,将手重重叠在一起,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更衣室内的寂静被彻底打破,一股压抑到极致后爆发出的、近乎实质化的战意冲天而起。
球员通道内。
双方球员列队站定,泾渭分明。
勒沃库森一身红衣,如同燃烧的火焰;
拜仁慕尼黑则身着传统的白色客场球衣,颜色更肃穆,如同冰冷的出鞘利剑。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药油和汗水混合的气味,紧绷的神经几乎能摩擦出火花。
没有人说话,只有沉重的呼吸声,和球鞋底偶尔摩擦地面发出的细微声响。
林锋站在队伍中段,他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脏在胸腔里有力而急促的搏动声。
他微微侧目,看到了对面队伍里那个熟悉的身影——罗伯特·莱万多夫斯基。
波兰神锋面无表情,眼神平静地望向前方出口处的光亮,那是一种见惯了大风大浪、笃信自身实力的绝对冷静。
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托马斯·穆勒则显得活跃一些,他偶尔会和身边的队友低声说句什么,脸上甚至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但那笑容背后,是同样锐利的竞争意识。
通道尽头,隐约传来山呼海啸般的声浪,那是来自看台的召唤,也是战场开启前的号角。
就在这时,当值主裁判看了看手表,对着耳麦确认了一下,然后转身,向着身后的裁判组和球童们点了点头。
“先生们,出场!”
刹那间,仿佛闸门开启,巨大的声浪如同实质的海啸,轰然涌入通道,冲击着每个人的耳膜和神经。
两队球员跟在裁判身后,迈步走入那片令人目眩的喧嚣之中。
“出来了!他们出来了!!”
现场解说员的声音通过广播系统,瞬间被淹没在更加狂热的声浪里。
拜耳竞技场在这一刻彻底沸腾!
超过三万名主队球迷同时起立,挥舞着手中的围巾、旗帜,发出了足以让大地震颤的呐喊与歌声。
看台上,一幅覆盖了整个南看台的巨型tIFo缓缓展开——那是一只巨大的、咆哮的红色雄狮,脚下踩着代表拜仁的蓝白色标志,下方是醒目的标语:“我们的地盘,我们的规则!”
声浪一袭来,如同永不停歇的浪潮,冲击着球场中央的每一寸草皮。
诺伊尔在门前用力拍着手套,大声指挥着后防线的站位,他的声音在巨大的噪音中几乎微不可闻。
双方列队,奏响德国国歌,简单的握手仪式,挑边……
林锋站在中圈附近,最后一次环顾四周。
看台上是翻涌的红色,是无数张因为激情而扭曲的面孔,是闪烁不停的相机闪光灯。
他踩了踩脚下柔软而坚实的草皮,感受着来自大地的力量。
紧张感依然存在,但更多的,是一种迫不及待想要投入战斗的炽热。
“哔——!”
一声清脆而响亮的哨音,如同利剑划破长空,瞬间点燃了炸药桶的引信!
德甲第18轮,勒沃库森主场迎战拜仁慕尼黑的天王山之战,正式开始。
勒沃库森率先开球。
皮球经过几次快速的向后传递,稳定住节奏后,立刻如施密特赛前部署的那样,向拜仁的半场发起了凶猛的压迫。
哈弗茨、林锋、贝利三人如同离弦之箭,直扑拜仁的后防线。
他们的跑动充满侵略性,试图从第一次触球就开始,就打乱拜仁习惯性的后场组织。
拜仁显然对此早有准备。
基米希和蒂亚戈在中场从容不迫地控球,利用精准的脚法和开阔的视野,不断进行横向转移,试图拉开勒沃库森的防守阵型,寻找空当。
开场前五分钟,双方都在进行高强度的中场绞杀和节奏试探。
皮球在双方脚下快速转换,身体对抗异常激烈,每一次拼抢都伴随着肌肉碰撞的闷响和草皮被鞋钉掀起的碎屑。
第7分钟,勒沃库森获得第一次良机。
塔普索巴后场断下格纳布里的脚下球,直接长传找到前场的哈弗茨。
哈弗茨头球点给林锋,林锋背身倚住博阿滕,面对来球,他没有停球,而是用右脚外脚背顺势一撩,皮球如同长了眼睛一般,越过拜仁整条后防线,找到了斜向插入禁区的迪亚比!
“机会!林锋漂亮的直塞!迪亚比!”解说员惊呼。
迪亚比利用速度甩开阿拉巴,在角度极小的情况下直接左脚抽射!
皮球如同炮弹般呼啸着,却重重地砸在边网上!
“嗷——!”整个拜耳竞技场发出一阵巨大的、混合着惊叹与惋惜的叹息声。
“差之毫厘!勒沃库森的第一次进攻就极具威胁!林锋这脚传球想象力十足!”解说员点评道,“拜仁的防线似乎还没完全进入状态!”
这次进攻极大地鼓舞了勒沃库森的士气。他们继续贯彻高位压迫战术,对拜仁的出球点进行疯狂围剿。
第15分钟,拜仁还以颜色。穆勒回撤到中场,与格雷茨卡做了一个二过一配合后,突然送出一记隐蔽的直塞,找到了反越位成功的莱万多夫斯基!
莱万在禁区左侧得球,面对出击的赫拉德基,冷静地推射远角!
千钧一发之际,回追到位的塔普索巴一个精彩的滑铲,用脚尖将皮球堪堪挡出了底线!
“哇哦!!塔普索巴!关键的防守!他拯救了球队!”
勒沃库森球迷惊出一身冷汗,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
看台上,拜仁主帅弗利克眉头紧锁,他对球队开场后略显被动的局面感到不满。
尤其是后防线在面对勒沃库森前场几人组的灵活跑动和快速传递时,显得有些狼狈。
他走到场边,大声呼喊着,示意阵型前压,加强中场控制。
比赛节奏快得令人窒息,攻防转换就在瞬息之间。
双方都将兵力大量投入进攻,后防线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了空当。
第21分钟。
拜仁慕尼黑在中场经过一番耐心的倒脚后,基米希突然一脚长传,将球分向右路。
格纳布里利用速度强行超车辛克格拉文,在底线附近追上皮球。
他没有选择传中,而是观察了一下禁区内的形势后,将球回敲给跟进接应的托马斯·穆勒。
穆勒在禁区角上接球,吸引了勒沃库森两名防守球员的注意力。
他作势要内切射门,却用脚后跟巧妙地将球磕向身后!
那里,一道深红色的身影如同鬼魅般高速插上!
是约书亚·基米希!
他完成了长传后,并没有停留在后场,而是果断前插,此刻正好出现在穆勒回做球的线路上!
无人盯防!
基米希没有丝毫犹豫,迎球弯弓搭箭,用他标志性的右脚,狠狠地抽射在皮球的中下部!
“砰!”
一声闷响,皮球如同出膛的炮弹,带着剧烈的外旋,以一道刁钻的弧线,直挂球门右上死角!
勒沃库森门将赫拉德基奋力侧扑,他的身体已经完全舒展,手指甚至感觉已经触碰到了皮球,但那力量巨大、角度极刁的射门,最终还是擦着他的指尖,狠狠地撞入了球网!
“toooooooooooooooR!拜仁慕尼黑!约书亚·基米希!世界波!”客队解说员声嘶力竭地咆哮起来。
球进了!
1 : 0!
拜仁慕尼黑在客场,在第21分钟,由他们的中场核心基米希,轰入了一记石破天惊的远射!
进球后的基米希疯狂地冲向角旗区,张开双臂,接受着为数不多但随队远征的拜仁球迷的顶礼膜拜。
他的脸上充满了释放和霸气。
而拜耳竞技场,则在那一刻,陷入了一片死寂。
只有客队看台那一小片区域,化作了欢乐的深红色海洋。
勒沃库森的球员们有些茫然地站在原地,双手叉腰,或无奈地摇头。
塔普索巴懊恼地捶打着草皮,他对这个失球负有一定责任,没有及时跟防基米希的前插。
赫拉德基从球网里捞出皮球,狠狠一脚踢向空中,脸上写满了不甘。
林锋站在中圈附近,看着拜仁球员庆祝的身影,听着耳边传来的、虽然微弱但此刻却无比刺耳的拜仁球迷歌声,他用力抿紧了嘴唇。
开场后的积极和优势,在瞬间化为乌有。
现实的残酷,如同莱茵河畔凛冽的寒风,扑面而来。
天王山之战,勒沃库森在主场,落后了。
比赛,从现在起,进入了更加艰难的模式。
挑战者们,必须拿出双倍的勇气和智慧,来应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以及接下来近七十分钟的艰苦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