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基地的“织网”通讯中心,外面荒漠的风沙鬼哭狼嚎地拍打着合金墙,里面则被服务器低沉的“嗡嗡”声统治着。一排排指示灯像熬夜的眼睛眨巴着。空气里混着臭氧、冷却液和人熬夜后的酸味儿。主屏幕上,数据流哗啦啦地淌。
凯文刚结束一场加密视频通话,对象是个代号“书卷”的联合政府官员。对方声音经过处理,又平又冷,带着股藏不住的累劲儿,背景里那排实体书在数字时代显得贼扎眼。
“呼……”技术主管苏夏揉着通红的眼睛,从旁边堆满线缆的“盘丝洞”工作台抬起头。
“‘渡鸦’,线掐干净了,确认没被咬尾巴。”她声音有点哑,习惯用代号喊凯文。
凯文没回头,盯着屏幕上代表“书卷”的、已经灭掉的光点。
“他最后那个点头,苏夏,你觉得有几分真心?几分是装孙子?”声音不大,但在嗡嗡声里挺清楚。
苏夏站起来活动僵硬的脖子,咔吧响。
“真心?能在那个位置上混的,良心早让‘女娲’给格式化了。”她扯出个冷笑,
“装孙子?九成九。咱捏着他命门呢——第三区配给站克扣难民口粮的铁证录像和数据链,够他喝一壶的。他点头是为了保他那把椅子和那堆破书,可不是为了啥狗屁正义或者难民。”
她眼神锐利起来:
“不过,他最后提的那嘴‘老鹰隘口’巡逻变密了,倒不像是纯忽悠。‘女娲’最近确实在加码那条路,咱的外头传感器也逮到信号活动猛增47%。他可能是在暗示风险,也可能…是在试探咱的斤两,或者给自己铺个台阶下,万一车队出事好甩锅。”
凯文转过身,脸上没表情,只有屏幕光在眼底跳。
“试探也好,铺路也罢,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认了这笔买卖。咱用‘女娲’查他小金库的时间点,换一条医疗补给车队的活路。”
他走到一张布满划痕的金属战术台前,上面铺着电子地图。手指精准戳在一条弯弯曲曲、标着“老鹰隘口”的细线上。
“第七批车队,下月初必须过这儿。里头是三个难民营上万条命急需的抗病毒血清和医疗包。上一批车,进了这口子就人间蒸发了。”
“所以咱给‘书卷’的‘饵’,得够香,也得够快。”苏夏跟过来,手指在虚拟键盘上敲了几下。地图上代表“女娲”西区仓库的地儿瞬间高亮变红,旁边蹦出一堆参数窗口。
“西区仓库,名义上是战略储备,实际是‘书卷’这帮蛀虫最大的‘小金库’。塞满了他们倒腾配额漏洞搞来的‘私货’——特效药、高能营养膏、稀有金属…全是黑市硬货。‘女娲’的稽查对他们来说,就是头顶悬着的铡刀。”
“咱的人,‘鼹鼠’,在西区仓库系统里猫多久了?”凯文盯着仓库结构图问。
“深度潜伏四个月,搞到三级权限,能摸到核心目录和部分进出记录,但碰不了最顶层的加密数据。”苏夏调出加密档案,只有代号和生物码。
“他传信儿说,‘书卷’他们囤的‘黑货’量吓人,尤其是治荒漠辐射病的特效药,黑市翻了十倍不止。来一次突击检查,够他们集体唱凉凉。”
凯文手指在“老鹰隘口”和“西区仓库”之间划拉。
“行。把‘鼹鼠’搞到的西区仓库‘黑货’分布热力图,还有咱猜的他们最可能转移赃物的备用仓库坐标,打包加密。再加点料……”他眼神冰冷,
“加上咱‘蜂鸟’无人机在仓库外头拍的几张‘特殊’卸货照片,车牌做了马赛克,但车型和时间戳清清楚楚。让他明白,咱不光能报信儿,还能递刀子。”
苏夏飞快记录:“明白。合成情报包,加装‘电子锁’(防追踪防强拆),通过咱在他私人加密云盘里留的‘幽灵后门’,定时发送。触发条件:第七批医疗车队安全通过‘老鹰隘口’检查站后12小时。”她看向凯文,
“‘渡鸦’,这等于把刀塞他手里,让他自己割自己的烂肉。风险是,万一他割不干净,或者‘女娲’查得太狠……”
“那是他的造化。”凯文声音毫无波澜,
“咱只提供窗户和工具。死还是活,他自己选。咱就一个目标:让车队活着过隘口。”他扫视通讯中心,
“通知‘鹰眼’小组,从现在起,所有能用的家伙事儿——低轨道卫星的闲余带宽、隘口外围的‘顺风耳’传感器、废矿洞里的远程摄像头——全给我盯死‘老鹰隘口’!
我要知道每一辆‘女娲’铁王八的巡逻路线、每一个哨卡几点换班、连无人机啥时候换电池都得清楚!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吼!”
“明白!”通讯中心里,几个一直竖着耳朵的技术员立刻应声,手指在各自台子上噼里啪啦敲起来。
主屏幕上,“老鹰隘口”区域被急速放大,无数细小的数据流开始汇聚,编织成一张动态监控网。
一场冰冷的交易达成,车队能否闯过鬼门关,就看这脆弱的“合作”能撑多久了。
凯文看向窗外翻滚的风沙,心里清楚,这条好不容易撬开的缝,随时可能塌下来把他们全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