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婉躺在床上,有些难过,她自己生的孩子都还没看几眼,就要眼睁睁地看着皇后将自己的孩子抱走。
“臣妾多谢皇后娘娘厚爱,但这孩子在臣妾身边,臣妾才能安心养病,不如皇后娘娘还是让臣妾自己来抚养,这揽月宫里嬷嬷和宫女这么多,照顾一个小皇子还是顾得过来的。”苏云婉拒绝了皇后的意思。
皇后当然不可能让苏云婉来照顾孩子:“妹妹你多心了,本宫不过只是看你身子骨虚弱想为你分忧而已,妹妹不必这般防着本宫。”
皇后将孩子交到了景仁宫太监焕荣手中。
萧策似乎对这个孩子并没有多深的感情,甚至在揽月宫里都没有抱一抱这孩子。
按理说,这是他的第一个儿子,对于生下儿子的妃子是一定要晋升的,可萧策自始至终都没有说一句话。
苏云婉也早已看穿了这个薄情的男人,或许这天下的男子都没有什么不同。
乾清宫。
李德全看见萧策的表情有些复杂,再想起今日他在揽月宫的事情,也大概猜出了他的心思。
“陛下,您在想什么呢?”李德全说着就给萧策端上了一杯热茶。
“李德全,你觉得这孩子和朕长得像吗?”萧策问道。
“陛下,皇子长得像母亲,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更何况眼下小皇子还小,或许再长大些,就和您长得像了。”
萧策想起赵德礼,他在杀赵德礼的时候曾对苏云婉说过,这孩子生下来必然是要滴血认亲的。
可眼下苏云婉身子骨还这般虚弱,若是这个时候做滴血认亲的时候,恐怕显得有些无情了。
但若是迟迟不做,这件事情又会像一根刺一样长在他心里。
“你说,朕要是这个时候做滴血认亲,云妃会怎么想?”
李德全知道萧策喜欢猜忌:“陛下,还是等娘娘养好身体再说吧。”
萧策忽然想到了什么,说道:“现在孩子不是养在皇后处?朕若是不告知云妃,直接让御医在景仁宫滴血认亲不就行了?”
萧策觉得自己很聪明。
李德全有些无奈,就连他都替苏云婉感到心寒。
“陛下若是真的想做,那便去做吧。”
第二日,萧策带着一众御医来到了景仁宫。
皇后有些意外:“陛下这是要做什么?”
“将孩子抱出来,朕要滴血认亲。”萧策说道。
皇后打算将这孩子当亲儿子养,听到萧策这么说自然是心疼的:“陛下不如再缓一段日子,小皇子才刚生出来,身体本就不好,这个时候做怕是不太好。”
萧策指了指身后的御医,皇后知道萧策心意已决,也不好再和她争辩,只能让嬷嬷将孩子抱了出来。
小皇子一见到萧策便大哭了起来,萧策神情并没有几分耐烦。
“开始吧。”萧策说道。
其中一名御医拿了一根银针,直接扎在了小皇子中指上,接着将这中指中滴出来的血接到了水碗之中。
小皇子痛得哭了出来,皇后将他抱在了自己的怀里。
接下来是扎萧策的手取血,可御医一个都不敢上前。
萧策自己取了一根银针,随即扎在了中指,将中指的血滴在了水碗之中。
他眼睛直愣愣地看着水碗中的两滴血,这两滴血开始溶解,混合,最后很快融在了一起。
御医跪在地上:“陛下,小皇子是您的亲生子无疑。”
萧策舒了一口气:“行了,朕知道了。”
直到确认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之后,萧策才派内务府的人送了一堆大补之物到了揽月宫,但仍然只字未提晋升为贵妃的事情。
秋月自然是听说了滴血认亲的事情的,但苏云婉并不知道,她也不打算此刻告诉苏云婉。
揽月宫里的太监将内务府赏赐的东西一件件往里搬,苏云婉也听到了一些动静。
“这是陛下赏赐了东西到揽月宫吗?”苏云婉问秋月。
“是,小主,陛下今儿个高兴,赏赐了好多东西。”
苏云婉总觉得秋月今日心事重重,她们二人相伴多年,她不可能察觉不出秋月的情绪。
“你今日是怎么了?”苏云婉问。
“小主,没什么。”
“你骗我,一定是有什么事情。”
秋月本不打算将滴血认亲的事情告诉苏云婉,但也知道这件事情迟早是瞒不过的,索性心一横,还是将这件事情说了出来。
“小主,陛下今早去找了几个御医到景仁宫,和小皇子做了滴血认亲。”
苏云婉听到这话苦笑了一声:“他终究还是信不过我。”
“小主,您别难过,这样也好,至少这宫里没人再敢议论小皇子的身世了。”
“他对我们母子这般无情,往后我也不必再对他心存任何幻想,这是好事,不值得难过。”
苏云婉此刻只想见见自己的儿子。
“不知道我儿在景仁宫过得好不好,那日他刚生下来,我就已经为他想好了名字。”苏云婉说道。
“小主,您打算让小皇子叫什么名字?”
“单名一个琮子,萧琮。”
*
苏云婉只在生下来的那天见到过自己的儿子,除此之外再也没有见过。
“秋月,眼下我的身体已经恢复了许多,明日你陪我去景仁宫,我要将孩子带回来。”苏云婉说道。
秋月当然明白将孩子带回来没有这么容易,皇后李淑文本就不是什么善茬,她没有孩子自己打上了苏云婉儿子的主意。
“小主,您放心,秋月陪您一块儿去。”
次日一早,苏云婉拖着虚弱的身子坐着轿辇来到了景仁宫,这天气实在是寒冷,她不由得打了几个喷嚏。
景仁宫的太监和宫女远远地看见苏云婉带着秋月走了过来,赶紧过去通报皇后。
皇后让焕荣将苏云婉迎了进来。
“臣妾参见皇后娘娘。”
“不必行礼,你本就还在坐月子,眼下身体都还没恢复好,怎么来景仁宫了?”皇后明知故问。
“皇后娘娘,臣妾身子骨已经比前些日子好多了,臣妾想着孩子还是养在臣妾身边更好,毕竟臣妾才是他的生母。”
皇后李淑文听到这话有些不悦:“你的意思是怕本宫连你的儿子都养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