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战场的光影在训练舱内缓缓消散,四人角色从地图边缘依次退出。主控屏上的数据流仍在滚动,记录着刚刚那场无信号对抗的全过程。
沈逸没有立刻说话。他调出回放窗口,将林悦绕道野区侧翼的动作单独截取,放大帧数细节。她的走位没有遵循标准路线,也没有等待队友协同,而是凭借直觉卡在一个视野切换的间隙释放技能。
“这个时机。”他指着屏幕,“系统没有提示你这么做。”
林悦站在副机位旁,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终端边缘:“我知道应该等信号。但我突然觉得,如果再等下去,机会就没了。”
小舟靠在墙边,头盔还挂在手腕上:“我看到她动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跟上去。后来才意识到——她根本没通知我们。”
星语翻看着后台日志:“那一次行动打乱了整个推演节奏。但我们最后赢了,而且比预设方案快了近二十秒。”
沈逸点头,把这段操作标记为高优先级样本,拖进核心战术库。他打开策略模拟空间,输入铁幕战队最可能采用的真实打法。系统开始运行推演,战斗路径迅速生成,反制方案逐一验证。
全部通过。
他关闭界面,转向三人:“他们放出假消息,是因为不知道我们在做什么。但他们更怕的是,我们已经不再依赖他们能看见的东西。”
林悦抬头:“你是说,真正的战术不是怎么打,而是谁能先做出决定?”
“对。”沈逸说,“他们研究我们的数据,想找出规律。但我们最近的每一次对抗,都没有固定模式。系统生成三套指令规则,只有执行者知道真实含义。他们看到的动作,只是表层。”
小舟皱眉:“可万一他们真的藏了什么?比如新英雄、新配合、或者……某种强制控制技能?”
沈逸调出铁幕战队近五场比赛的指挥记录。画面一帧帧播放,他指着其中几次关键决策点:“你看这里,每次发起进攻前,他们的队长都会停顿0.8秒左右。这不是思考时间,是确认信号。说明他们的体系高度依赖指挥链,一旦主脑被压制,其他人就会迟疑。”
他又切到另一段录像:“他们在第八分钟强行越塔那次,打野提前两秒进入位置,但中单还在清兵。配合脱节了。这种失误,在强队身上不该发生两次。”
“所以?”林悦问。
“所以他们的‘秘密武器’,只是把旧套路重新包装。”沈逸关掉视频,“真正的杀招,从来不是技能组合,而是让对手相信它存在。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不让他们有机会制造这种错觉。”
房间里安静了几秒。
星语忽然开口:“我已经切断所有外部信息接入。社交平台、论坛推送、直播链接,全都屏蔽了。只保留训练日志和系统预警通道。”
小舟看了她一眼:“你什么时候做的?”
“昨天晚上。”她说,“我不想再看到那些分析帖。说什么我们打法单一,早晚会被破解。我不想让这些话影响判断。”
小舟低头,手指敲了敲头盔外壳:“我之前也担心,如果我们按原计划打,会不会太僵化。但现在我想通了。我们练这么多遍,不是为了临时改打法,是为了能在混乱中找到自己的节奏。”
林悦深吸一口气:“我也一样。以前总怕犯错,怕拖累大家。但现在我知道,只要我在动,就是在帮队伍创造机会。”
沈逸听着,没有打断。他打开共享文档,新建一页,把每个人的发言逐条录入。标题命名为《决战信条·初版》。
文档刚保存,主控台右上角突然跳出一条警报:**设备连接中断(持续1.3秒)**
灯光闪了一下。
所有人同时看向系统面板。
星语第一时间接入诊断程序,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几秒后她抬起头:“电源模块过载,触发短暂断连。不是入侵,也不是信号干扰。已经排除隐患。”
沈逸站起身,走到监控屏前:“就算系统停摆,我们也该知道下一步怎么走。”
他转身面对三人:“现在,不用头盔,不用地图,我们口头过一遍全流程。”
没人提出异议。
“开局。”沈逸说,“第一波兵线交汇前,各自做什么?”
林悦答:“我先清中路远程兵,等对方露头再用控制技能逼走位。如果打野来抓,我会用假动作引诱他们交技能。”
“小舟呢?”
“我从蓝区绕后,卡在河道草丛等信号。如果中路开打,我就从侧面切入;如果没有动静,我会去反一组野怪,制造压力。”
“星语?”
“我开局放两个隐眼,一个在龙坑入口,一个在敌方红区后方。然后回线补兵,随时准备支援边路。”
沈逸点头:“中期转点呢?假设我们拿下第一条大龙,接下来怎么推进?”
“先清视野。”星语说,“我会用大招扫一遍高地外围,确认防守人数。如果对方集结不齐,我们就压塔;如果全员到位,我就撤技能冷却,等第二次机会。”
“我负责拉扯。”林悦接道,“站在侧翼吸引注意力,等他们集火我,小舟就能从另一边突进来。”
“我切后排。”小舟握紧拳头,“目标是他们的输出位。如果控不住人,我就打乱阵型,给其他人创造机会。”
沈逸听完,沉默几秒,然后说:“最后一波团战,我们在高地前开战。你们被集火,我被控住,怎么办?”
林悦直接回答:“我交闪现拉开,哪怕只能多活一秒,也能让小舟完成收割。”
“我不会等指令。”小舟说,“看到她动,我就冲。”
“我会用最后一个技能封住退路。”星语说,“哪怕自己先倒下。”
沈逸看着他们,声音很轻:“现在,我们不是在等比赛开始。”
他停顿一秒。
“是在等他们走进我们的节奏。”
四人站在主控台前,没有人离开位置。训练舱依旧开启待机状态,系统界面停留在备战模式。主屏上,战术流程图静静悬浮,每一个节点都已被反复验证。
林悦忽然想起什么:“之前你说,让我们自由发挥。我还以为只是试炼。”
“不是试炼。”沈逸说,“是确认。”
“确认什么?”
“确认你们已经不需要我告诉每一步该怎么走。”
小舟笑了下:“那以后是不是可以少听你念战术文档了?”
“不行。”沈逸说,“文档是基础。但真正决定胜负的,是文档之外的选择。”
星语合上笔记本:“我已经准备好。”
林悦把手放在终端上:“我也准备好了。”
小舟戴上头盔:“那就别等了。再来一轮?”
沈逸没有马上回应。他调出系统潜力挖掘预警模块,查看过去七十二小时的状态记录。页面显示三次红色提示,分别对应三次战术调整的关键时刻。
系统判定:**重大机遇临近,建议保持当前部署**
他关闭面板,启动虚拟对抗程序。
加载进度条开始移动。
林悦走进训练舱,舱门闭合。
小舟坐在操作位,手指搭在手柄上。
星语戴上耳机,目光落在主屏。
沈逸站在指挥台前,手指悬在启动键上方。
主控室的灯微微调暗,只有屏幕发出稳定的光。
他按下按钮。
战场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