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莫斯科的情况令人震惊,50.7%的商店无肉,54%的商店无鱼,68%的商店无食糖,70%的商店无通心粉,47%的商店无粮食,70%的商店无鸡蛋 。
这种短缺不仅限于莫斯科,而是全国性的现象。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短缺呈现出系统性和持续性的特征。
89年的1200种生活消费品中有1150种供应不足 。
到了今年,情况进一步恶化。
鸡蛋在许多商店里很长时间见不到。
巧克力糖和其他糖,偶尔碰到也都限量供应。
牛肉、鸡、鸭、香肠都很难见到,鱼的种类也很少,常常只有一种鱼可买,还是老毛子最不爱吃的鳕鱼。
面包作为最基本的食品,其供应状况更是到了危险的边缘。
牛奶和面包下午去就很难买到,而在今年七、八月份的几天里,面包居然脱销,这是几十年来所未曾有过的。
一位莫斯科市民,排了三天队想买点黄油,轮到的时候,商店直接关门了。
门口贴张纸,直接告知所有人,物资断供,恢复时间未定。
日用品的短缺同样触目惊心。
去年全苏爆发的\"肥皂危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
由于日用品严重短缺,民众开始抢购囤积肥皂,形成了恐慌性购买。
这种现象的背后是日用品供应的全面崩溃。
鞋、质量好些的服装、西服、布料等,都是老毛子抢购的对象。
丝袜更是成为稀缺商品,一旦出现在商店里,立即会被抢购一空。
肥皂、牙膏、洗衣粉等清洁用品严重短缺。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用品,却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
吸尘器、地毯、相机、金表等本来就匮乏的商品,几乎从所有柜台上消失了。
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虽然在理论上每个家庭都应该拥有。
但由于供应不足和质量问题,许多家庭实际上无法享受到这些现代生活的基本设施。
尽管全国普遍存在商品短缺,但不同地区和社会群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全国一盘棋的体系下,国家优先保障列宁格勒和莫斯科的供应。
大型工业城市享受特殊的商品供应,比省会城市好,省会又比普通城市好,普通城市又比农村好。
莫斯科作为首都,享有最高级别的供应保障。
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莫斯科每天都有香肠供应且全天有售。
而其他城市的情况,则截然不同。
列宁格勒连土豆也经常缺货,大白菜偶尔可见 。
基洛夫市的配给标准,更是低得可怜,每人每月配给一斤香肠、300克熏肠和400克黄油 。
特权阶层的存在,进一步加剧了这种不平等。
在老毛子的一些机关、企业、院校、旅馆里,情况要好得多。
在那里可以随便买到糖块、点心及各种新鲜蔬菜、肉和水果及黄油、奶酪等食品,排队的人,相对来说要少得多。
一位老毛子专家,一个月能拿3000卢布的补贴,除此之外,每人每月还能拿一两千工分,最高能拿2800工分。
这个水平,甚至超过了同一时期华夏的高层领导 。
相比之下,普通工人的收入400卢布,有些人甚至只有90卢布 。
这种巨大的收入差距,在商品短缺的背景下,显得更加突出。
普通民众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排队购物,而特权阶层,却可以通过特殊渠道,获得充足的商品供应。
今年粮食产量达到了2.45亿吨,按照官方的说法,是一个\"特大丰产年\" 。
然而,这个看似辉煌的数字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首先,由于不能组织人力及时收割,造成庄稼大量霉烂在地里,仅收割过程中的损失,就达到0.3亿吨 。
更为严重的是劳动力短缺问题。
全国1\/5的收割机,因缺少农机手,而不能参加收割 。
古比雪夫、萨拉托夫等州因此宣布处于紧急状态。
与此同时,全国农工综合体的5000辆汽车,因缺少燃料而不能起动 。
这种\"丰产不丰收\"的现象,深刻反映了老毛子农业体系的结构性问题。
粮食生产的地区分布,也极不均衡。
乌克而兰作为老毛子的粮仓,今年农业产值为490亿卢布,占到老毛子农业产值的23.5% 。
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也是重要的粮食产区,虽然无法与乌克而兰相比,但在老毛子的粮食生产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
相比之下,远东地区的粮食产量则微不足道,今年仅为131.2万吨 。
老毛子的粮食收购体系,在今年已经接近崩溃。
到了10月份,收割并脱粒的面积,已达播种面积的95%。
而国家定货量才完成72%,商品率比去年同期低1.4个百分点 。
农庄农场出现了严重的抗粮现象。
巴乔夫为此对农庄农场交售粮食形势,感到严重担心和忧虑。
指责许多农庄农场,毫无理由地阻挠把谷物运往谷物收购企业,违反合同纪律。
事实上,农庄农场在丰收后,不急于向国家交售粮食的原因,是有多方面的因素。
货币购买力严重下降,农民手里的卢布,买不到所需的东西。
货币已经失去了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功能。
在这种情况下,农民更愿意保留粮食作为实物财富。
供应的配合饲料价格偏高,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养殖积极性。
许多农民因此减少了牲畜养殖,进一步加剧了肉类供应的紧张。
农民担心向市场经济过渡,价格放开,价格势必上涨。
因此宁愿自己多存粮食,以便进行实物交易 。
这种不信任,源于长期以来政府政策的反复无常,和对农民利益的忽视。
老毛子本来对粮食进口就有依赖,在今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粮食进口主要来自漂亮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
即使在漂亮国实施粮食禁运期间,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仍继续向老毛子追加粮食销售。
甚至漂亮国国内的粮商,也通过各自的海外分公司,将粮食转出口到老毛子国内 。
这种对进口的严重依赖,使老毛子的粮食安全,完全掌握在外国手中。
更为严重的是,老毛子为了支付粮食进口的费用,不得不大量出口石油等能源产品。
巴乔夫在一次会议上,坦率地说:\"我们是因为无法生存才购买粮食的。”
但是这种石油换粮食的模式,使国内的经济安全,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所有的问题,在今年全部都爆发了出来。
就犹如泰山压顶一样,直接把老毛子国内的所有人,压得喘不过来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