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和尚起身,一脸稚气,“我给师傅捏肩。”
老和尚微微一怔,笑着点头。
冬去春来,小和尚和老和尚在小庙中相依为命。
小庙太小了,没有什么香客来上香,佛祖菩萨罗汉是泥胎,坏了也是一老一小两个和尚去山上找泥为神灵修补身躯。
小和尚渐渐长大,期间小庙的来来去去了好些人。
或是仗剑天涯的侠客受伤了被老和尚收留在寺庙中养伤,或是落难的商人在寺庙中渡过低谷时期,抑或是落魄书生借用寺庙念书,一边帮他们抄写经书。
小和尚与这些人相接触,倒是学了除了念经之外的其他本事。
他翻阅过很多除了佛经之外的其他书籍,他看商人拨弄随身带的金算盘,听他有时候念叨着的生意经。
他跟着江湖人学了一身的本领,但江湖人的刀有很重的血腥气,他不敢握。
江湖人就笑着收了刀,对他道:“小师傅,你不曾在江湖上行走,不知道在外面的世界里,请佛主庇佑是没用的,我们生死一线的时候求佛主不如握紧自己的手中刀。”
他凑近他,低声道:“外面的世道,吃人。”
“……吃人?”
小和尚面露恐惧之色。
江湖客哈哈大笑,轻轻拨了拨他的耳廓后直起身子,看着这间消小小寺庙,眼中有很多小和尚看不懂的情绪。
“你能一直呆在这间小庙里也是你的……哦,”江湖客想了想,“你们佛教是怎么说的呢?福报?对!”江湖客笑道:“是你的福报!”
小和尚对外面的世界就此埋下了吃人的第一印象。
他想,就在寺庙里早也念经,晚也念经再陪陪师傅也挺好的,就这样过一辈子吧。
可惜江湖客离开的那年,师傅死了。
小和尚把师傅葬在了院中的菩提树下。
小和尚每天会念两次经,一次在佛祖前,一次在老和尚的坟前。
在小和尚的以为里,他会这样过一辈子。
可惜那一年闹起了兵祸,平民百姓被那些兵痞抢钱财烧了房屋。
小破庙的门板久违的被敲响,面对着请求收留他们的老弱妇孺,小和尚动了恻隐之心放他们进了庙门。
小和尚给他们熬粥做菜包子,将自己的屋子让给他们住。
当天晚上下了暴雨,小和尚在佛堂诵经,房门紧闭他专心诵经没听到除了雨声之外的其他声音。
直到房门被踹开,他才知道庙中来人了。
是一群逃兵,他们将住在禅房的人身上带的财物都洗劫一空,对于负隅顽抗不舍钱财的就是一刀了结性命。
房门踹开之后看到小和尚,为首的人视线从干瘦的小和尚身上掠过后停在佛像上。
“都说寺庙里面油水多,佛像都是金子做的,怎么你们这个庙里是泥胎?”
小和尚第一次见这种阵仗吓得说不出话来。
“我们老大跟你说话呢!臭和尚你是听不见吗?”
喽啰挥刀厉声问。
到挥破风声,将刃上尚未凝固的鲜血凝成雪珠甩落在打着补丁的蒲团上,似绽放的曼珠沙华。
“阿……弥陀佛……”
小和尚结结巴巴回答道:“小庙平时没什么香客,佛像都是小僧自己修补,不是金身佛像,施主……”
一个飞镖迎面而来,扎入他的肩。
“施主?”
为首的人冷笑,“我可不是什么施主,我是要你命的大王!”
“这佛像是金是泥,老子自己看!”
他抬手一挥,“来呀,给我砸!”
“施主,别……”
这一次,刀锋压上了他的颈侧,“你想去侍奉你的佛主,我可以送你去。”
刀锋上还沾有别人的鲜血,铁器的寒意清晰的穿透他的肌肤渗入骨血。
小和尚一滞。
也就在他停滞的时刻,佛像被敲碎了。
微弱的烛光之中,木鱼被倒下的佛像砸碎,地上一地一年复一年的陈泥塑的佛身。
那些人看到分文不值的泥胎气得把烛台香炉全部拂洛在地。
“晦气!”
小和尚被狠狠踹了一脚摔倒在一地尘泥之中。
当晚小和尚埋葬了惨死的一禅房人,粘腻的鲜血沾在他的手上,怎么洗都觉得有血腥味。
佛像毁了,第二日小和尚上山挖土修复佛像。
一连干了好几日,等到终于要完工的时候下了一场大雨。
原本就破破烂烂的屋顶被大雨浇透,佛像尚未阴干,大雨一下,雨水顺着漏雨的屋顶浇在佛像身上,刚塑好的泥就成了泥水往下直流。
小和尚浑身也湿透了。
他拿着修补的工具站了很久。
这时候,小庙的一角墙塌了。
小和尚放下工具,跪在蒲团上对着缓缓软化下来的泥塑佛像深深一拜。
当天晚上小和尚收拾好了衣衫,在老和尚的墓前拜了拜道:“师傅,您说对了,悟心真的要离开这里去看芸芸众生。或许真会如同您所说的,我看过众生就知道佛祖为何愿意舍身饲鹰了。”
他重重磕头,“我会努力修行,若有得见佛祖的那日,我一定会在芸芸众生中找到您。”
悟心踏着雨水离开小庙,自此再也没有回去过。
封玥与晏九山看他踏过千万山水,见过了世间的喜怒哀乐,也险些在红尘中迷失了心性。
他经历了很多次的命悬一线,也终于用起了从江湖客那里学来的武艺。
他的修为越来越高,体悟越多也钻研出了自己的修行的法门。
在助人之路上他也开始斩妖除魔。
而他的年岁也在这途中开始增长,从一个年轻稚嫩的小和尚变成了一个有着白胡子身形微微佝偻的老和尚,就像是当初的师傅一样。
渐渐的,他声名远播,很多人都请他去斩妖救人。
他被世人称作世间活佛。
“既然这样,他为什么会变成诡佛?”
封玥不解,“难道是悬月城改变了他?悬月城中,究竟有什么?”
晏九山握着封玥的手道:“他进了悬月城。”
而悟心去悬月城是受人之邀,前去为被妖魔缠身的爱子驱魔。
那时候的悟心距离成佛,或许只是一步之遥。
悟心为那人驱魔之后被再三挽留在城中讲经。
城中讲经三日,悟心于三日后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