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子,你总算是回来了。”唐秋生大步走过来,环住他的肩膀,“臭小子,我还以为你逃婚了。”
宋璃川把包袱递给唐秋生:“如果我对婚事不满,自会上门交代清楚,取消婚约,绝不会做缩头乌龟,躲着不见人。”
“行,是我们误会你了。”唐秋生说道,“这是什么东西?”
“唐姑娘的婚服。”
“上次你找老板定制的婚服?”唐秋生一听这个,来了精神。“我已经忘了,没想到你还记得。小妹,快打开看看。”
唐伊人接过来,没有马上打开,而是对宋璃川说道:“我们先吃饭,吃了饭再慢慢看。我相信宋大哥的眼光,这个不急。”
唐秋生看着唐伊人把包袱带走,委屈巴巴地说道:“我急,我好想看啊!算了,啥也没有我妹夫回来这件事情重要。”
“村里那些长舌妇没少说我闺女,真想现在就出去找他们说说,看他们还敢不敢说我女婿跑了,不想娶我女儿。”汤氏挥着手里的菜刀,一脸的气愤。
“娘,咱们先不说,明天成婚的时候他们会看见的。”唐伊人说道,“走吧,我们去做好吃的。”
宋璃川是腿着回来的,没有赶牛车,村里的人并不知道他回来了。
关于明天唐家两姐妹成亲的事情,他们已经放弃唐伊人和宋璃川这对,原本打算去宋家吃酒的人,现在只能改变主意去温家。
从外面传来敲门声,隐约听见有几句谈话。
“咱们是不是走错了?”
“村里的人是这样说的,应该是这里吧!”
汤氏听着这声音有些耳熟,大步走过去,打开门一看,见到了几张熟悉的面孔。
“阿丫,总算是找到你了。”苍老的老妇人看着面前的汤氏,高兴地说道,“我还以为找错地方了。”
“娘……”汤氏抓着老妇人的手掌,激动地看向她后面的几个人。“大哥、大嫂、荣儿、蔷薇,快进来。”
华氏跟着汤氏进来,好奇地打量着四周,在看见宽敞的院子时,眼睛都看直了。
“小姑子,你这院子里还有口井呢!”大嫂周氏一脸羡慕的样子。“刚才我们去你们家老宅那里,你那妯娌看见是我们,说了一句你们不住这里,当着我们的面就摔了门,不管我们了。我们问了村里的人,这才知道你们搬家了,找过来真是吓了一跳,这么大的宅子居然是你们家的,你们这是发财了?”
“发什么财啊?”汤氏满脸愁苦。“我们进去慢慢说,别在这里站着。”
唐伊人和唐家兄弟主动向长辈们问好,在看向汤亦荣和汤蔷薇时,他们也友好地打着招呼。
几双眼睛看向宋璃川。
宋璃川跟着唐伊人唤人:“姥姥,舅舅,舅母,表弟表妹。”
“这位就是我那外孙女婿?”华氏问旁边的汤氏。
汤氏连连点头:“是他。娘,我还以为你们要明天才过来,想着明天一早用我女婿的牛车去接你们,你们怎么今天就来了?”
“你们明天的事情多,怎么能再麻烦你们为我们操心?我们早点过来,也能搭把手。这是我外孙女成亲的大事,总不能拖你们的后腿吧!”华氏拍着汤氏的手背。
唐伊人发现汤家众人穿的衣服虽然干净整洁,也没有补丁,但是并不合身。华氏的有些小了,衣袖稍微短了些,腿裤也有些大。舅舅汤不凡的衣服和舅母周氏的衣服都显得宽大,表弟穿的衣服最合身,应该是他自己的衣服。他也在书院读书,与唐景云是一个班的。汤蔷薇的最小,还有点紧,真担心她稍微干点什么活儿是不是会把衣服崩坏。
“岳母、大哥、大嫂,荣儿、蔷薇,你们喝点茶。”唐大河端来茶水。
“你的伤还没有好,这些事情不用你做,你给我老实待着。”汤氏在旁边埋怨。
汤家人上门,之前准备的菜色明显不够用了。唐伊人让汤氏和唐大河留下来陪汤家的亲戚们说话,她把两位哥哥和宋璃川带走了。她让大哥去王大婶家里买豆腐,让二哥去李大叔家里买只老鸭子,留着宋璃川在家里帮她打下手,把那些力气活儿都留给他。
从大堂那边传来汤氏与汤家众人说话的声音。此时汤家众人已经知道这房子是用唐大河的卖命钱修葺的,先是咒骂姓童的,接着咒骂老宅里的那群人。他们又提起了唐伊人的婚事,在知道换亲的前因后果时,更是气得不行。
周氏酸溜溜地说道:“哎呀,娘,当家的,这门亲事换得好,要不是换了这门亲事,小姑子全家子还在为姓温的做牛做马呢!现在这个女婿多好,你没听小姑子说嘛,他是打猎的好手。有了这样的女婿,以后他们家天天吃肉,比咱们幸福多了。”
“你的眼里只有肉,只有好处,就看不见别的。”华氏骂道,“阿丫这些年受了多少委屈,伊人受了多少委屈,你看不见?”
“娘……”汤氏抱着华氏的肩膀,靠在她的怀里,“还是你最疼我了。”
不管多大的年纪,在自己的亲娘面前,她还是那个受了委屈就撒娇的小姑娘。
“之前你让人带话给我们,只说伊人要成亲了,又不说换了亲事。唐景云在书院里吹嘘,说他妹妹如何的人见人爱,你们大房讨好了几年的准女婿,只要他妹妹勾一勾手指头,最终还是落到了他妹妹手里。你表弟气不过,找他理论,这才知道换亲的事情。”华氏气愤地说道。
“为了这件事情,我们荣儿还被唐景云打了一顿,脸上到现在还有伤呢!”周氏指着汤亦荣的脸颊说道。
“娘,这是我自己的事情,你找姑姑说这些做什么?”汤亦荣尴尬地说道。
“荣儿是个好孩子,姑姑谢谢你为我们伊人出头。”汤氏慈爱地看着汤亦荣。
周氏听汤氏这样说,心里舒坦了。
以前小姑子的日子过得不好,他们家没少接济,既然现在过得好了,当然应该回报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