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沈依依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
虽然她把修房所需的一应材料全都交给许师傅代办,不过砖瓦拉回来也是需要请人卸货堆放的,一连几日四平村中往来牛车络绎不绝,盛况空前。
在修房前最后的准备工作做完后,她先和沈大牛赶着牛车去了前岙村购买粪肥,因着数量过多,沈依依便给了银钱让几户卖粪肥的人家给她拉上门,不得不说钱真是好东西,能省去不少麻烦。
期间沈义堂和儿子又来给沈大山施过针,沈依依说了沈大山的情况,沈义堂说这是正常的,说明他脑中的淤血正在消散,所以才会觉得有些头疼,说不定他哪天睡一觉起来人就清醒了。
如此沈依依彻底放下心来,专心忙着修房和地里的事。
这日,七八个修房师傅陆续上门,四五个打井的也前来,两批人各干各的,有时候还会说笑一阵。
村长安排了十多个人一起帮着修房,工钱和种地的一样,一天二十五文,这和手艺活师傅们可是差了不少。
许师傅一日工钱是一百文,他的几个徒弟一日七十文,而打井师傅们则不是算多少钱一天,而是十五两银子全部给沈依依打好,两帮人每日需在沈家吃一顿午饭。
如此,沈依依便请了郑氏和崔氏以及刘氏来到老宅,和沈春兰一起做饭。
至于家中所需消耗的菜品,沈依依假装赶着牛车去镇上,实则去稍远些的几个村逛了一圈,提前与几家养猪养鸡的人家订购了小猪和小鸡,待到开春便去拉回来喂养。
顺便买了不少蛋类回来,蔬菜则是在商城中购买,不过买的都是些这个时节有的菜,其他的她倒是想吃,不过她忍住了,还是不要太过出人意表为好,待到明年自己种出来了,就可以一饱口福。
想到此前在山上发现不少山药,第二日她又带着几个人去山中将发现的山药都挖了出来。
“大丫啊,你咋知道这里有土薯?咱们天天在山上转悠,这东西可是不好找,挖早了没熟,挖迟了找不到根茎,还是你眼尖,这都能发现!”同来的沈大年一边刨土一边和沈依依说着话。
村中多数人家都在沈家干活儿,没活儿的沈依依有个其他需要便是叫上沈家其他人,反正都给工钱,大家都很乐意。
“我也是上次进山碰巧遇见了!”沈依依帮着提土回答。
“看这根茎,这土薯可是不小嘞!”
“我这株也老大了!少说也有十多斤!”
“还是大丫运气好,要是没发现,今年这些土薯可就烂在地里了!都不小嘞!”
一同来的几人边挖边说着话,每个人都十分兴奋。
正如方才沈大年所说那般,这山药若是过了成熟期,这根茎就会枯萎,若不仔细找也是很难发现的。
而且野生山药是生长在深深的土壤里面,有些甚至可达地下三四米之深,便是发现了想要将其挖出也是不易。
好在这一片的山药土壤都比较松散,几人花了小半个时辰,一人挖出了一株,每一株都有十多斤的重量。
直到太阳落山,几人才抬着两百多斤的山药回到家中。
“几位叔伯就在家中吃了饭再回去吧!正好尝尝这土薯!”
沈依依留人,反正也就是多几双筷子的事。
“不了不了,咱们回去吃!怎么能又吃又拿的!”
“可不是!你这丫头就别跟我们客气了,咱们回了!”
见着他们拿了银钱就要离去,沈依依又各拿了几斤山药分给他们,让他们带着回去给家里人做一顿尝尝鲜。
晚上沈依依便将昨日买的排骨一起炖了山药排骨汤,还清炒了一大盘的山药片,加上两个蔬菜一家子都很是喜欢。
自搬到老宅后,沈依依每日都是三顿饭,而且都是大白米,早就没有吃糙米了,就是蔬菜少了些。
上次种下的蔬菜还只是长了一点点小苗,还不足以到能吃的程度。
天气日渐转凉,沈依依便在有绿豆的人家买了些豆子回来,让沈春兰发了不少豆芽。
“从前只听说大户人家会发这豆芽菜吃,如今咱们自己也能吃上了!”沈春兰将簸箕里的豆子都撒上水后开口说道。
沈依依知道古代的豆类都是作为粗粮食用,既能填饱肚子又顶饿,若是外出,不少人都会炒了豆子带在身上充饥,十分方便,因此农家人就是知道怎么生豆芽也不会把它当菜来吃。
“姑姑,咱们以后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等咱们房子落成,我再去镇上买一些生蘑菇的菌包回来,冬日里就有菜吃了!”
“那敢情好!我瞧着你这丫头嘴可是刁着呢!就连石头他们几个也是!”沈春兰笑着说道。
“有条件了肯定得吃好些嘛!人活着不就是为了衣食住行吗?有好日子谁都会过!”
“说得是呢!”
姑侄俩在屋里说着话,刘氏得声音在屋外响起。
“春兰,大丫可是在家?”
“在呢在呢!嫂子怎么来这么早?”沈春兰在围裙上擦了一把起身出门。
不怪乎她会这么问,近几日刘氏都来老宅帮忙做饭,,可是现在时间还早,她便是上门了。
沈依依喊着人就跟着出去,见着刘氏面有难色,便是开口询问,将人请进家中。
“刘婶子是有事吗?屋里坐!”
刘氏进了屋中,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那啥,大丫啊,我...我有个事儿想请你帮个忙...就是我想跟你借二两银子!你就从我和阿勇的工钱里面扣!不够的等我家老大成了亲后再做工还你!”
“嫂子,可是为着你家阿勇的亲事?”
沈春兰前几日听她说起过正在给大儿子议亲,都已经十八岁的人了,就因为三年前刘氏的丈夫去世才耽搁下来,这三年孝期已过,方才开始从新寻人说亲,只是好多人家听说家中是个寡母当家,下面还有几个弟妹,谁家都不愿意将闺女嫁入这家来。
“哎,就是为着这事!原本都说好了三两银子迎姑娘上门,谁知昨日他家又拖了人来说要五两,少了这个数不嫁!我这也是没办法了,阿勇再不成亲,这日子可怎么办?老二老三也都到了年纪,再也耽搁不起了!”
刘氏眼眶湿润解释,想到自家还有两个儿子要说亲事,而她如今就连大儿子成亲的银钱都需要借,心中不免感伤。
沈依依没想到刘氏居然是借钱,听她说完后又见她这副窘态,沈依依也没多做迟疑,便是进屋拿了二两银子出来给她。
“婶子,这钱你先用着,等你把事情处理好了手上宽裕再还!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