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沈依依已经对烧炭有了大致了解,接下来就是实际操作了。
自从开了豆腐作坊,沈依依每天都是半夜起床,帮着沈大山他们往石磨里添豆,然后沈春兰和小环就带着郑氏几人开始烧火煮豆浆,她就在前院照常先锻炼打拳,这是雷打不动的习惯。
沈大山忙完活计后一大早就赶着牛车去了镇上看望几个孩子,沈依依让他去了之后在街上转转,若是看到卖木炭的就问问价格和种类,不行也可买几斤回来做一下比对。
她则锻炼完后去了柴房,准备选些已经干了的木柴烧制木炭。
昨日她已经对烧制木炭有了理论性了解,接下来就是实际操作了。
烧制木炭首先就是对木柴的选择,选择理想的木材应具备密度高、含油量适中、木质坚硬等特点,这些特性有助于在烧制过程中形成高质量的木炭。
首选是壳斗科青冈属、麻栎属、石栎属、水青冈属木材,这类木材烧制的木炭既坚硬又耐用,被称为“钢炭”。
其次是壳斗科栲属、栗属木材,以及其他硬质阔叶材如柞木、油茶、柃木、红楣、紫茎、桉树、赤楠、枇杷、石楠、花楸、蚊母树、水丝梨等杂树,烧制的木炭质量也很不错。
这里的大山连着山,山上全都是茂密的树木,村民都是靠着砍木头回家晾晒后作为柴火使用,山上树木种类繁多,而烧制木炭所需的壳斗科青冈属是最多的,漫山遍野都是这种科属。
家中木柴也多是此类,不用多时,沈依依便挑选出了七八根较为粗壮,已经锯断的木头,然后背着木头来到老房子里,这里已经没有住人,沈依依也并未拆掉,以备不时之需。
为了节省时间,沈依依用之前的灶台,拿了些之前修房时剩下来的砖头,就着黄泥从新垒了一下,不仅加了高度,还将原来的敞口垒成了窄口用作出气之用,然后将木头贴着灶壁放了进去。
接着她又拿来一些细的柴火放进去,这是用来引火的,而那些烧制的木头则只需中间的木柴点燃之后蔓延过去即可。
准备工作做完,沈依依又和了一些黄泥做封口准备,然后就是点火,随着火星蔓延,里面的干柴不多时就燃起大火,上面的出气孔冒着滚滚浓烟,然后她将灶孔用砖头和黄泥封堵,这样可以避免空气进入其内,导致火势太大而烧毁木炭,最后再将上面的孔也用黄泥堵住,她又观察了四周都没有烟雾冒出,如此便算完成。
接下来只需等待,明日下午便可开封。
不到午时沈大山就回来了,也是运气好,正好碰见一个常年在镇上卖炭的,只是价格让他咂舌,一斤普通木炭都要五十文,品质好一些的则需要六十到八十文一斤,而那些专供给有钱人家的上等木炭甚至高达一百多文一斤。
“闺女,这卖炭真是赚钱!咱们这木炭要是成了,这一个冬日可得赚不少!镇上那些人家可都是用的木炭,也就咱们这些乡下人家是自己个儿山里砍的木柴,不费钱!这要是住城里,冬日里光是烧炭都得不少钱!”
沈大山来到老房子和沈依依一同守着,将镇上打听来的消息告诉沈依依的同时,不免感叹了一番。
这一日除了中午回去吃饭,她都守在这边看着,以防哪里冒出火苗来,毁了这炉炭。
有了烧炭这个想法就不能耽误时间,早点实验成功了越早做准备越好,如今天气渐凉,砍木头和挖磘需要时间不说,新砍的木柴还要晾晒十天半月去去水分,这样烧出来的木炭才能达到无烟的效果。
听沈大山这样说,沈依依点头。
“嗯,住城里有住城里的便利,住乡下也有住乡下的好处!我还是更喜欢乡下!”
“别人家的闺女都想往城里跑,就你想在乡下!”沈大山憨憨一笑,就觉得自家闺女最好。
倒不是因为沈依依说喜欢乡下他才觉得好,反正沈依依说什么做什么他都觉得好。
沈依依只是觉得城里的路不像乡下那么泥泞,买东西方便一些,赚钱的机会也更多一些,可是若是有钱的话还是住乡下舒服自在,就像后世的示范村,房屋整齐俨然,宽敞干净的水泥路,小孩和老年人活动设施,供人散步的公园小路,商店小卖部也随处可见,什么都有,不比城里差。
她希望有一天村子也能如示范村那般,家家户户都过上好日子,到时候再把进村的路修整一番,即便不铺水泥,用石板铺就也是不错的选择,等到来年种出各种蔬菜,到时候再搞点其他特色,让村民在家就能赚到钱富足起来,实现一家富,一村富,不再因为粮食低产和贫穷而受限。
父女俩在老房子里一直到傍晚,试了试炉灶的温度降低后方才回去。
期间沈春兰还过来看过,不过父女二人神秘兮兮的说要给她一个惊喜,她也就没多问,等着就是了,答案终归会揭晓。
第二天一大早,沈依依一如往常将所有事情做完之后,父女二人便来到了老房子,她伸手感受了一下炉中温度之后,拿来锄头敲开黄泥和砖头,从里面取出木炭。
看着手中漆黑的木柴,她用力一掰,木炭瞬间发出清脆的响声然后断成两截,而断口处的木头纹路齐整,手感也不再是之前那般重量,她心中一喜,将全部的木炭取出,观察了之后知晓自己成了。
“闺女,怎么样?成了吗?”沈大山从沈依依手中拿过一节木炭看了看,只是他看不出是成还是没成,便是开口问道。
沈依依点头,冲着他笑笑。
“哈哈哈!不愧是我闺女!真的给你烧出来了!”
“爹,烧炭的事我有个想法,我们带着村里人一起做吧!这样有钱大家一起赚,有活儿大家一起干!”
沈大山没想到沈依依是这么个想法,他虽不管银钱的事,可是他知道家中并不缺银钱,至少他手中就随时都有二两银子在身上,虽然用不上,不过闺女说他随时都有可能外出,留点银钱好些,便是同意此举。
而今女儿既然有这个想法,他自是支持。
“闺女,你想做什么就做!爹都支持你!”
“谢谢爹!你放心,即使这卖炭我们家赚不了多少钱,可是女儿会让你和姑姑弟妹都过上好日子的!”
得到沈大山的支持,沈依依自是高兴。
至于她为什么想要和村里人一起卖炭,主要还是因为山林并不属于一家一户。而是朝廷所有。
当然,若是有足够的银钱,你也可以从官府买下这片山林,不过属实没什么必要,既然资源不是属于自己,那不妨就带着村里人一起赚钱,来年大家手上都有了银钱,便可买更多的地,她的粮食大计也能尽早实现,反正赚钱的办法她并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