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院朱门紧闭,将外界的喧嚣与猜测隔绝。门内,阅卷房中的气氛,却比考场更加凝重,暗流汹涌。
数十份被誊录过的、糊着名的策论试卷堆叠在案头。数名阅卷官埋头其间,朱笔或勾或点,或凝神细阅,或摇头叹息。沙沙的翻卷声与偶尔的低语,构成了这里的主旋律。
副主考李文博端坐于上首,面色看似平静,指尖却在案几上无意识地轻叩,显露出内心的不平静。他的目光,总会若有若无地扫过被自己特意放置在最显眼位置的那份试卷——那份题为《问策安边》,破题便以“伐国之道,攻心为上”石破天惊的文章。
终于,初步筛选与评级完毕,轮到决定最终名次,尤其是那万众瞩目的“案首”之位时,李文博深吸一口气,率先拿起了那份他早已看好的试卷。
“诸公,”他将试卷示于众人,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推崇,“此卷《问策安边》,破题立意高远,跳出征伐怀柔之窠臼,提出‘势’之论,以商贾、教化、屯田三策相辅相成,构建长治久安之方略。其思虑之缜密,眼界之开阔,见识之超卓,实乃本次府试翘楚。依本官之见,当为案首!”
他话音落下,阅卷房内出现了短暂的寂静。
几位较为开明或注重实务的阅卷官纷纷点头附和:
“李大人所言极是!此文确非凡品,令人耳目一新!”
“三条方略,条条切中要害,非深谋远虑者不能为!”
“下官亦以为,此卷当居榜首!”
然而,端坐于主位,一直闭目养神的礼部右侍郎、本次府试主考刘文正,缓缓睁开了眼睛。他那张古板严肃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目光落在李文博手中的试卷上,带着一种审视与挑剔。
“李文博,”刘侍郎开口,声音不高,却自带威严,“此文,本官亦已看过。不可否认,此子确有几分机智,言辞亦算犀利。”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沉凝:“然,其论调,过于强调权谋机变,商贾弱力,教化分众,近乎……诡道。与我儒家崇尚之王道仁政,光明正大,恐有偏离。且其言‘势’,空泛而无具体仁义为根基,长此以往,岂非舍本逐末?科举取士,首重德行,文章气韵当以中正平和为要。此等锋芒毕露、标新立异之文,若点为案首,恐非但不能引导正学风,反易使年轻学子误入歧途,竞相效仿奇谈怪论。”
一番话语,引经据典,扣着“德行”、“王道”、“正学风”的大帽子,直接将林弈那篇充满创新与务实精神的策论,打上了“偏离正道”、“标新立异”的标签。这正是他作为守旧派领袖一贯的学术立场,也与周文渊的“经世致用”理念格格不入。
李文博心中暗叹,知道最担心的情况还是发生了。他正欲据理力争,阐明“经世致用”亦是圣贤所倡,文章贵在解决实际问题。
就在这时,一名胥吏匆匆而入,在刘侍郎耳边低语了几句。
刘侍郎的脸色瞬间变得更加难看,甚至隐隐透出一丝铁青。他挥退了胥吏,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最终落在虚空处,沉默了片刻。
那胥吏禀报的,正是李瑾考场舞弊,被当场擒获,革除资格,逐出贡院的消息!李瑾之父李通判,与他刘文正乃是同科,私交匪浅。此事一出,他本就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若在此刻,再力排众议,将一个明显带有“周文渊”赏识印记的寒门学子压下去,而自己相交之子的丑闻又刚刚发生……这其中的关窍,一旦被有心人联系起来,加以渲染,会对他刘文正的官声造成何等影响?朝中那些与他不对付的政敌,又会如何借题发挥?
他固然不喜林弈的文风,但更看重自己的清誉和官场安稳。那篇《问策安边》,他再不喜欢,也不得不承认,其逻辑之严密,论证之扎实,确实挑不出大的毛病,才华是明摆着的。若强行黜落,或压低名次,在眼下这个节骨眼上,风险太大。
权衡利弊,只是一瞬间的事。
刘侍郎缓缓抬起头,目光再次落在那份试卷上,仿佛第一次真正仔细地阅读。他手指在案几上敲击了几下,终于,用一种听不出喜怒的语调开口:
“李文博所言,亦不无道理。此子之文,虽有……偏激之处,然其才学功底,确属扎实。引证丰富,逻辑清晰,非寻常学子能及。尤其边患之论,能另辟蹊径,也算……言之有物。”
他这番话语的转变,让在场众人都是一愣。连李文博都有些意外。
刘侍郎顿了顿,仿佛下了某种决心,沉声道:“我辈取士,当以才学为本,兼顾风评时宜。此卷……便依李副主考之议,定为……”
他目光扫过众人,一字一顿地宣布:
“府试案首!”
一锤定音!
尘埃落定!
李文博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连忙躬身:“大人明鉴!”
其他阅卷官也纷纷附和,无人再提出异议。毕竟,林弈的文章实力摆在那里,如今又有主考官亲自拍板,谁还会去触这个霉头?
很快,名次核定,黑名被揭开。当“林弈”这个名字,被朱笔郑重地圈定在录取榜单最顶端时,所有人都知道,一颗新的星辰,已然在青州府的文坛上空,冉冉升起。
刘侍郎看着那名字,眼神复杂。他取林弈,非其所愿,实乃形势所迫,更是因为那篇文章本身无懈可击的硬实力。他挥了挥手,示意众人开始准备放榜事宜,自己则靠在椅背上,闭上双眼,不知在思索什么。
或许,他也在想,这个名叫林弈的寒门学子,其观点虽不合他心意,但其展现出的才华与潜力,恐怕已非他个人好恶所能轻易压制。
贡院之外,阳光正好。
当那象征着最终结果的、覆盖着大红绸布的榜文被胥吏恭敬捧出时,无数翘首以盼的目光瞬间聚焦。
寒门学子林弈,清河县试案首,于青州府试之中,历经诬告、打压、阴谋,最终凭借绝对的实力与一丝时运,再夺案首!
双案首!
这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瞬间传遍了整个青州府城。
所有的算计,所有的争斗,在这一刻,似乎都已尘埃落定。
然而,所有人都明白,对于林弈而言,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更广阔的天地,更严峻的挑战,还在前方等待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