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
拿到这张通往未知绝地的“船票”,沈流石心中并无多少喜悦,只有一种沉甸甸的、如同背负山岳般的紧迫感。他如同一个精密的齿轮,开始以最高效率运转,为这场生死未卜的旅程做最后的准备。
回到休息隔间,他首先仔细清点自己所能动用的一切资源。
贡献点:所剩无几,但已不重要。他将最后一点贡献点兑换成了几瓶效果尚可的疗伤丹药和快速恢复灵力的“回元丹”,这是基础的生存保障。
法器与道具:
· 青铜断戈:最大的底牌,蕴含神秘秩序之力,但动用需谨慎,消耗巨大。
· 简易规则探针:已证明有效,能提前预警规则异常,是关键辅助。
· 匿踪阵盘(已消耗):可惜是一次性物品。
· 疗伤、回元丹药:基础补给。
· 老鬼给的锈蚀铁片:联络信物。
功法与知识:
· 秩序道韵:核心力量,对抗蚀渊与解析规则的关键。
· 《乙等净种蕴灵诀》前置篇:虽不能修炼,但其对蚀渊之力的剖析极具参考价值,可帮助他更好地理解并应对前哨站可能存在的危险。
· 二级权限获取的部分资料:关于第七前哨站、腐化之池、规则污染特性等,是情报基础。
自身状态:
· 明面修为:筑基期(需维持此伪装)。
· 实际战力:凭借秩序道韵与青铜断戈,可短暂抗衡金丹初期,但持久战不利。
· 伤势:测试反噬的伪装已基本消除,实际状态处于巅峰。
盘点完毕,沈流石开始制定计划。
第一,情报深化。 他再次投入到二级阅览室,利用最后的时间,疯狂查阅所有与第七前哨站、“深潜实验”、“秩序本源”相关的只言片语。他重点关注那些失败探查小队传回的最后混乱信息——“生长的齿轮”、“悲鸣的根系”。他将这些碎片与秩序之灵的残响、腐化之池的黑暗涡流、以及自己看到的“暗红太阳”画面联系起来,试图在脑海中勾勒出前哨站内部可能存在的图景。
那是一个规则完全错乱、秩序与混乱力量激烈交锋并扭曲融合的恐怖之地。所谓的“生长的齿轮”,可能意味着秘宝阁的机械造物在那种环境下发生了难以想象的畸变;而“悲鸣的根系”,极有可能就是那棵古树秩序之灵被污染、扭曲后残留的形态!
第二,规则模拟。 在有限的隔间内,沈流石不断运转秩序道韵,模拟推演如何应对各种可能的规则冲突场景。他假设自己陷入混乱力场,如何用道韵稳定自身;假设遭遇被蚀渊扭曲的怪物,如何精准击溃其核心;假设找到秩序之灵的核心,如何在不引发更大动荡的情况下尝试接触与解救……一遍又一遍,将可能遇到的情况在脑海中预演,寻找最优解。
第三,路径确认与应急预案。 他反复回忆与老鬼交易的细节,确认集合时间、地点。同时,他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果老鬼失信,或者途中出现意外,他该如何利用对哨站结构的了解,寻找其他可能的出路(尽管希望渺茫)。他甚至考虑了万一失败被秘宝阁擒获,该如何应对审问,尽可能拖延时间或制造混乱。
这四天里,他也留意着外界的动静。核心区似乎恢复了一贯的“平静”,但那短暂的齿轮异动仿佛一个烙印,让沈流石确信,某种潜在的不稳定正在加剧。厉川没有再来找他,玄玑真人那边也没有新的指令,但这种沉默反而更像是一种暴风雨前的宁静,仿佛有一只无形的眼睛,在暗处静静地注视着他这只即将跳出牢笼的“实验品”。
金不换也再未出现,仿佛从未与他有过那次秘密交易。沈流石知道,这是聪明人的选择,置身事外。
在出发前夜,沈流石做了一件看似多余的事。他离开了休息区,在权限允许的范围内,再次走到了可以遥望腐化之池方向的观测窗附近。
窗外,依旧是那片无尽虚空与翻滚的黑紫色雾气,冰冷、死寂、充满了不详。但与初次见到时不同,此刻的沈流石,能清晰地感受到那污秽深处,一丝微弱却坚韧的秩序律动,如同风中残烛,却始终不曾熄灭。
那是求救的信号,也是前行的坐标。
他静静站立了许久,仿佛在与那个素未谋面、却命运交织的古老存在进行着无声的交流。他承诺不了必胜,保证不了拯救,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前去。无论前方是真相,是解脱,还是共同的毁灭。
然后,他转身离开,没有回头。
回到隔间,沈流石将状态调整至最佳。他换上了一套便于行动的深色衣物,将所有可能用到的物品检查了一遍又一遍,确保随手可取。他闭目养神,心绪却如古井无波,将所有杂念——对生死的恐惧、对未知的忐忑、对秘宝阁的愤怒——全部沉淀下去,只留下最纯粹的目标与决意。
当象征着“静默期”开始的、特定的能量波动扫过哨站时,沈流石睁开了眼睛。
那双深邃的眼眸中,再无丝毫犹豫与波澜,只剩下冰封般的冷静与磐石般的坚定。
他站起身,如同一个即将奔赴战场的士兵,最后看了一眼这个囚禁他多日的冰冷金属隔间,然后毫不犹豫地推开门,融入了外面苍白而寂静的通道阴影之中。
无声的告别已然完成。
接下来,是通向第七前哨站的、生死一线的旅程。他的脚步沉稳而坚定,向着废弃物处理枢纽,向着那个与“老鬼”约定的肮脏角落,也是向着那片秩序与混乱最终交织的战场,悄然行去。
齿轮依旧在身后缓缓转动,发出恒定的嗡鸣,仿佛在为这个逆流而上的孤独行者,奏响一曲无人知晓的送行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