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初的雨,下得又细又密,像江南的梅雨,把朱雀街笼罩在一片薄雾里。苏软桃坐在小馆的桌前,看着窗外的雨,眉头紧紧皱着 —— 已经连续三天,吴老板的食材送不过来了,不仅如此,之前合作的几家小食材商,也突然说 “没货了”,显然是被王富贵说通了,故意断她的食材供应。
“姑娘,这可怎么办啊?咱们的春笋和河虾都快用完了,再没食材,明天就做不了药膳了。” 春杏急得团团转,手里还拿着空了的竹筐。
“别慌,我再想想办法。” 苏软桃拿起账本,翻看着上面的食材商联系方式,可大多是京城的,都跟王富贵有牵扯,怕是不会给她供货。她想起母亲在江南时,除了跟固定的食材商合作,还会直接跟农户拿货,既新鲜又便宜,心里突然有了主意。
“春杏,你知道京郊有没有种蔬菜、养家禽的农户吗?我们可以直接跟他们拿货,绕过这些食材商。” 苏软桃问。
春杏想了想,说:“我听我娘说过,京郊的李家村有很多农户,种的蔬菜很新鲜,还有养鸭子、羊的,就是不知道他们愿不愿意给咱们供货。”
“不管愿不愿意,我们都要去试试。” 苏软桃站起身,拿起伞,“我现在就去李家村,你在小馆等着,要是阿渊来了,跟他说一声。”
刚走到门口,就看到萧璟渊撑着伞走过来,身上还带着雨气。“这么大的雨,你要去哪儿?”
“我去京郊的李家村,找农户拿货,京城的食材商被王富贵说通了,不给我供货了。” 苏软桃说。
萧璟渊皱起眉:“这么大的雨,路不好走,我陪你去。” 他早就知道王富贵断了苏软桃的食材供应,本来想提醒她,没想到她已经想到了办法。
两人撑着一把伞,往京郊走。雨丝打在伞面上,发出 “沙沙” 的声音,萧璟渊把伞往苏软桃那边倾斜,自己的肩膀湿了一大片,却浑然不觉。
“阿渊,你的肩膀湿了。” 苏软桃发现后,赶紧把伞往他那边推。
“没事,我不冷。” 萧璟渊笑着说,把她往怀里带了带,“快走吧,早点找到农户,早点回去。”
到了李家村,雨已经小了很多。村里的农户大多在家,苏软桃挨家挨户地敲门,说明来意,还承诺 “高价收购,长期合作”。农户们刚开始还有点犹豫,可听说她是朱雀街桃记小馆的老板,又听说她的药膳很有名,都愿意跟她合作 —— 他们种的蔬菜、养的家禽,以前都要低价卖给食材商,现在能直接卖给小馆,还能卖高价,自然愿意。
“苏姑娘,你放心,我们种的春笋都是新鲜的,明天一早就给你送过去!” 一位农户笑着说。
“我们家的鸭子也很肥,你要是需要,随时跟我说!” 另一位农户也跟着说。
苏软桃看着农户们热情的样子,心里松了口气,笑着说:“谢谢大家,以后就麻烦你们了,我保证,不会让你们吃亏。”
萧璟渊站在旁边,看着她跟农户们交流,眼底满是骄傲 —— 他的软桃,不仅善良、有手艺,还很有勇有谋,遇到困难不慌不忙,能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样的她,值得他用一生去守护。
回去的路上,雨已经停了,天边还出现了一道淡淡的彩虹。苏软桃靠在萧璟渊身边,笑着说:“阿渊,你看,我们找到新的食材渠道了,以后再也不用担心王富贵断供了。”
“我就知道,你一定能想到办法。” 萧璟渊笑着说,握住她的手,“以后要是再遇到这种事,别自己扛着,跟我说,我们一起想办法。”
“嗯。” 苏软桃点点头,心里满是幸福感。
第二天一早,农户们就把新鲜的春笋、鸭子送来了,还有刚摘的蔬菜,新鲜得很。苏软桃用新到的春笋做了腌笃鲜,用鸭子做了陈皮鸭汤,客人吃了都赞不绝口,小馆的生意比以前更火爆了。
王富贵得知苏软桃找到了新的食材渠道,还跟京郊的农户合作,气得摔了茶杯,却再也没别的办法 —— 他总不能去京郊堵农户的路,那样只会更招人恨。
苏软桃坐在小馆的桌前,看着账本上的收入,心里满是成就感。她知道,这次能化解危机,离不开自己的坚持,更离不开萧璟渊的陪伴和支持。她悄悄看了眼正在帮客人盛汤的萧璟渊,嘴角忍不住上扬 —— 有他在,她的小馆会越来越好,她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