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的朝堂格外忙碌,边境的奏报一封接一封,萧璟渊每天处理公务到深夜,早上又要早早上朝,不过几天,眼底就有了淡淡的青黑。苏软桃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总想做点什么帮他补补身子。
这天早上,苏软桃翻遍了母亲的食谱,终于在 “补身药膳” 那一页找到了 “党参乌鸡汤”—— 母亲写着 “党参健脾,乌鸡补血,熬夜劳累者宜食,需去党参苦味,加枸杞提鲜”。她眼睛一亮,决定每天给萧璟渊留一碗,等他下朝来喝。
她特意去吴老板的食材行挑了只鲜活的乌鸡,又选了三年生的党参,还买了新鲜的枸杞。回到小馆,她先把乌鸡处理干净,切成小块,用开水焯去血沫;然后把党参切成薄片,用温水泡了半个时辰,去掉苦味;再把乌鸡、党参、枸杞、姜片放进砂锅里,加了点黄酒,用小火慢炖。
砂锅里的汤咕嘟咕嘟冒着泡,乌鸡的香味混着党参的药香,渐渐漫开。苏软桃坐在灶前,时不时搅拌一下,生怕党参的苦味没去干净,萧璟渊不爱喝。
“姑娘,汤快好了吧?王爷也该下朝了。” 春杏走进来,闻到汤香,忍不住说,“这汤闻着就补,王爷喝了肯定精神。”
苏软桃点点头,盛了一碗汤,放在保温的食盒里:“等阿渊来了,让他趁热喝,凉了就不好喝了。”
没过多久,萧璟渊就来了,身上还带着朝堂的寒气。他走进小馆,闻到熟悉的汤香,眼睛一亮:“今天做了什么?这么香。”
“党参乌鸡汤,给你补身子的。” 苏软桃把食盒递给他,“我去了党参的苦味,加了你爱吃的枸杞,你尝尝。”
萧璟渊接过汤碗,喝了一口,鲜美的汤汁在舌尖散开,没有一点党参的苦味,只有乌鸡的鲜和枸杞的甜,暖得他整个胸腔都舒服了。他看着苏软桃,眼底满是温柔:“比太医院的补汤还暖,软桃,你怎么知道我爱吃枸杞?”
“我看你每次喝当归羊肉汤,都会把枸杞挑着吃,就记住了。” 苏软桃坐在他身边,笑着说,“你最近太累了,多喝点汤,补补身子。”
萧璟渊喝完汤,把碗放在桌上,突然站起来:“我帮你洗碗吧,你忙了一上午,歇会儿。”
苏软桃愣了一下,赶紧说:“不用,我自己洗就好,你刚下朝,歇会儿吧。”
“没事,我帮你洗,也让你尝尝被人伺候的滋味。” 萧璟渊拿起碗,走进后厨,笨拙地打开水龙头,往碗里挤了点洗洁精。他平时连茶杯都很少自己洗,哪里会洗碗?刚擦了几下,就把洗洁精泡沫弄得到处都是,还差点把碗摔在地上。
苏软桃靠在厨房门口,看着他笨拙的样子,忍不住笑了。他的袖口挽得高高的,露出结实的小臂,手上沾着泡沫,却依旧认真地擦着碗,像个做错事却努力弥补的孩子。
“阿渊,你这样洗不对,洗洁精要少挤点,不然冲不干净。” 苏软桃走过去,从他手里拿过碗,示范给他看,“你看,这样轻轻擦,冲干净泡沫就好。”
萧璟渊认真地看着,然后从她手里接过另一个碗,学着她的样子洗起来。虽然还是有点笨拙,却比刚才好多了。苏软桃站在旁边,看着他认真的侧脸,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暖得像江南的春阳。
洗完碗,萧璟渊的手上还是沾了点泡沫,苏软桃拿起湿布,帮他擦干净。两人的指尖偶尔相触,都能感受到对方的温度,心里泛起一阵涟漪。
“软桃,” 萧璟渊握住她的手,轻声说,“谢谢你,总是为我着想。我有时候觉得,能遇到你,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
苏软桃的脸一下子红了,低下头,小声说:“我也觉得很幸运,能遇到你。”
午后的阳光暖洋洋的,小馆里飘着淡淡的汤香。萧璟渊坐在桌前,看着苏软桃整理食谱,偶尔帮她递支笔;苏软桃偶尔抬头,看到他温柔的眼神,嘴角忍不住上扬。
从那天起,苏软桃每天都会给萧璟渊留一碗党参乌鸡汤,有时加几颗红枣,有时放几片当归,变着花样给他补身子。萧璟渊每天下朝都会准时来小馆,喝完汤后,总会帮她洗洗碗、擦擦桌,虽然动作依旧笨拙,却成了两人之间最温馨的日常。
春杏看着他们的互动,笑着说:“姑娘,王爷真是越来越疼您了,每天都来帮您干活,要是让宫里的人知道,肯定会惊讶坏了。”
苏软桃笑着点点头,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这份专属的药膳,不仅暖了萧璟渊的身子,更暖了两人的心;这份笨拙的陪伴,比任何甜言蜜语都珍贵,让她在京城的日子,越来越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