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镇的晨雾还没散透,青石板路上就落了层浅淡的湿意。苏软桃站在阿婆院门口,手里攥着个鼓囊囊的布包,里面是阿婆连夜给她收拾的江南特产 —— 晒干的桂花用棉纸包了三层,笋干码得整整齐齐,还有一小罐阿婆自制的酱菜,瓶身上贴着张红纸,写着 “软桃爱吃”。
“阿婆,这些太多了,京城也能买到。” 苏软桃看着阿婆还在往马车上搬东西,赶紧上前拦着。
阿婆却摆摆手,踮着脚把一筐江南蜜橘放进车厢,声音带着点沙哑:“京城的哪有家里的地道?你煮桂花羹要干桂花,炖肉要笋干,这些都是我亲手晒的,干净。” 她说着,悄悄往苏软桃手里塞了个红布包,指尖带着点颤:“这是阿婆攒的,给你做嫁妆,别让萧公子看见,你自己收着。”
苏软桃捏着布包,里面的银子沉甸甸的,眼泪一下子涌了上来:“阿婆,我不要您的钱,您自己留着花。”
“傻孩子,” 阿婆帮她擦了擦眼泪,笑着说,“阿婆身体好,还能种菜卖钱,这钱你拿着,以后在京城受了委屈,也能有点底气。萧公子是好人,可日子是自己过的,手里有钱,心里不慌。”
萧璟渊站在旁边,看着这一幕,悄悄别过脸 —— 他早就知道阿婆在准备,昨晚特意让秦风多备了份厚礼,放在马车角落,想着到了京城再交给阿婆托人送来的同乡,不让老人家吃亏。
“阿婆,您放心,我会好好照顾软桃的。” 萧璟渊走过来,认真地说,“以后我每个月都让软桃给您写信,年底我们再来看您,到时候陪您一起晒桂花。”
阿婆点点头,拉着苏软桃的手不肯放,直到村口传来邻里的声音 —— 王婶提着篮子来了,里面是刚蒸的糯米糕;卖豆腐的李叔扛着块新做的豆腐,说 “软桃带回去,做豆腐羹好吃”;张大爷也来了,手里拿着把竹扇,是他亲手编的,说 “京城夏天热,用这个凉快”。
“你们这是……” 苏软桃看着围过来的邻里,眼眶更红了。
“软桃要走了,我们来送送。” 王婶笑着说,把糯米糕塞进她手里,“以后常回来,我们还等着吃你做的药膳呢。”
马车要走的时候,阿婆还站在村口挥手,衣角被风吹得飘起来。苏软桃隔着车窗,看着阿婆的身影越来越小,直到变成一个小小的黑点,才把脸埋在萧璟渊的肩上,小声哭了起来。
“别难过,” 萧璟渊轻轻拍着她的背,声音温柔,“我们很快就回来,到时候带阿婆去京城看看,让她住上一阵子。”
马车载着满车的江南特产和乡情,慢慢驶离小镇。路上,萧璟渊怕苏软桃伤心,特意绕去了之前她提过的江南小镇,带她去吃了小时候常吃的小笼包。铺子还是老样子,老板认出她,笑着说 “软桃姑娘,还是要一笼小笼包,加碗馄饨?”
苏软桃点点头,咬了一口小笼包,鲜美的汤汁在舌尖散开,还是小时候的味道。“阿渊,你尝尝,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小笼包。” 她夹起一个,递到萧璟渊嘴边。
萧璟渊张嘴,细细品味,笑着说 “确实好吃,比京城的还鲜。以后每年春天,我们都来吃。”
夕阳西下时,马车驶上了回京城的路。苏软桃靠在萧璟渊身边,手里拿着阿婆编的竹扇,扇面上还带着竹香。她知道,这次离开江南,带回去的不仅是特产,还有阿婆和邻里的牵挂,而这些牵挂,会像江南的暖,一直陪着她在京城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