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宴当天,御膳房里一片忙碌,铜锅银勺碰撞的声音此起彼伏,浓郁的香气飘出老远。苏软桃穿着萧璟渊特意为她准备的浅粉宫装,系着干净的布围裙,站在灶台前,有条不紊地烹制药膳。
“姑娘,腌笃鲜的火候差不多了,要不要尝尝味道?” 张师傅帮她看着砂锅,小声说。
苏软桃走过去,掀开砂锅盖,鲜醇的香味瞬间扑面而来 —— 咸肉的咸香、春笋的清甜、排骨的肉香融合在一起,闻着就让人胃口大开。她舀了一勺,尝了一口,点点头:“可以了,再炖一刻钟,让味道更浓郁。”
旁边的春杏帮她把莲子百合羹倒进白瓷碗里,每碗都撒上少许桂花,看起来精致又诱人。“姑娘,桃花酥也烤好了,你看看行不行?”
苏软桃拿起一块桃花酥,外皮酥脆,里面的桂花馅甜而不腻,造型也好看,像一朵盛开的桃花。“很好,装盒的时候小心点,别碰碎了。”
刘师傅在旁边看着,心里的轻视渐渐变成了惊讶 —— 苏软桃的动作熟练又精准,每道菜的火候都掌握得恰到好处,连摆盘都精致,一点不比御厨差。他甚至主动走过去,帮她把做好的药膳装进专用的食盒:“我帮你送出去吧,宫里的规矩我熟,不会出差错。”
苏软桃有些意外,还是点了点头:“麻烦刘师傅了,路上小心,别洒了。”
宫宴设在太和殿旁的偏殿,殿内布置得雅致,桌上摆着精致的餐具,藩王们坐在两侧,太后坐在主位,萧璟渊坐在太后旁边,眼神时不时望向殿外,担心苏软桃那边出问题。
“太后,听说今天的江南宴是个民间厨娘掌厨,不知道味道怎么样?” 坐在太后旁边的平西王笑着说,“臣早就听说京城有个桃记小馆,药膳做得好,想必就是这位厨娘吧?”
“是啊,哀家尝过她做的莲子百合羹,很合心意,才特意让她来掌厨。” 太后笑着说,“等会儿你们尝尝就知道了,肯定不会让你们失望。”
正说着,刘师傅端着食盒走进来,身后跟着两个小太监,手里也端着食盒。他们把药膳一一摆在桌上,浓郁的香气瞬间弥漫了整个偏殿。
“这是江南腌笃鲜,用新鲜的春笋、咸肉和排骨慢炖而成,鲜醇入味。” 刘师傅介绍道,把一碗腌笃鲜递给太后。
太后尝了一口,眼睛一亮:“不错不错,鲜而不腻,春笋脆嫩,排骨软烂,比哀家以前吃的还好吃!”
藩王们也纷纷拿起勺子,尝了起来,赞不绝口:“这味道真地道,有江南的风味,我上次去江南,也没吃到这么好吃的腌笃鲜!”“这个莲子百合羹也清甜,喝着润喉,夏天喝正好!”
萧璟渊看着大家的反应,心里松了口气,嘴角忍不住上扬 —— 他就知道,苏软桃肯定能做好。
接下来,桃花酥、春笋虾饺、八珍豆腐羹、当归羊肉汤陆续上桌,每一道都获得了称赞。平西王拿起一块桃花酥,笑着说:“这桃花酥做得真精致,味道也好,比宫里的点心还好吃!这位苏姑娘的手艺,真是绝了!”
太后笑着看向萧璟渊:“璟儿,你眼光不错,找到这么个好姑娘,不仅人好,手艺也好。”
萧璟渊站起来,躬身道:“太后过奖了,都是软桃自己努力,臣只是在旁帮了点小忙。”
殿外的苏软桃听到里面的称赞声,心里满是欢喜 —— 她知道,这场宫宴的药膳,她成功了。张师傅走到她身边,笑着说:“姑娘,恭喜你,大家都很喜欢你的药膳,刘师傅刚才还跟我说,以后要跟你学做江南药膳呢。”
苏软桃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要是刘师傅愿意学,我肯定毫无保留地教他。”
宫宴结束后,太后特意让人把苏软桃叫进殿里,拉着她的手说:“软桃,你做得很好,哀家很满意,这些藩王也都夸你呢。” 她从手上摘下一对翡翠镯子,递给苏软桃,“这对镯子赏你,算是哀家的一点心意。”
苏软桃赶紧推辞:“太后,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让你收你就收着,这是你应得的。” 太后笑着说,“以后宫里要是有宴席,哀家还让你来掌厨,你可不能推辞。”
萧璟渊在旁笑着说:“软桃,太后赏你,你就收下吧。”
苏软桃只好接过镯子,躬身道谢:“谢太后恩典,以后只要太后需要,臣女定当尽力。”
走出偏殿,萧璟渊走到她身边,笑着说:“恭喜你,圆满完成任务,我就知道你肯定能行。”
“都是你的功劳,要是没有你支持,我肯定做不好。” 苏软桃看着他,眼里满是感激。
夕阳西下,两人并肩走在皇宫的石板路上,晚霞映在他们身上,暖融融的。苏软桃知道,这场宫宴掌厨的经历,不仅让她得到了太后和藩王的认可,也让她更有信心做好药膳,传承母亲的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