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者商会”的意外造访,如同在平静(相对而言)的沼泽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涟漪散去后,留下的却是更深的思量。
“这帮家伙,神神秘秘的,说的话真真假假,我看没安什么好心!”赵志成对那枚商会信物嗤之以鼻,觉得那更像是一个追踪器。
林晓则比较冷静:“他们确实有所图谋,尤其是对‘古代遗物’似乎格外关注。不过,他们提供的情报,关于‘雷霆鹰隼’动向和空间异常的部分,应该有一定真实性。那个雷顿,是个精明人,懂得如何展示价值。”
陆岩把玩着手中的金属牌,感受着其内部一个极其微弱的、处于休眠状态的能量节点。“他们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成为我们的眼睛和耳朵,甚至获取急需的物资;用不好,也可能暴露我们自己,引来更大的麻烦。”
他沉吟片刻,做出了决定:“这枚信标,先收着,但不主动联系。我们需要更多关于这个‘流浪者商会’的底细。当务之急,还是提升我们自身的实力。”
经历了“鹰巢”之战和“暗潮”洗礼,三人都清楚认识到,在这危机四伏的废土,唯有自身足够强大,才是立足的根本。
接下来的日子,三人进入了更加专注的修炼和磨合期。
陆岩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对《星灵导览》的深入研究和对“希望”核心的深度挖掘上。结合导览中的空间知识,他开始尝试一些更复杂的应用——比如,短距离的空间闪烁。
这并非真正的瞬移,而是利用核心扭曲局部空间,实现极短距离的、近乎无视障碍的快速位移。最初尝试时极其凶险,有一次他差点被卡在岩壁里,还有一次落点出现了微小偏差,险些撞上赵志成挥舞的巨斧。但经过无数次失败和调整,他终于能够勉强在数米范围内进行不稳定的闪烁,虽然消耗巨大,且准备时间较长,但在关键时刻,或许能起到奇效。
同时,他也开始尝试将“织风”与“裂风”的特性更深层次地烙印进“希望”核心的演化模因中。他发现,当核心演化出偏向“织风”的武器时,速度会得到额外加成;演化出偏向“裂风”的防具时,防御力会显着提升。这种专属的“词条”加成,让核心的演化不再是简单的形态变化,而是真正具备了成长性和倾向性。
赵志成则专注于力量的凝聚与爆发。他不再满足于大范围的“地波震荡”,开始练习将大地之力高度压缩于斧刃之上,形成破坏力更加集中的“崩山劲”。一斧劈出,不再是飞沙走石,而是无声无息,但被击中的目标内部会承受极其恐怖的压力和震荡,往往外表看似完好,内部却已化为齑粉。这对他的力量控制要求极高,进展缓慢,但每一点进步,都让他的破坏力变得更加恐怖。
林晓的提升则体现在“广度”和“精度”上。她扩展了自然迷障的范围,并尝试在其中融入更多的效果——比如微弱的致幻、能量吸收甚至是模拟其他生物的气息以迷惑敌人。另一方面,她对能量的精细操控达到了新的高度,能够凝聚出细若牛毛的“生命丝线”,既可以用于极其精密的治疗(缝合内脏损伤),也可以作为无形的陷阱或侦察手段。
三人的个体实力在稳步提升,而彼此间的羁绊与配合,也随着一次次的对练和实战模拟,变得更加默契、深入。那种无需言语、一个眼神乃至一丝能量波动就能明白对方意图的联动,已然成为了他们最强大的武器之一。
沼泽深处,荧光蘑菇的光芒周而复始地亮起、熄灭。在这片被遗忘的角落里,破晓之刃如同蛰伏的利刃,在沉默中不断打磨着自己的锋芒。
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不会因为他们沉寂而停止运转。“观察者”的“备用协议”、“雷霆鹰隼”的报复、以及“流浪者商会”这类神秘势力的窥探,都如同悬顶之剑。
他们在等待,也在准备。等待一个时机,准备一场……足以劈开所有迷雾与阻碍的……破晓之战!
信标在手,微光已现。但真正能照亮前路的,唯有他们自己手中紧握的力量,与心中不灭的信念。
---
(第一百二十八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