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就是妥协,手段就是拉扯和试探,不停的探究对方的底线。
李元吉的脑海里面闪过这么一段话,眼底不由的浮现出丝丝的异色。
朝臣臣服于他,忠诚于他,不代表就能够完全跟他的利益一致,不代表就不会一直无底线的妥协。
他们终究是有自己想法和利益的,活生生的,人。
不过。
李元吉仅仅只是一瞬间,就想清楚了,这帮人绝对是没有胆子来试探他。
应当只是单纯的想要纠错。
毕竟。
生死乃是大事。
他当初只是一句话,看起来简单,但是未尝不会好心办坏事。
想到这些,李元吉深吸了一口气,压下了心里面的诸多想法,沉声问道:“你的具体依据?”
李靖当即说道:“此事当地县衙亦有详细奏报,臣会同三法司之人亦是实地走访、探查,更是亲自前往事发地仔细勘查过一遍。”
“综合所有的一切证据,都表明当初事发完全乃是意外,完全乃二人嬉戏推搡所至。王二牛不知事主已经意外身故,只是仍旧以为事主与他嬉戏,故未能及时察觉,后待其反应过来的时候,一切都为时已晚。”
“其罪当罚,但其情可悯。故臣斗胆请陛下法外开恩,免除王二牛死罪,应当判其流三千里。”
此言一出。
朝堂上再次安静了下来,群臣尽皆低眉俯首,但是一双双眼眸却无不将注意力放在了李元吉身上。
安静。
沉默。
李元吉静静的思索着李靖的话语,他心里明白,李靖等人没有说谎。
他如今感知惊人,是不是说谎,瞬间就能察觉到。
不过。
他担心是前脚刚说完杀人者死,后脚就特赦了一个。
虽然情况确实不一样,但是百姓们未必会愿意相信,相反若是有流言蜚语传播,朝廷的威信就会受到损害。
但是。
朝廷的威信真就这么容易受到损害?
那他做了这么多的事情,岂不是白做了?
更何况。
若是真的有人想要利用这件事做文章,那就正好如了他的意。
皇后怀有身孕,他实在不想为了孩子多造杀孽,不过若是有人故意往刀口上撞,那也就怪不得他大开杀戒了。
想到这里,李元吉再次深吸了一口气,将脑海里面所有的想法都压了下去,开口说道:
“就照三法司会审结果办理。”
说到这里,李元吉顿了顿,目光看向了李靖,对着众臣说道:
“刑部尚书李靖,勤于政事,敢于直谏,灵州抵御突厥多年,功高劳苦,加封代国公,赐食邑八百户。”
李靖之前镇守灵州,扼守住了突厥人从灵州方向南下大唐的企图。
若非是李靖坐镇灵州,大唐可没有这么久的安生日子。
之前他忙着发展,这些事情都给忘了,加上之前裁撤府兵的事情,根本就记不起来。
今日看见了李靖才想了起来。
虽然李靖卸任灵州道行军总管之后,转任了刑部尚书,不过李元吉感觉这不足以慰劳李靖多年军马劳顿之苦。
因此,他直接就给了李靖额外的封赏。
此话一落。
满朝皆惊。
群臣尽皆抬头,张大了嘴巴地望着李元吉,眼神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情绪。
震惊、不敢置信、震撼等等。
便是李靖自己也没有想到,李元吉竟然会突然就加封他为国公,还赏赐了食邑八百户。
这!
除了大唐的那几个亲王之外,可没有几个人能够获得如此厚爱了。
更何况,他本身跟李元吉可不熟悉。
可是。
“陛下……”饶是他经历颇为丰富,半生的蹉跎更是磨平了棱角,可也被李元吉这突如其来的一手给震惊、震撼到了。
当初李渊在位,他以二十万兵马大破萧铣六十万大军,灭国之功都未从李渊手中获得这么丰厚的赏赐。
李元吉不等他说完,直接一挥手,打断了他的话语,说道:“行了。谢恩的话语不用说了。这个国公,你当的起,也该你当。”
李靖心头一热,眼睛有些发红,到老之时,功名与他几乎与尘土无益,但唯独李元吉的这份器重,让他心头滚烫。
以今时今日,李元吉手中的实力和势力,根本就不用做千金买马骨的事情。
换而言之。
这一切都是如同李元吉所言那般,完全就是看在他过往的劳苦功高的份上,奖励给他。
这是对他的认可,对他过往功绩的认可。
这如何不让李靖从心里面感动。
“臣,谢陛下厚恩!”李靖重重的对着李元吉一拜,再次起身,整个人脸上却也多了往日没有的笑容。
周围的人碍于朝堂,碍于上首的李元吉,虽然不能立刻道贺,但却齐齐用羡慕的眼神看向了他。
国公。
代国公。
食邑八百户。
这些东西,无不让其余人羡慕的心头发烫,恨不得自己也能够获得这般厚赏。
不过。
他们对于李靖却没有多少嫉妒之情,毕竟李靖平时为人低调之外,功劳也是实打实的大。
当然。
这更让群臣心头发热的是,李元吉是真的说到做到,只要有功于朝,那就必定厚赏。
一瞬间。
所有人再次感觉自己的心头就像是注入了一记强心针,一扫之前世家破碎,底蕴一空的惶恐,重新都变得振奋了起来。
没有了身后世家的支持也没有什么,只要忠于王事,勤于国事,有朝一日一样能够飞黄腾达,青史留名。
心态一变,整个朝堂上的气氛瞬间就变得火热,变得更加活跃了起来。
李元吉清楚的感受到了一切,嘴角不由的上翘。
左手胡萝卜,右手大棒。
恩威并施才是王道。
他今日也不完全是临时起意封赏李靖,也是感受到了最近折腾世家,折腾的朝堂众人心思有些涣散。
所以才打算给这帮人提一个醒,让他们清楚,谁才是这大唐真正的主人。
如今看起来,效果还算不错,能够混到太极殿的人,都不是蠢笨之人。
想到这些,李元吉的心情也莫名的高兴了一些,都是聪明人,找准了各自的位置,那么往后许许多多的事情也就更加的容易了。
随即,李元吉的目光就看向了下方,提起了另外一件交代已久,事关国家命脉的事情。
“民部尚书,朕之前交代的钱币改革一事,准备的如何了?”
钱币改革一事情,之前就已经交托给王扬,让他传令下去,民户上下酌情制备。
截止到今日,时间已经过去近半个月的时间,民部就算是再慢,也该拿出一个章程了。
若是其仍旧拿不出具体的章程,那就别怪他发火了。
毕竟。
钱币乃是一个国家经济流通的命脉,也是一个正常的国家,活力的另类体现。
这件事事关重大,他绝对不允许有人懈怠拖延。
话音一落,所有人的目光就齐刷刷的看向了民部尚书唐俭。
唐俭却是不慌不忙的走出人群,慢条斯理的对着上首的李元吉一礼,沉声说道:“启奏陛下,铸币一事,民部已经完成 了最初的准备,陛下需要的钱币样本,经过民部上下商议、筹备、合计,已经铸造出了样本,正待请陛下御览。”
说话间,唐俭就从自己宽大的袖子口里取出了一个锦绣小袋,双手呈递上,交给了边上的侍从。
李元吉的眼眸一眯,目光从唐俭的脸上扫过,对方一脸的坦然、恭敬,没有其他的情绪。
他丝毫不惊讶民部尚书,连同之前的刑部尚书换人的事情。
朝廷自然有朝廷的规章和制度,人事的升迁都有一定的规矩,这些事情自然不用对他这个皇帝来禀报。
毕竟,朝廷是对整个天下负责,不是为了一个皇帝负责。
不过。
李元吉眯眼的缘由则是,唐俭这个人他之前就有所耳闻,此人十分贪财。
贪财也不是多大的问题,不少人都贪财,但是处于民部尚书,又是一个贪财的人,就很可能出现问题了。
思索间,侍从已经将那一个锦绣小袋子呈递到了李元吉的面前。
李元吉压下了心头的思绪,伸手接过那个小袋子,随意的掂了掂,感觉颇为的沉淀,耳边更是听到了一阵清脆的碰撞声。
“民部这一次的动作倒是挺快。”他不冷不淡的说了一句,打开了袋子将里面的东西倒了出来。
顿时间。
一枚枚金银钱币就翻倒了出来。
金的耀眼,银的耀目,铜的迷人。
顿时间,李元吉的注意力就彻底的被吸引了过去,眼底浮现出了惊讶之色。
“这是?”
“陛下,这就是民部按照陛下的意思铸造的新钱币。”唐俭略有得意的话语从下方传来:
“陛下的圣旨一到,民部上下极为的重视,查阅了前朝铸币之文案等,又实地走访了当年参与铸币的工匠,更是从市面上收购了一批仿铸钱币,综合现有的条件,矫健脑汁的钻研了三日三夜,拿出了上百个方案,最终终于确定了目前陛下手中的钱币。”
唐俭的话语一出,朝臣尽皆都侧目以对,所有人都对着其投去了惊诧的目光。
一席话。
既说明了民部上下的辛苦,也不忘了叙说铸币的复杂,甚至都没有忘记表述民部的苦劳,总结起来更是说了铸币的不容易。
若是换了之前,李元吉根本就不会明白这些老油条话语里面的意思。
不过现在的李元吉在他开口的那一瞬间,就已经从他那高亢、高昂的情绪中察觉到了一切,嘴角不由的上翘了起来,笑着说了一句:“辛苦了。”
他懒得理会唐俭的小心思,也懒得计较,这件事他只是开了口,民部上下却是是花了心思,甚至跑断了腿。
唐俭能够为民部上下争取利益,可见也是一个合格的民部尚书,仅仅只是从这一点来看,他就是一个合格的民部尚书。
若是连手底下人的利益都满足不了,如何能够驱动人心去做事。
李元吉做了皇帝这么久,隔岸观火一般洞悉整个朝廷的运转,越来越得心应手,对于各种问题也都能够从容的处置。
实力摆在这里,他再也不是当初那个暴躁的,凶戾的,喜欢用简单粗暴的手段来处理问题的皇帝了。
一个不容易被人看穿想法,看穿手段的皇帝才是合格的皇帝。
两个月的时间,朝廷、大唐在适应他这个皇帝,他一样也在适应这个朝廷,适应这个天下。
思索间,李元吉的目光已经看向了手掌中的钱币。
金币一枚,银币两枚,铜币三枚。
每一枚都铸造的精美异常,连边缘上的毛刺都已经打磨、抛光,光芒之下边缘处更是有着一丝丝的亮光如同流水一般滑过。
李元吉另一只手捏起那一枚金币,仔细的看了起来,望着金币中间的人头像,眉头不禁一挑。
有意思!
“陛下,按照您的意思,民部将钱币分为了三类,金币、银币、铜币。”
“金币一律使用纯粹的黄金铸造,一枚金币净重两钱,等于三十二枚银币,等于五百一十二枚铜钱。”
李元吉听到这个换算单位,眉头不禁挑了挑,但是旋即就明白了过来。
这个时候一斤等于十六两,民部采用的换算比率是综合了民间的换算比率考虑,尽最大可能的考虑了民间的贸易需求。
毕竟。
一斤等于十六两,不仅仅只是钱币的换算比率,更是诸多实物贸易,乃至于其他行业的比例。
这并不等于后世的十进制。
后世的十进制若是放在现在铺展开来,注定会造成天下贸易,以及百姓生活的混乱。
两不禁只是钱的单位,也是重量单位。
仅仅只是这一点,就足以看出了民部的用心。
李元吉抛了抛手里的钱币,笑着夸赞了一句:“用心了。”
“一切都是陛下指导有方,民部上下只是尽了微末之力。”唐俭话语说的十分的客气,也是十分的漂亮。
大殿之上不少官员脸上露出了不屑和无奈之色,但是李元吉心里面却十分的受用。
人终究都是喜欢听好听的话,赞扬的话,没有人真的喜欢听不中听的话。
那是违逆人性的事情。
李元吉此刻还是完整的人类,自然也不例外,不过他这一类的话语听的足够多了,多少有了一点免疫力,闻言也只是笑了笑,感觉唐俭这个人颇为的有意思。
随即,他就拿起了那枚金币,放在牙齿上咬了一下,顿时就感觉到了一股明显的顿挫和下限的感觉。
下一秒。
他将金币拿到眼前查看,清楚的看见了上面下限的牙印,当即就满意地笑了出来:
“好!”
金币事关重大,关乎着银币和铜币的稳定,容不得半点马虎。
他这个测试方法,也是多数人最直接的测试方法,能够一眼看出黄金的下限,更是能够看见牙印内侧的黄金颜色。
仅仅只是这一点就已经能够满足百姓们对于金币信任。
这就方便了接下来的推广。
想到这些,李元吉深吸了一口气,组织了一下话语,接着吩咐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