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注定将被永久镌刻在人类历史的丰碑之上。
地球,各大城市,无论是繁华的都市中心,还是偏远的乡村小镇,所有的公共全息屏幕、个人通讯终端,甚至一些复古的平面显示器,都被同一个画面所占据——月球基地,“铸炉”船坞外的浩瀚太空。背景是深邃的星空和那颗熟悉的蓝色星球,而画面的焦点,则是那艘已然成为人类文明象征与希望的钢铁巨舰——“守护者”号。
它的外观与数月前试炼归来时并无太大变化,银灰色的纳米装甲在遥远的太阳光芒照耀下,反射着冷冽而坚实的光泽。但所有人都能感觉到,这艘战舰的内在,已然不同。它不再仅仅是一艘强大的飞船,它是一座移动的堡垒,一支指向深空的利箭,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由五千个鲜活生命共同承载的守护誓言。
全球,数十亿人屏息凝神,注视着这历史性的一刻。街道上车流停滞,办公室里工作暂停,学校里课堂安静,所有人,无论种族、国籍、信仰,此刻都只有一个身份——人类,共同仰望着星空中那艘即将为整个种族命运而战的方舟。
**月球基地,航天操场。**
这里曾是宇航员出征前举行仪式的神圣之地,如今,规模扩大了数倍,依旧庄严肃穆。五千名身着笔挺IScAR深空作战服的“守护者”号舰员,列成整齐的方阵,如同等待检阅的钢铁丛林。他们表情肃穆,眼神坚定,经过两个月魔鬼训练的淬炼,每个人的身上都散发着一种内敛而锐利的气息。
在他们前方的高台上,地球联邦最高领导层几乎悉数到场。埃朗斯主席站在最前方,他身后是马修元帅、伊莎贝拉博士等一众决定人类命运的关键人物。更远处,是来自全球各大媒体的长枪短炮,将这一幕实时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没有冗长的讲话,埃朗斯主席走到演讲台前,目光扫过下方五千名即将远征的勇士,又仿佛透过镜头,看向了屏幕前所有的人类同胞。他的声音通过扩音系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清晰地传开:
“勇敢的‘守护者’号全体舰员们,地球联邦的公民们!”
“今天,我们聚集于此,不是为了一场简单的欢送仪式。今天,我们是在为人类的未来,为文明的延续,举行一场庄严的誓师!”
“我们脚下的土地,我们头顶的星空,从未像此刻一样,让我们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渺小与伟大。渺小在于,宇宙浩瀚,危机四伏;伟大在于,即使面对无尽的未知与威胁,我们人类,依然选择挺身而出,握紧手中的剑与盾,为了生存,为了守护,毅然走向那深不见底的黑暗!”
他的声音逐渐高昂,充满了力量与信念:
“‘守护者’号,它承载的,不仅仅是五千名最优秀的儿女,更是我们整个人类文明不屈的意志,是对和平与未来的无限渴望!它的航向,将不再是以探索未知为主要目的,它的使命,将是为我们所有人生存的家园,建立起一道坚实的防线!它的目标,是为人类在弱肉强食的宇宙森林中,争取一份应有的尊严与安宁!”
埃朗斯主席的目光再次聚焦在下方的舰员方阵上:
“你们,是人类的先锋,是文明的壁垒!你们即将踏上的,是一条充满荆棘与荣耀的道路,是一条不知归期的征途!联邦无法承诺你们一定会凯旋,但联邦,以及所有生活在阳光下的地球公民,将永远铭记你们的勇气,感念你们的牺牲,并将以你们为榜样,努力建设我们的家园,让它配得上你们在远方为之浴血的守护!”
他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的力气,发出最郑重的宣告:
“在此,我代表地球联邦,代表全体人类,预祝‘守护者’号,为人类未来的和平与繁荣所付出的努力,取得辉煌的成功!我们,将在这里,日夜期盼着你们胜利的消息,期待着……英雄的凯旋!”
“**愿人类荣光,与你们同在!**”
“**愿人类荣光,与你们同在!**”台下五千名舰员,以及通过屏幕观看的无数民众,情不自禁地跟着呐喊,声浪如同海啸,席卷天地!
“登舰!”随着现场指挥官一声令下,庄严的进行曲响起。
五千名舰员,迈着整齐划一、铿锵有力的步伐,如同一条蓝色的钢铁洪流,开始有序地、沉默而坚定地,通过巨大的连接廊桥,汇入“守护者”号那敞开的、如同巨兽之口的舱门。他们的身影,在镜头下,显得如此挺拔,又如此悲壮。
当最后一名舰员的身影消失在舱门内,巨大的舱门开始缓缓合拢,发出沉闷而威严的金属撞击声。
与此同时,“守护者”号舰体两侧及尾部的十二个巨型推进引擎,开始发出低沉的、如同远古巨兽苏醒般的嗡鸣。引擎喷口处,幽蓝色的光芒从微弱迅速变得炽亮,仿佛十二颗被点燃的蓝色恒星,散发出磅礴的能量波动,让周围的空间都产生了细微的扭曲。
“礼炮预备——放!”
随着指令,环绕在船坞周围的数十门象征性的太空礼炮,喷射出绚烂的、无声的能量光带,在真空中交织成一片璀璨的光网,如同为远征的勇士铺就的荣耀之路。
彩色的、由特殊荧光材料制成的虚拟彩带,也从船坞各处喷射而出,在无重力的环境下缓缓飘散,如同漫天飞舞的光之花瓣,萦绕在“守护者”号周围。
在这片庄严与绚烂交织的景象中,“守护者”号庞大的舰体,开始缓缓脱离泊位,平稳地、无可阻挡地上升。它那银灰色的舰体在礼炮光芒和虚拟彩带的映衬下,如同一位披挂着星光与荣耀出征的神只,带着整个人类的期望与重托,义无反顾地驶向那深邃无垠的星空。
**“守护者”号,舰桥。**
与外界的热烈与庄严不同,舰桥内部,是一种高度专注的、带着临战前微妙紧张的平静。
周孜婷舰长坐在指挥席上,透过巨大的主观察窗,看着月球基地和地球在视野中逐渐缩小。她能感受到脚下战舰引擎传来的、稳定而强大的推力。主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流飞快滚动,各部门准备就绪的报告声通过通讯频道清晰传来。
“引擎输出稳定,推力100%。”
“导航系统正常,航线已锁定,YG83星团。”
“护盾系统待命。”
“武器系统在线。”
“生命维持系统运转良好……”
当最后一份报告确认完毕,舰桥上的核心成员们,都不约而同地微微松了口气,但眼神中的凝重并未减少。他们知道,真正的挑战,从现在才开始。
周孜婷调整了一下通讯频道,她的声音在战舰内部所有区域响起,平静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属于老兵的幽默:
“全体舰员注意,这里是舰长周孜婷。欢迎正式登上‘守护者’号,开始我们不知期限的深空‘度假’之旅。”
她顿了顿,听到通讯频道里传来一些压抑的低笑声,继续用一种调侃的语气说道:
“考虑到本次‘旅行’路途遥远,且可能伴有‘颠簸’(跃迁)和‘惊喜’(未知遭遇),**维生部门,请记得给所有新上船的‘游客’,特别是第一次进行长期深空航行的队员,派发标准配置的氧气袋和呕吐塑料袋。** 老船员要做好榜样,别吐得到处都是,影响舰容。”
“噗嗤——”坐在科学官席位的林露第一个忍不住笑出声来。
刘颖无奈地摇了摇头,嘴角却带着笑意,对着医疗频道的麦克风补充道:“舰长提醒得对,各部门医疗兵,确保物资发放到位。另外,晕船药也已备足。”
赵航在飞行员席位笑得肩膀直抖:“哈哈哈!头儿,还是你懂!老子当年第一次跃迁,差点把胃都吐出来!”
连一向严肃的军洛,嘴角也似乎勾起了一丝微不可查的弧度。
鸿宇和赵娜的全息影像也对视一眼,露出了放松的微笑。
这突如其来的、接地气的幽默,像一阵清风,瞬间吹散了弥漫在众多新舰员心头的最后一丝紧张和凝重。连舰长都会开玩笑,看来情况也没想象中那么可怕嘛!一些原本因为激动或紧张而有些肠胃不适的新兵,也忍不住笑了,下意识地摸了摸刚刚领到的、印有IScAR标志的呕吐袋,心里莫名踏实了不少。
“好了,玩笑到此为止。”周孜婷的语气恢复了一贯的沉稳,“各系统最后确认。小七,报告状态。”
“所有系统运行正常,舰长。”小七平静的声音响起,“能量储备100%,跃迁引擎充能完毕,随时可以启动。航线优化计算完成,预计首次跃迁将在15分钟后进行。”
周孜婷点了点头,目光再次投向观察窗外。地球已经变成了一个遥远的蓝色亮点,月球也缩小成了一个小小的光斑。前方,是漫无边际的、等待着他们去探索、去守护,也潜藏着无数危机的星辰大海。
她的手指在指挥扶手的控制面板上轻轻一点。
“‘守护者’号,前进一,标准巡航速度。”
“目标——”
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传遍全舰,也通过依旧连接的直播信号,传回了那个他们誓死守护的蓝色星球:
“**YG83星团!**”
“指令确认。前进一,标准巡航速度。航向,YG83。”小七回应。
巨大的战舰尾部,十二个幽蓝的引擎喷口光芒更盛,推动着这艘人类的希望之舰,缓缓加速,坚定不移地驶入了那片吞噬光芒也孕育奇迹的永恒黑暗之中。
地球上的直播信号,在“守护者”号彻底消失在远方星空背景中后,缓缓切断。
但所有人的心,仿佛都随着那艘战舰,一起飞向了遥远的深空。
人类的黎明,伴随着“守护者”号的启航,正式来临。而黎明之后,是持续的光明,还是更深的黑暗,唯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守护者”号以标准巡航速度远离了太阳系的喧嚣与瞩目,如同一位卸下了华丽礼服的角斗士,沉默而坚定地驶向角斗场。舰内的气氛,在最初的激动和舰长幽默带来的轻松后,逐渐被一种更加务实、甚至带着些许忐忑的期待所取代。对于那五千名新舰员中的绝大多数而言,真正的考验,并非来自遥远的、概念上的“吞噬者”,而是近在咫尺、即将亲身体验的——**超长距离虚空跳跃**。
舰桥指挥席上,周孜婷看着主屏幕上不断刷新的导航数据和倒计时,神情平静。她经历过无数次跃迁,从最初探索者号短促的颠簸,到后来对花园能量初步适应后的平稳,再到如今“守护者”号这经过全方位强化、理论上应该更加舒适的旅程。但她深知,理论与新兵的现实感受之间,往往存在一条巨大的鸿沟。
“所有部门注意,最后一次跃迁前系统状态确认。”周孜婷的声音通过全舰广播响起,沉稳如常。
“引擎系统,就绪!”宏宇的声音从引擎室传来,铿锵有力。
“导航与感知系统,锁定最终坐标,误差率低于万分之零点三。”赵娜的声音冷静精确。
“防御矩阵,待机模式,能量回路稳定。”军洛言简意赅。
“生命维持系统,全功率运行,环境参数最优。”林露报告。
“医疗部门,全员待命,应急方案已启动。”刘颖做好了准备。
“飞行控制,所有附属舰只固定完毕,主舰姿态稳定。”赵航难得地用上了正式汇报语气。
“中央智能‘守护者之心’,全面监控中,跃迁协议加载完毕。”小七的电子音毫无波澜。
“很好。”周孜婷点头,“全体舰员,根据《深空航行条例第7章第3条》,进入跃迁前准备。非必要岗位人员,请固定好自身,保持放松。重复,保持放松,这有助于减轻不适感。”
命令下达,战舰内部各处响起了固定安全带的咔嗒声,以及一些新兵不由自主加重的呼吸声。
“跃迁引擎,启动倒计时。十、九、八……”
倒计时的声音如同敲击在每个人的心脏上。新兵们紧紧抓住座椅扶手,或彼此对视,眼中充满了紧张、好奇,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三、二、一!跃迁启动!”
嗡————!
一种不同于引擎轰鸣的、更加深沉、仿佛源自空间本身脉络的震动,从战舰的每一个角落传来!紧接着,是远比试炼时那次短暂跃迁更加强烈的**空间剥离感**!
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将灵魂猛地从身体里拽出一部分,又狠狠塞回去!强烈的眩晕和失重感如同海啸般席卷了所有第一次经历这种强度跃迁的新兵!
“哇啊——!”
“呃!”
“我的头……”
惊呼声、压抑的痛哼声、以及无法控制的干呕声,瞬间在战舰的各个角落响起。尽管有安全固定,许多人依旧感觉天旋地转,五脏六腑都错了位。
而舷窗之外,原本静谧、点缀着恒星的黑色天鹅绒幕布,骤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绚烂、却又令人心智混乱的**流光通道**!
那不是简单的光线拉长,而是仿佛由无数种无法形容的色彩、扭曲的几何图形、闪烁的能量符文以及超越人类理解的空间褶皱共同构成的、疯狂流动的“墙壁”。它们以无法估量的速度向后飞逝,目光试图追踪任何一点细节,都会立刻导致更强烈的眩晕和恶心感。那是一种美到极致,也诡异到足以令san值狂掉的景象。
“我的天……这就是……虚空跳跃?”
“好……好晕……我看不清了……”
“妈妈呀……我想回家……”
“快看那边!那图案像不像一张脸?!”
“别看了!我……我受不了了!”
新兵们反应各异。有的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瞪大了眼睛,即使晕眩也想将这奇景刻入脑海,结果往往是看得更晕,甚至直接眼皮一翻,晕了过去。有的则死死闭着眼,捂着嘴,强忍着呕吐的欲望。还有的则脸色惨白,眼神空洞,仿佛魂儿都被那流动的虚空墙壁吸走了。
一时间,原本秩序井然的“守护者”号内部,可谓是“人仰马翻”,充满了菜鸟们的“哀鸿遍野”。
舰桥上,周孜婷看着各部门瞬间飙升的生理异常报警数据(主要来自非核心岗位的新舰员),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对着通讯器用一种带着无奈又有点戏谑的语气说道:
“刘颖主任,林露博士,考验我们‘守护者’号医疗和维生系统两大团队能力的时候,到了。看来我们的‘迎新礼包’(氧气袋和呕吐袋)派发得非常及时。”
刘颖沉稳的声音立刻从医疗频道传来:“医疗团队已全员出动,分区巡检。轻度眩晕和呕吐者,发放镇定剂和止吐药,引导深呼吸。出现短暂昏厥者,已启动自动医疗担架运送至就近医疗点监测。”
林露也补充道:“维生系统正在微调各区域空气成分,增加具有舒缓神经作用的特定信息素浓度,辅助稳定船员情绪。‘海洋之心’能量场强度提升5%,重点覆盖生活区和公共区域,提供基础生命支撑。”
然而,新兵数量太多,不适反应也千奇百怪,人手一时间有些捉襟见肘。
就在这时,站在周孜婷身旁、一直处于AI连接模式的小七,其仿生躯体的蓝色光学镜头光芒闪烁了一下,她转向周孜婷,用那平和的电子音请求道:“舰长,请求切换至仿生人独立操作模式,加入对不适人员的辅助照顾队伍。我的多光谱扫描系统可以快速、非接触式地甄别生理指标异常程度,提高救助效率。”
周孜婷有些意外,但立刻批准:“准予切换。注意安全。”
“模式切换中……切换完成。”小七眼中的蓝光变得更加柔和,她对着周孜婷及舰桥众人微微颔首,随即转身,步伐平稳而迅速地离开了舰桥。
很快,在战舰的各个通道和公共区域,出现了小七忙碌的身影。她不像人类医护人员需要借助仪器,她的双眼就是最精密的扫描器。她平静地穿梭在或坐或卧、状态不佳的新兵之间,目光扫过,便能瞬间读取对方的心率、血压、神经应激水平、甚至胃部痉挛程度。
“士官长李明,心率135,交感神经兴奋过度,建议左侧卧,深呼吸五次,已通知医疗兵前往。”她停在一位脸色涨红、呼吸急促的老兵面前,平静地告知。
那名老兵愣了一下,下意识地照做。
“列兵陈小曼,前庭功能严重紊乱,伴随轻度脱水,已标记为优先输送至3号医疗室。”她看向一个抱着呕吐袋、蜷缩在角落的年轻女兵。
很快,就有自动担架滑行过来,轻柔地将那名女兵带走。
“不用担心,这是正常的生理适应过程。”小七偶尔也会对极度紧张的新兵说出安抚性的话语,虽然语调依旧平稳,但配上她精致而无害的仿生面容,莫名地带来一种安定感。
有了小七这台“人形自走生物扫描仪”的加入,医疗团队的救助工作变得更有针对性,效率大增。晕倒的被及时送走,呕吐的得到清理和安抚,极度紧张的也被引导舒缓。
赵航在飞行控制中心看着监控画面,啧啧称奇:“嘿,小七这‘保姆’当得,比咱们这些糙老爷们细心多了!”
林露在维生控制中心也松了口气:“有小七的精准数据,我们调整环境参数的针对性更强了。”
**漫长的十六天**
接下来的旅程,对于新舰员们来说,是漫长而煎熬的适应期。虚空跳跃通道内的景象依旧光怪陆离,但最初的强烈不适感在药物、环境调节和自身顽强意志的作用下,逐渐减弱。大多数人开始慢慢适应这种奇特的航行状态,晕眩呕吐的频率降低,甚至有人开始敢小心翼翼地、短时间地欣赏窗外那超越想象的奇景。
医疗团队和维生团队在这十六天里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和锻炼。刘颖和林露几乎没怎么休息,不断根据反馈调整方案。小七则成了战舰内最忙碌的身影之一,她不知疲倦,精准高效,甚至还在数据库中找到了几种针对太空适应综合征的古特兰迪S8行星按摩手法,亲自为一些症状顽固的舰员进行辅助理疗,效果出奇的好。
老船员们则担当起了“心理辅导员”的角色,用自己的经历安抚新兵,分享应对经验。赵航甚至在他的飞行员频道里开了个“跃迁脱口秀”,用他那插科打诨的方式描述第一次跃迁的糗事,引得众人哈哈大笑,极大地缓解了紧张情绪。
周孜婷和军洛等人则密切关注着战舰的整体状态和外部环境监测数据。这次超长距离跳跃,也是对“守护者”号各项系统的一次终极压力测试。幸运的是,“伪·花园之心”能量炉运行平稳得令人惊叹,“秩序共鸣场”也有效抵消了部分空间跃迁带来的微观结构应力。战舰如同一枚投入激流的巨石,内核稳固,坚定不移地沿着预定航线前行。
**抵达·YG83星团边缘**
当第十六天的标准计时即将结束时,舰桥内响起了小七平静的提示音:
“警告:即将脱离跃迁状态。倒计时十分钟。重复,即将脱离跃迁状态。”
所有岗位立刻进入最终准备。新兵们也都打起了精神,既期待又紧张地等待着“脚踏实地”的那一刻。
“……三、二、一!脱离跃迁!”
熟悉的剥离感再次传来,但这一次是回归常态的感觉。剧烈的震动之后,舷窗外那令人眼花缭乱的流光通道如同潮水般退去,瞬间被永恒的黑暗和璀璨的星点所取代。
一种令人心安的“寂静”感回归了。
“跃迁结束。确认当前位置:YG83星团外侧,预设坐标点附近,误差率0.0008%。”赵娜第一时间报出数据。
“所有系统运行正常,无异常损耗。”宏宇报告。
“护盾系统由待机转为常规巡航模式。”军洛操作着。
“扫描YG83星团外围环境……”周孜婷下令。
主屏幕上,巨大的YG83星团图像被迅速构建出来。那是一个由数以百万计的恒星、星云、尘埃带构成的庞大天体系统,在宇宙黑暗中散发着年轻而活跃的光芒。它的核心区域光芒炽烈,而外围则相对稀疏,点缀着一些流浪星体和彗星云。
“未检测到大规模能量异常,未发现‘吞噬者’特征信号。”赵娜分析着传感器数据,“星团外围环境……相对洁净。”
“探测到多个资源丰富的小行星带,以及三颗处于星团宜居带边缘、可能存在改造价值的类地行星。”林露补充着天体生物学方面的发现。
所有人都松了口气。至少第一站,他们没有直接撞进敌人的老巢或者什么极端危险的空域。
周孜婷看着屏幕上那片陌生而广阔的星域,缓缓开口,声音传遍全舰:
“全体舰员注意,我们已成功抵达目标星域——YG83星团外围。”
“我宣布,‘守护者’号首次超长距离虚空跳跃,圆满成功!”
“各部门,按计划展开初期探测和警戒任务。医疗和维生部门,继续关注并帮助仍有不适的队员恢复。我们将在外围区域进行为期三天的详细环境勘测,随后再决定下一步具体行动。”
“现在,让我们好好看看,这片将成为我们未来家园前哨的……新世界。”
舰桥上,以及所有能观察到外部的舱室内,人们都情不自禁地望向舷窗。那片陌生的、闪烁着无数恒星的星团,不再是星图上的一个光点,而是真实地呈现在了他们眼前。经历了十六天跃迁洗礼的新舰员们,望着这片星空,眼中少了几分最初的惶恐,多了几分属于“守护者”的坚定与好奇。
人类的深空前沿基地建设计划,在这片名为YG83的星团边缘,正式拉开了序幕。而“守护者”号与它的船员们,也通过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远程机动考验,完成了从“新兵”到“深空战士”的初步蜕变。前方的星团,既是机遇,也是未知的挑战,等待着他们去探索,去征服,去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