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城,林氏深空集团总部顶楼。
巨大的弧形落地窗外,是永不落幕的星城灯火。
无数悬浮车流如同流淌的光河,勾勒出这座人类文明新灯塔的宏伟轮廓。
然而,此刻的林风,这位执掌着跨越星海商业帝国、推动“星火纪元”的巨人,却只感到一种沉甸甸的、几乎要压垮脊椎的疲惫……
他背对着灯火通明的指挥中心大厅,身影在冰冷的玻璃上投下模糊的倒影。
身后,巨大的全息星图无声运转,标注着林氏深空遍布地月火乃至小行星带的产业节点、科研前哨和物流网络——
这是他三十八年来,用智慧、胆魄和无尽的汗水,在这片陌生宇宙中为人类文明凿刻下的印记。
“星璇,一切数据都表明,陈岩的事故没有任何直接或间接的人为参与,对么?”
林风的声音低沉,带着一种确认了千百遍后近乎麻木的沙哑。
「事故发生后,由深空星海大学、cASc(华夏航天科技集团)、IdEA(国际深空探索联盟)事故调查委员会、赤星第一舰队技术分析组、中科院深空安全研究所及联合国深空事务办公室(UNdSA)组成的联合专家组,已对‘盘古一号’飞行器残骸、星璇记录的全部飞行数据链、地球轨道及火星前哨的协同监测记录进行了共计117次交叉复盘与模拟推演。」
星璇的声音毫无波澜,却像冰冷的解剖刀,一层层剥开那场灾难的每一个细节:
「事故直接诱因为‘女娲’强台风核心眼壁突发性、超理论预测上限的微尺度湍流与强电磁干扰叠加,导致飞行器姿态控制系统瞬间过载崩溃。
该区域气象模型存在0.0007%的极端小概率事件未被完全覆盖,属当前认知边界外的自然现象。」
「陈岩博士的飞行操作记录符合最高安全规范,决策流程无瑕疵。
‘盘古一号’维护记录完整,无任何疏漏。所有参与‘水盾’计划的团队成员及关联方,人际关系网络、通讯记录、近期行为模式经UNdSA最高权限筛查,未发现任何异常关联或潜在动机。」
「‘水盾’西亚通道湍流抑制项目进展顺利,无利益冲突或竞争压力。
陈岩博士个人及家庭财务状况透明,无异常波动。」
「结论置信度:99.998%。
重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此次事故存在人为策划、操作失误或外部干预痕迹。
这是一次纯粹的、由极端自然力量引发的悲剧。」
林风沉默着。
三十八年了。
他穿越而来,从一名华夏军官的灵魂,接手这风雨飘摇的林氏重工,以报效祖国、推动人类文明踏入星海为唯一信念。
他抵押祖宅启动“星火”,他力排众议建造“星港”,他推动“深空之门”成为地月桥梁,他将林氏深空打造成支撑人类深空梦想的钢铁脊梁……
可此刻,这些辉煌如同冰冷的星尘,无法温暖他心底那片骤然塌陷的深渊。
“晓月抵达月球?情绪怎么样?”
他问,声音里带着一丝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紧绷。
「林晓月首席研究员已于地球标准时3小时28分前抵达静海基地‘求知者’着陆坪。」
星璇回应,
「王凯大队长正在‘天工’船坞接收新型‘星梭-深空改进型’飞船,进行适应性训练。
林首席目前情绪已趋于稳定。
她在着陆后2小时17分,向‘望舒’控制中心及cASc深空探测部提交了代号‘月渊重启’的计划纲要。
核心目标:基于陈岩博士遗留的‘深渊回响’协议及最新拓扑耗散模型,重启对‘节点-01’的深度谐振探测,并尝试建立初步的、非破坏性的双向信息交互通道。」
「陈岩博士的地球水盾计划,」
星璇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对逝者意志的延续,
「其核心算法与多星体引力耦合模型,已由他生前指定的团队接手。
项目代号升级为‘星寰守护者’。
目标是将原单一地球大气-海洋环流模型,扩展为包含月球固体潮汐引力扰动、火星‘泰坦之种’异常磁场潜在干涉效应的太阳系近地行星综合引力-气候耦合模型。
旨在重新计算并优化地球潮汐锁定区气候稳定性及全球大气水汽输送路径,提升对极端气候事件的预测精度与主动调控能力。」
星璇的两次回答,像两记重锤,狠狠砸在林风心上。
林风缓缓转过身,目光扫过这片象征着他半生功业的科技殿堂。巨大的星图上,“深空之门”中门站的光点熠熠生辉,火星“红岩”基地的信号稳定闪烁,小行星带“精卫”矿区的标记繁忙跳动……
妻子秦明月,那位同样才华横溢的航天泰斗之女,为了支持他的事业,在他力劝之下,从火星前线撤回地球,坐镇后方,协调资源,稳定大局。
如今,又为了陈岩留下的科研团队和水盾计划,殚精竭虑,已连续多日未曾合眼。
若非月宫生命科学院在端粒体修复和基因稳态技术上的突破,将人类理论寿命极限推至150岁以上,他真担心已临近古稀之年的妻子,身体能否承受这般重压。
女儿林晓月,他的骄傲,深空星海大学最年轻的杰出学士,从毕业那天起,脚步就几乎没有停歇。
月球静海、火星萨希斯平原、诺克提斯迷宫深处……
她的青春与汗水,挥洒在人类疆域的最前沿。
除了头年述职在家短暂停留,其余时光都在星空间奔波。
如今,正当她与陈岩的感情在并肩战斗中悄然萌芽、即将绽放之时,却遭遇如此灭顶之灾。
作为父亲,他给了她最好的平台、最顶尖的资源、最广阔的舞台,却没能给她最需要的、平凡却坚实的守护。
他是否,在用“宏大叙事”掩盖了对至亲细腻关怀的缺失?
还有陈岩……
那个才华横溢、冷静到近乎刻板的年轻人。
他不仅是女儿的爱人,是“水盾”计划的核心大脑,更是林氏深空乃至人类深空科技树上一颗璀璨的星辰。
林风欣赏他,信任他,将最重要的项目交给他,将他视为未来支撑晓月、支撑林氏深空的关键支柱。
然而,当陈岩驾驶“盘古一号”义无反顾地冲向“女娲”风暴核心时,林风引以为傲的林氏深空技术、当今人类文明的科技水准,竟然没能为他提供多一分的安全保障!
以当今的技术,难道真的无法预测那0.0007%的致命湍流?
难道真的无法设计出能抗住那种级别扰动的飞行控制系统?
他作为岳父,作为上司,是否在追求宏大目标的过程中,无形中降低了对个体生命、尤其是核心人才极致安全的苛求标准?
“深空之路,始于足下之责。”
岳父秦卫国的箴言言犹在耳。
这“责”,仅仅是对文明整体的责任吗?
是否也应包含对每一个为这文明铺路者生命的绝对敬畏与守护?
就在这时,他手腕上的星璇子体发出专属震动,一条来自月球的加密信息跳出:
「来源:月球静海基地‘望舒’控制中心
发件人:林晓月
主题:‘月渊重启’计划第一阶段谐振频率校准实验准备就绪,请求授权启动。星璇推演安全系数:98.7%。」
看着女儿平静而专业的请示,林风仿佛能看到她在控制台前挺直的背影,看到她眼中强忍悲痛却依旧锐利的光芒。
她继承了陈岩的冷静,也继承了他林风的坚韧。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腾的酸楚与自责。逝者已矣,生者前行。自责无法挽回过去,但可以照亮未来的路。
他挺直了因疲惫而略显佝偻的脊背,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
他回复:
“批准执行。
安全第一。
星璇,启动最高等级监护协议‘磐石’,全程护航。
有任何异常,无论多微小,直接向我报告。”
“另:
告诉晓月,爸爸在地球,等她回家。”
发送完毕,林风再次转身,望向窗外浩瀚的星海。
灯火依旧璀璨,星港依旧辉煌。但此刻,在他眼中,这片由无数智慧与牺牲点亮的星空,多了一份必须用生命去守护的温度。
深空之路,始于足下之责。
这责任,是对文明的担当,更是对每一个行走在这条路上、背负着星辰梦想的生命的,最深沉的守护。
他站在窗前,如同一座沉默的山岳,为远方的女儿,也为所有在星海中跋涉的探索者,投下了一道坚实而温暖的影子。
窗外的星城灯火,与遥远月球基地的信号光点,在这一刻,仿佛被无形的责任之线连接,共同跳动着人类文明不屈的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