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后。
星城峰会的思想风暴余波未平。
黄浦江浊浪之上,联合国总部如一头蛰伏的钢铁巨兽,其冷峻、棱角分明的线条在雾气中若隐若现,仿佛来自未来的星际堡垒停泊在近海。
空气带着一种凝固般的张力,全球同步直播信号将这一刻的重量压向世界的每一个终端。
高耸的穹顶会议厅内,光线沉凝。
联合国秘书长站在最前方,身后是整个地球的动态全息投影缓缓旋转,背景是深邃无垠的星海与巨大的、不容置疑的联合国徽记。
他身着深色正装,面容是学者般的冷静与政治家特有的坚毅。
今日,他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凝聚了地球智慧结晶的“全球顶尖科学家联合体”——
这个实体本身,就是星城会议中“敬畏派”与“自强派”激烈碰撞、加之国际政治复杂博弈后达成的微妙平衡。
环形的代表席几乎座无虚席,空气凝重得如同实质。
林风坐在华夏代表团靠后的位置,视线穿过人群的缝隙,落在那个微小的直播镜头红灯上
——那是无数双眼睛的聚焦点。
台上,秘书长没有多余的寒暄,他面前的虚拟讲稿已经化作光芒。
一个低沉而清晰的声音,仿佛敲击在每个人的意识深处:
“《关于地球外月球探测开发及深空探索原则的联合宣言》,即‘人类星海宣言’,由以下基本原则构成——”
1. 月球的根本地位:
“月球,作为地球唯一天然卫星,其无可替代的核心作用已被数千年自然史及现代科学精准量化证实。
它是地球海洋潮汐、地球生命演化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核心引力定子,是地球昼夜节律的关键维护者。
其价值远超任何单一资源。”
2. 人类的探索成就:
“大规模、常态化的人类活动立足月球表面,已成为无可争议的事实。”
“这是人类智慧与勇气的伟大里程碑。
任何否认或试图阻止此进程的努力,均违反历史趋势与人类整体利益。”
3. 月球资源属性与开发原则:
屏幕上无声地显现出该条目的全文,秘书长的宣读变得更具穿透力:
3.1 “月球所蕴藏的一切物质与能源资源,无论其物理形态或科学价值如何,均属于全人类共同遗产,其主权不属于任何单一国家、组织或企业。”
3.2 “基于当前对月球物质(包括最新发现)的有限理解及其对地球生态的终极影响尚存不确定性,对月球资源的勘探、提取与利用,必须在联合国框架下,经由严格的全球性科学伦理审查委员会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双重认证许可后,方可执行。”
3.3 “原则强调:开发以科学研究、技术验证及保障地球长期可持续发展所需的关键、稀缺资源为主,‘适度、可控、以研究驱动并附带验证性开发’为基本准则。
严格禁止大规模、粗放型、以短期经济利益为导向的破坏性资源掠夺。”
宣读到这里,会场内极为安静,只有冷气系统低沉的嗡鸣。
林风注意到前排一个矿业集团的巨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下眉,而另一边,一位以倡导星际伦理着称的学者则轻微地吁了口气。
气氛微妙而紧绷。
4. 鼓励发展与民生参与:
“强烈鼓励具备先进空间运输技术、低重力精密制造、封闭生态系统构建、高效能源转化技术以及非破坏性资源原位利用等核心能力的国家与国际性财团、企业实体及研究机构。”
秘书长的声音重拾一丝积极的导向性,为有“门槛”的入场开了一道门缝。
“在联合国认证许可、并遵循全球框架协议的前提下,获准登陆月球,开展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如月面天文台、深空监测站)、先进制造验证(如利用月壤3d打印)、封闭式高效农业试验基地、以及低重力环境对特定药物或材料合成的科学研究等商业及民生实践活动。”
5. 星海征途的号角:
秘书长停顿了一下,似乎要积聚新的能量,声音陡然变得激越而充满使命感:
“人类文明的星海征途,由此刻正式进入全力运转阶段!
月球是基石,
但绝非终点!”
“在妥善管理与探索月球的同时,人类科技与勇气的光芒,必将加速投射向更遥远的红色星辰——
火星!
其改造潜力、科学价值与作为人类第二家园的可能性,使之成为无可争议的下一个里程碑目标!”
“紧随其后,对小行星带关键资源体的探查、对巨行星潜在宜居性线索的探索、乃至对太阳系边界奥尔特云的初步探测,均已成为人类未来百年星海蓝图的既定组成部分!
太阳系的所有行星、卫星与小型天体,将成为人类科技勇气与智慧的征服从及潜在栖息地!”
“地球是全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困守摇篮。
我们终将从‘地球人类’进化为‘太阳系人类’。
这一转变的号角,已然吹响!”
6. 全球动员令:
“家园(Earth)在呼唤!
‘摇篮’之地的命运,将与星海征途的成功紧密相连!”
“科技的进步、能源的突破、生态的可持续、深空生存系统的构建…
所有这些宏大目标的实现,需要地球每一位同胞的奋发图强!
不分国界,不分种族,无论身处实验室、工厂、农田或讲台,你的智慧与汗水,都将共同铸造人类奔赴星河的伟大阶梯!”
动员令部分带着诚恳的感召力,试图将全人类纳入同一个梦想。
7. 重大合作项目:
秘书长再次稍作停顿,目光似乎投向林氏集团和华夏航天的代表席方向:
“基于上述共识与愿景,我们在此联合宣布:在联合国、全球科技组织以及中科院、林氏重工集团、华夏航天工业集团等核心机构的倾力协同支持下,人类第一个聚焦深空探索、跨星际生存技术与宇宙本源研究的综合性高等学府——
深空星海大学
——将正式于华夏西部星城开始设计与建设!”
“该大学旨在汇聚全球顶级人才,打破学科壁垒,直面星海征途中的科技、伦理、生存挑战,致力于以最快的速度,最前瞻的视角,为人类迈向星辰大海提供源源不断的核心知识、尖端技术与卓越领袖!”
秘书长宣布大学时,声音铿锵有力,仿佛在描述一柄破开未来的钥匙。
星海大学的校徽——
抽象的星群与书本融合的图案,瞬间投射到巨大的星海背景上。
宣言宣读完毕,他微微颔首。
短暂的寂静之后,是震撼的、融合了古典交响与现代电子脉冲的激昂乐章轰然响起。
巨大的UN徽与星海大学的校徽并列在星海背景下,光芒夺目。
会场内的反应像被压抑的火山——
低沉的议论声瞬间弥漫开来,并非欢呼,而是一种混杂着惊愕、计算、激动、疑虑、释然的巨大喧嚣。
这喧嚣通过直播信号,瞬间感染了整个星球:
* 虚拟空间里,信息流炸裂成绚烂无序的烟花。
* 自动化工厂中,机械臂在指令下精准舞动,但屏幕前工程师的眼神充满茫然与亢奋。
* 上海证券交易大厅,代表地外资源开发的股票曲线瞬间像火箭般垂直上蹿。
* 撒哈拉的牧民凝视着AR眼镜投射出的陌生徽章和红色星球,古老的歌谣在风中低徊。
* 阴暗的网络论坛,“外星议程”、“月球资源分配阴谋”的帖子以几何级数暴增。
* 环保组织的虚拟会议室,空气凝固,警报未响,但成员们脸上的忧色足以拉响无声的警铃。
这并非简单的宣告,而是在人类集体意识深海引爆了一枚思想弹头。
名为未来的巨浪掀起,裹挟着炽热的希望与对未知的冰冷恐惧,对国家地位的重新洗牌,对地球命运的深切担忧,对星海邻居的疯狂臆想,以及对新边疆财富赤裸裸的贪婪野心……
无数种情绪,无数种算计,在信息网络中激烈碰撞,点燃了时代的风口。
林风悄然起身,离开了那嗡嗡作响的大厅。
他没有回头去看那巨大的校徽。
月球,这颗被写入宣言“基石”的天体,正悬在星城的天际线之上,银辉冰凉如刃。
它亿万年来承载着人类的诗意与幻想,此刻却因人类宣言的“不可替代性”和“有限度开采”的禁令,显得前所未有的……复杂而沉重。
宣言宣布了轨道的设定,太阳系引擎已然点火。
前方的征途是壮丽的星河画卷,还是未知的荆棘试炼场?
那所星海大学,究竟是照亮前路的灯塔,还是风暴的核心?
实验室的落地窗外,城市霓虹在月华下喧嚣躁动。
他打开个人终端,加密界面幽蓝的光芒映着他没有表情的脸。
屏幕上跳出地图坐标——深空星海大学预选址区域下方地层深处,一个地质勘探报告里未曾标注的岩洞节点。
秦明月最后的警告在他脑中回响,清晰而冰冷。
指尖在虚拟屏幕上划过,一组非标准化、复杂到足以规避任何常规扫描的加密坐标序列,没有亮起任何指示灯,无声地脱离了终端信号的束缚,如同投入量子海洋深处的石子。
目标只有一个:那个隐匿于星海大学脚下的深层地下岩洞。
月亮在窗外,无悲无喜,冷冷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