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大学深处,怀特教授的实验室里静得能听到服务器散热风扇的嗡鸣。
李擎风站在巨大的全息投影前,感觉自己正站在一个认知边缘的悬崖上。
投影中呈现的不再是杂乱无章的频谱,而是一幅经过怀特教授最新算法处理后的、令人震撼的图像。
那是由数十艘不同型号飞船引擎噪声数据叠加、并经复杂滤波和相关性分析后得到的能量分布图。
图像的主体,是一个与教科书上几乎别无二致的、平滑而完美的黑体辐射曲线——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的频谱,那是宇宙大爆炸后残留至今的“余晖”,是弥漫全宇宙的、最底层的“底噪”。
然而,就在这平滑的曲线上,几个极其细微但确凿无疑的“凸起”或“凹陷”,如同平静海面上突兀的涟漪,出现在几个非常特定的频率位置。
这些异常是如此微弱,以至于在单个引擎的数据中完全被噪声淹没,只有在海量数据叠加和特殊算法增强下,才显现出它们非随机的、一致性的特征。
“看这里……t-9区边缘,还有这里……
靠近理论预言中的高维共振频率……”
怀特教授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他用手指虚点着那几个异常点位,
“这不是误差,擎风。
这些‘涟漪’的位置,与cmb光谱中几个长期存在、但至今未被完美解释的微小‘异常’区域高度重合。”
李擎风倒吸一口凉气,感觉浑身的血液都涌向了头顶。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物理学中最精确的观测数据之一,但它并非绝对完美,存在着一些用现有宇宙学模型难以彻底解释的微小“异象”,比如某些尺度的温度涨落异常、特定的偏振模式等。
这些异象通常被归因于宇宙极早期的复杂物理过程,是宇宙学家们孜孜不倦探索的前沿。
而现在,怀特教授似乎在暗示,这些存在于137亿年宇宙古老光辉中的、跨越整个可观测宇宙的“异象”,竟然与运行在小小飞船引擎里、最先进不过百年的聚变反应产生的特定噪声“谐波”,存在着某种神秘的关联?
“这……这怎么可能?”
李擎风感到一种认知被颠覆的眩晕,
“飞船引擎的噪声,怎么可能和宇宙背景辐射的异常有关?
这完全是不同尺度、不同时代、不同本质的现象!”
“这就是最令人恐惧……也最令人兴奋的地方!”
怀特教授眼中闪烁着近乎狂热的求知光芒,
“我们一直假设,物理定律是普适的,但表现形式随尺度能量而变。
然而,如果……
如果某种更深层次的、统一的‘场’或‘结构’,同时影响着宇宙的创生之初和微观的量子过程呢?”
他快速调出复杂的数学模型:
“也许,不存在所谓的‘巧合’。
也许,这些cmb中的异常,和我们引擎噪声中的特殊谐波,是同一个‘源头’在不同尺度上的微弱显现!
这个‘源头’,可能就是我们要寻找的高维能量场,或者说是它的某种更基本的属性!”
“您的意思是,”
李擎风努力跟上教授的思维,
“我们一直试图在实验室里‘创造’的高维场效应,其实它无处不在?
它就像引力一样,是宇宙的基本背景场之一,只是我们一直无法直接探测?
而聚变引擎……
或者说任何达到足够能量密度的过程,都像是在这个无处不在的‘背景场’中投入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虽然微弱,但其‘波形’却携带着这个场的本质信息?
甚至……
这涟漪的某些特征,在宇宙诞生之初就已经被‘烙印’在了背景辐射中?”
“正是如此!”
怀特教授激动地拍了一下控制台,
“我们不需要‘创造’它,我们只需要学会‘读取’它!
就像我们不需要创造引力,只需要发现并理解引力定律!
这些飞船引擎,这些看似普通的高能过程,就是我们的‘引力探测器’!
它们产生的噪声,就是宇宙‘底噪’之上的、携带着高维场信息的‘信号’!”
这个发现的含义太过惊人。
它意味着,探索高维能量场的路径,可能远比想象的更广阔,也更基础。
它不是一个需要倾尽文明之力去攻克的遥远科技堡垒,而可能是一个一直存在于我们身边、隐藏在最常见物理现象背后的、等待被解读的普遍规律。
“但是……为什么是聚变引擎?”
李擎风提出关键问题,
“为什么其他高能过程没有表现出如此清晰的相关性?”
“问得好!”
怀特教授调出聚变反应的微观物理过程,
“聚变,是星体能量之源,是宇宙中大规模能量产生的基本方式。
它的核心涉及强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以及在极端条件下的量子效应。
也许,正是这种多种基本相互作用交织的过程,与那个假设中的、更基本的‘统一场’或高维结构,产生了最‘自然’、最‘基础’的耦合。
相比之下,其他的高能过程可能耦合方式不同,或者产生的信号特征更难以提取。”
实验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两人都在消化这个足以重塑现代物理学图景的猜想。
“教授,”
李擎风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我们对这些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就不仅仅是为了能源技术了。
这可能是……
理解宇宙本身的一条全新路径。”
“没错。”
怀特教授的表情也变得极其严肃,
“这也意味着,我们的研究可能已经触及了某些……根本性的东西。
必须加倍小心。
任何异常的数据调用都可能引起注意。”
他瞥了一眼之前那道被拦截的探针记录,忧心忡忡。
“我明白。”
李擎风点头,
“维修店那边的数据采集,我会更加谨慎。
我们需要更多数据,来自更多不同类型、不同环境下的高能过程,来验证这个猜想的普适性。”
“去吧,擎风。”
怀特教授目光深邃,
“回到你的‘观测站’去。
也许,真理就隐藏在最常见的星光和最平凡的引擎轰鸣声中,只是我们从未以正确的方式去倾听。
现在,我们似乎终于找到了一丝频率的线索。”
李擎风离开了实验室,返回“林氏精工”。
他的世界观被彻底刷新了。
原本局限于地下室和维修店的探索,此刻仿佛与整个宇宙的演化史连接在了一起。
每一艘停泊在店外的舰船,在他眼中不再仅仅是待修的机器,而是一个个微型的宇宙学探针,它们的每一次点火、每一次加速,都在无意中演奏着与宇宙创世余晖相呼应的、来自深层的弦音。
当他再次踏入喧嚣的维修平台,林淼立刻投来询问的目光。
李擎风看着父亲,看着周围林立的舰船,轻声说道:
“爸,我们可能……
发现了一些不得了的东西。
关于这些引擎,关于星星,关于……
所有一切。”
林淼从儿子眼中看到了某种超越技术狂热的、近乎敬畏的光芒。
他什么也没问,只是点了点头。
“需要我做什么?”
“我们可能需要修更多的船才行……”
二人起初相视不语,随后……
“哈哈哈!……”
豪放的笑声让店内的空气都洋溢了起来,无论店员还是客户都被二人的笑声感染……
或许,这经营了30多年的维修店,因为这次笑声,会有翻天覆地般的变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