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阳门外,晨曦初露,却已聚集了数十位朝臣宗室。为首的康王萧景睿身着亲王礼服,手持玉笏,面色肃然地站在最前方。他身后跟着的几位老臣皆是朝中颇有分量的宗室长辈,一个个神色凝重,低声交谈着。
宫门缓缓开启,内侍监高声道:“陛下有旨,宣众臣入朝觐见!”
众臣整了整衣冠,鱼贯而入。金銮殿上,萧景琰端坐龙椅,面色冷峻。
“臣等参见陛下!”众臣行礼如仪。
萧景琰目光如电,扫过殿下的康王:“康王叔今日率领众卿前来,所为何事?”
康王上前一步,声音洪亮:“陛下,臣等听闻太子殿下病重多日,宫中屡有异象。更有传言说,楚妃沈氏擅用巫医之术,以致太子病情加重。臣等为大靖江山社稷计,恳请陛下彻查此事!”
萧景琰冷笑一声:“康王叔消息倒是灵通。太子确实病重,但经楚妃悉心诊治,现已转危为安。至于巫医之术,更是无稽之谈!”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颤巍巍地上前:“陛下,老臣听闻昨夜水牢异动,林氏暴毙。今日又得知太子病情反复,这其中必有蹊跷啊!楚妃出身楚家,而楚家当年也有涉足邪术才...”
“住口!”萧景琰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楚家冤案早已昭雪,朕亲自下诏为其平反。李太傅,你这是在质疑朕的决断吗?”
李太傅吓得连忙跪地:“老臣不敢!老臣只是担心太子安危,担心大靖国本啊!”
康王见状,再次开口:“陛下,臣等并非针对楚妃。只是太子乃国本所系,若有任何差池,臣等实在是忧心如焚。恳请陛下准许太医院众太医共同为太子诊治,以示公允。”
萧景琰眼中寒光闪烁,他明白康王等人的用心。表面上是为了太子安危,实则是想借机打压沈清辞,削弱皇权。他缓缓站起身,走下玉阶,在众臣面前踱步。
“众卿的担忧,朕明白。”萧景琰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但朕要告诉众卿,太子此次病重,乃是中了奇毒。若非楚妃精通医术,以楚家秘法相救,太子早已不测。”
他停顿片刻,环视众臣:“至于太医院,朕自然会让他们参与诊治。但主治之人,必须是楚妃。因为此毒,唯有楚家医术可解。”
康王眉头紧皱:“陛下对楚妃如此信任,臣等本不该多言。但楚家毕竟有前科,若楚妃心存不轨...”
“康王叔!”萧景琰猛地转身,目光如刀,“你这是在暗示楚妃会加害太子吗?”
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寂静,众臣皆屏息凝神。康王面色不变,坦然迎上萧景琰的目光:“臣只是为大靖江山着想。太子若有任何不测,最大的受益者会是谁?陛下心中应该清楚。”
这话中的暗示再明显不过——若太子去世,沈清辞将来若生下皇子,便是最有可能继承大统的人选。
萧景琰勃然大怒,正要发作,殿外忽然传来通报:“陛下,太子殿下醒了,想要见陛下!”
这一消息让朝堂上的紧张气氛为之一变。萧景琰冷冷地看了康王一眼:“众卿可要随朕一同去探望太子?”
康王等人面面相觑,只得躬身道:“臣等不敢打扰太子静养。”
萧景琰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东宫寝殿内,萧允翊虚弱地靠在床头,小脸苍白,但眼神已经恢复了清明。见萧景琰进来,他勉强露出一丝笑容:“父皇...”
萧景琰快步走到床边,握住儿子的手:“允翊,感觉如何?”
“儿臣好多了。”萧允翊轻声说,“是楚妃娘娘救了儿臣吗?”
萧景琰点头,示意沈清辞过来。沈清辞走到床前,温柔地为太子把脉:“殿下脉象已经平稳许多,但余毒未清,还需好生调养。”
萧允翊看着沈清辞,眼中满是感激:“谢谢娘娘救命之恩。”
沈清辞微微一笑:“这是臣妾该做的。”
待太子再次睡下后,萧景琰和沈清辞来到偏殿。萧景琰将朝堂上的事简要告知沈清辞,沈清辞听后神色凝重。
“康王这是要借题发挥啊。”她轻声道,“看来林婉儿的死,已经被人拿来做文章了。”
萧景琰从袖中取出那枚青铜钥匙:“更重要的是这枚钥匙。凌云查证,这确实是楚家老宅密室的钥匙。”
沈清辞接过钥匙,指尖微微发颤。楚家老宅自那场浩劫后就被封禁,她已有十多年未曾回去。那里埋葬着她太多的回忆,太多的伤痛。
“你可知这钥匙对应的是哪个密室?”萧景琰问道。
沈清辞凝神思索:“楚家老宅确有几个密室,但都需要特定的钥匙才能开启。我记得小时候,母亲有一个檀木盒子,里面收藏着各种钥匙。其中有一枚青铜钥匙,她特别嘱咐我不要碰,说那里面锁着危险的东西。”
“危险的东西?”萧景琰皱眉,“会是什么?”
沈清辞摇头:“母亲没有明说。但她说那是楚家世代守护的秘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她忽然想起什么,“对了,《楚门医案》中应该有些线索。”
她取出医书,仔细翻阅。在最后一章的附录中,她发现了一段模糊的记载:
“楚氏有秘,藏于暗室。非到万不得已,不可轻启。内有先祖所留之物,关系天下苍生。若遇大难,可往寻之。”
萧景琰看完这段记载,神色更加凝重:“看来我们必须去一趟楚家老宅了。”
沈清辞却面露忧色:“此时离宫,恐怕不妥。康王等人正虎视眈眈,若我们同时离开,只怕会给人可乘之机。”
“你说得对。”萧景琰沉吟道,“但此事关系重大,必须尽快查清。不如这样,你留在宫中照看允翊,朕亲自去楚家老宅。”
“不可!”沈清辞立即反对,“陛下万金之躯,怎能轻涉险地?何况朝中局势未稳,陛下若离宫,必生变故。”
两人正商议间,青黛匆匆进来禀报:“陛下,娘娘,太医院送来急报,说是找到了那四个宫女中毒的线索。”
“什么线索?”萧景琰立即问道。
青黛递上一份文书:“太医在检查宫女遗体时,在她们的指甲缝中发现了一种特殊的香料残留。经查证,这种香料名为‘龙涎香’,极为珍贵,只有宫中几位高位妃嫔和宗室重臣才能使用。”
萧景琰接过文书细看,脸色越来越沉:“龙涎香...康王府上个月刚领过二两。”
沈清辞震惊地看着萧景琰:“康王?他为何要插手此事?”
萧景琰眼中寒光闪烁:“朕这位王叔,向来野心不小。先帝在时,他就曾多次觊觎储位。如今见允翊病重,怕是又动了心思。”
便在此时,凌云快步进来,神色紧张:“陛下,边关急报!”
萧景琰展开急报,面色顿变:“北狄犯边,连破三城!镇北将军请求增援!”
沈清辞接过急报一看,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北狄为何偏偏选在此时?”
萧景琰在殿内踱步,忽然停住:“太巧了...宫内宫外,事情都赶在一起。康王逼宫,北狄犯边,林婉儿暴毙...这绝非巧合!”
沈清辞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有人在下很大的一盘棋。”
萧景琰当机立断:“凌云,你立即持朕手谕,调集禁军加强宫防,特别是东宫,必须万无一失!”
“臣遵命!”
萧景琰又对沈清辞道:“清辞,朕必须立即召集朝臣商议边关战事。你留在东宫,照顾好允翊。那枚钥匙,你先收好,待局势稳定,我们再从长计议。”
沈清辞点头:“陛下放心,我会照顾好太子。但陛下也要小心,康王等人恐怕不会放过这个时机。”
萧景琰冷笑:“朕倒要看看,他们能玩出什么花样!”
接下来的半天,萧景琰在御书房与重臣商议军情,调兵遣将。沈清辞则守在太子身边,一边照看太子,一边研究那枚钥匙和《楚门医案》。
傍晚时分,太子再次醒来,精神似乎好了许多。他看着沈清辞,忽然问道:“楚妃娘娘,儿臣的母后...真的是病逝的吗?”
沈清辞手中的药碗微微一颤,她强自镇定地笑道:“殿下为何突然问这个?”
萧允翊低声道:“儿臣昨晚做了一个很可怕的梦,梦见母后浑身是血,对儿臣说有人要害她...”
沈清辞心中一震,面上却保持着平静:“梦境都是虚幻的,殿下不要多想。先皇后确实是因病去世,陛下和臣妾都很伤心。”
萧允翊盯着沈清辞看了许久,才轻声道:“娘娘,您不会害儿臣的,对吗?”
沈清辞握住太子的手,真诚地说:“臣妾发誓,绝不会伤害殿下。臣妾会尽己所能,保护殿下平安。”
太子似乎松了一口气,乖乖喝下药,不久又沉沉睡去。
看着太子熟睡的容颜,沈清辞心中五味杂陈。这个孩子的身世如此复杂,他的生母林婉儿虽已死去,但留下的谜团却一个接一个。而康王的野心,北狄的入侵,似乎都与这些谜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夜深人静时,沈清辞独自坐在灯下,再次研究那枚青铜钥匙。钥匙在灯光下泛着幽暗的光泽,上面的纹路似乎隐藏着某种规律。
她忽然想起《楚门医案》中的一段记载,提到楚家先祖曾用一种特殊的方法记录重要信息。她取来纸笔,将钥匙上的纹路仔细拓印下来,然后对着灯光仔细观察。
在某个特定角度下,那些纹路竟然组成了两个字——“药阁”。
楚家老宅确实有一个药阁,是历代楚家人研究医术、存放药材的地方。她小时候常在那里玩耍,记得药阁中有一个很大的药柜,上面有无数个小抽屉。
难道钥匙对应的密室就在药阁中?
她正沉思间,窗外忽然传来一声轻微的响动。沈清辞警觉地吹熄灯火,悄声走到窗边。
月光下,一个熟悉的身影匆匆走过廊下,向着东宫偏门而去。虽然那人穿着斗篷,遮住了大半张脸,但沈清辞还是认出了她——青黛!
这么晚了,她要去哪里?
沈清辞心中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她轻轻推开房门,悄悄跟了上去。
青黛显然对宫中的路径极为熟悉,专挑僻静的小道行走。她一路来到宫墙边的一处偏僻角门,那里早已有人在等候。
借着月光,沈清辞看清了那人的侧脸——竟然是康王府的总管!
“东西拿到了吗?”康王府总管低声问道。
青黛从袖中取出一个小纸包:“这是太子近日的药方和脉案。楚妃很是谨慎,每次开方都不留底稿,这是我偷偷抄录的。”
总管接过纸包,塞给青黛一袋银子:“很好,继续监视,有任何异常立即汇报。王爷不会亏待你的。”
青黛收起钱袋,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告诉王爷,太子病情已经稳定,楚妃医术确实高明。若想得手,必须尽快。”
“王爷自有安排。”总管冷冷道,“你只需做好你的事。”
两人又低声交谈了几句,青黛便匆匆离去。沈清辞躲在暗处,心中惊涛骇浪。她万万没想到,这个看似单纯的小宫女,竟然是康王安插在宫中的眼线!
待青黛走远后,沈清辞才悄悄返回东宫。她坐在黑暗中,心绪难平。康王的阴谋已经显而易见,他不仅要借太子病重之事打压她,更可能对太子下手,以便浑水摸鱼。
必须尽快告诉萧景琰!
然而,就在她准备派人去请萧景琰时,东宫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凌云带着一队禁军匆匆赶来,面色凝重。
“娘娘,出事了!”凌云急声道,“陛下在御书房遇刺!”
沈清辞只觉一阵天旋地转,勉强扶住桌案才站稳:“陛下...陛下怎么样了?”
“陛下肩部受伤,暂无性命之忧。刺客已被当场格杀,但是...”凌云压低声音,“在刺客身上搜出了这个。”
他递上一块玉佩,沈清辞接过一看,顿时面色惨白——那是她养父沈知儒的贴身玉佩!
“这不可能...”沈清辞喃喃道
“娘娘,现在情况对您极为不利。”凌云急切地说,“康王等人已经赶往御书房,说是要彻查此事。臣建议您暂时避一避。”
沈清辞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这明显是栽赃陷害,康王这是要借机置她于死地。若她此刻逃避,反而显得心虚。
“不,我要去见陛下。”沈清辞坚定地说,“清者自清,我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陛下的事。”
就在她准备出门时,床上的太子忽然发出痛苦的呻吟。沈清辞回头一看,只见萧允翊面色潮红,呼吸急促,心口的暗红纹路再次浮现,而且比以往更加明显。
“殿下!”沈清辞急忙回到床边,为太子把脉。脉象紊乱,毒性再次发作!
凌云也慌了:“这是怎么回事?清心玉露不是已经奏效了吗?”
沈清辞面色凝重:“清心玉露只能暂时压制毒性,要根除必须找到毒源。”她忽然想到什么,“除非...有人在太子的饮食中再次下毒!”
她猛地看向殿外,青黛刚刚端来的那碗药还放在桌上。
沈清辞快步走到桌前,取出银针试毒。银针并未变黑,但她敏锐地嗅到药中多了一味不该有的药材——那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毒草,无色无味,与太子所中之毒相克,会引发毒性反复发作!
“果然是她...”沈清辞心中冰冷。现在萧景琰遇刺,太子毒性复发,康王虎视眈眈...这一切都是精心设计的局!
“凌云,”沈清辞当机立断,“你立即派人守住东宫,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进出。特别是青黛,必须控制起来,但不能打草惊蛇。”
“那陛下那边...”
“陛下有御医照料,暂时应该无碍。当务之急是保住太子的性命。”沈清辞取出银针,开始为太子施针控制毒性,“另外,派人去请太医正张大人,他是楚家门生,值得信任。”
凌云领命而去。沈清辞专注地为太子施针,心中却思绪万千。康王的阴谋已经浮出水面,但直觉告诉她,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那枚钥匙,楚家密室,林婉儿的死,北狄的入侵...这一切的背后,似乎还有一只更大的黑手在操控。
太子在银针的作用下渐渐平静下来。沈清辞轻抚他的额头,低声道:“殿下放心,我一定会保护你。”
窗外,乌云遮月,夜色深沉。宫中的灯火在风中摇曳,明明灭灭,如同这诡谲的局势,难以预料。
沈清辞走到窗前,望着康王府的方向,手中紧紧握着那枚青铜钥匙。也许,楚家密室中隐藏的秘密,将是破解这一切迷局的关键。
远处,隐隐传来脚步声和兵甲相碰的声音,似乎有大队人马正在向这边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