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沉沉,柏林总部的会议室灯火通明。陆轩站在长桌一端,目光沉稳如湖,身后的玻璃幕墙映照着城市的灯火,也映出他那张略显疲惫却依旧锐利的脸庞。他没有说话,只是缓缓将手中的文件放在桌上,那是一份汇总了东京、伦敦、里约三地最新进展的报告。
张涛坐在左侧,手中握着一支钢笔,笔尖在纸上游移,却迟迟未落下。赵宇靠在椅背上,眼神里带着几分思索。孙明则低头翻阅着一份财务报表,眉头微皱。
“我们已经赢得了信任。”陆轩终于开口,声音不大,却足以让每个人听得清楚,“但信任,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凝固。张涛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不解,“你的意思是?”
“我们要从‘赢得信任’,走向‘建立规则’。”陆轩语气坚定,“过去,我们是被动应对,是被推着走。现在,我们要主动布局,构建属于樊星阁的未来。”
赵宇微微一震,坐直了身子,“你的意思是……转型?”
“是的。”陆轩点头,“我们已经证明了自己可以在国际市场上立足,但真正的强者,不是靠一时的胜利,而是靠长远的布局。我们要从一个执行者,变成一个制定规则的人。”
孙明合上财务报表,抬头看着陆轩,“你打算怎么做?”
陆轩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从文件夹中抽出一张图表,轻轻推到桌中央。那是一张结构清晰的“三位一体”战略图,上面写着三个关键词:技术研发、市场拓展、人才培养。
“第一,技术研发。”陆轩指着第一个关键词,“我们要建立自己的技术团队,不再依赖外部力量。无论是情报系统、金融模型,还是业务管理系统,都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张涛点头,“这个我支持。我们在东京和伦敦的业务,已经暴露出信息处理和数据分析的短板。”
“第二,市场拓展。”陆轩继续说道,“我们不会停止扩张,但扩张必须有方向、有节奏。我们要从‘全面开花’,转向‘重点深耕’,在几个关键市场建立不可替代的地位。”
赵宇眼中闪过一丝光芒,“里约那边,我已经在筛选本地合作伙伴,准备建立一个长期的业务网络。”
“第三,人才培养。”陆轩的目光落在孙明身上,“这是我们最核心的一步。我们要建立自己的人才储备体系,从内部培养领导者,而不是依赖外部招募。”
孙明沉吟片刻,缓缓点头,“这需要时间和投入,但……值得。”
“所以,我决定启动‘全球青年领袖培养项目’。”陆轩语气一沉,“这不是一个短期项目,而是一个长期投资。我们要在全球范围内,选拔有潜力的年轻人,提供资源、平台和机会,让他们成为未来的中坚力量。”
会议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
张涛率先打破沉默,“这个项目,会不会太理想化?毕竟,我们不是慈善机构。”
“理想化?”陆轩笑了笑,“恰恰相反,这是最现实的投资。人才,才是组织最宝贵的资源。我们不能只靠现有的兄弟,我们还要培养新的力量。未来的世界,需要的是懂得规则、制定规则的人。”
赵宇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如果我们只是靠拳头和胆量,终有一天会遇到瓶颈。而如果我们能培养出一批真正理解世界运行逻辑的人,我们的影响力才会真正持久。”
“是的。”陆轩目光如炬,“我们不是在建立一个帮派,而是在打造一个组织。一个能适应时代、引领时代、改变时代的组织。”
林娜坐在角落,低头记录着会议内容。她的笔尖在“全球青年领袖培养项目”这几个字上微微一顿,脑海中浮现出一封来自南美某大学的邮件。那封邮件,是她曾经梦寐以求却因现实放弃的机会。她轻轻吸了口气,继续写下:“项目将覆盖金融、科技、法律、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目标是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和实战能力的未来领导者。”
“这个项目,会成为我们品牌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陆轩继续说道,“我们要让世界看到,樊星阁不只是一个黑帮组织,而是一个有远见、有责任、有未来的组织。”
张涛沉思片刻,忽然笑了,“听起来,像是要从‘江湖’走向‘庙堂’。”
“不是走向,而是并存。”陆轩目光坚定,“江湖与庙堂,从来不是对立的。真正的强者,是能在两者之间自由切换的人。”
赵宇点头,“我支持这个方向。里约那边,我已经在联系几所大学,准备建立合作项目。”
孙明也道:“资金方面,我会重新规划预算,确保这个项目有足够的支持。”
“很好。”陆轩环视众人,语气沉稳而有力,“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不是继续打一场又一场的仗,而是布一个局,一个能让我们在未来几十年都立于不败之地的局。”
窗外,夜风呼啸,柏林的灯火在夜色中闪烁。会议室里,每个人的眼中都燃起了一种新的光。
那不是激情,而是远见。
林娜合上笔记本,目光落在陆轩身上。她忽然明白,这个组织,已经不再只是靠拳头和义气维系的兄弟联盟,而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未来力量”。
“陆轩,”她轻声开口,“你打算从哪里开始?”
陆轩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城市天际线。他的声音低沉却坚定:
“从每一个愿意相信未来的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