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县城的城头,晨曦透过薄雾洒在斑驳的城砖上,映出一层冷冽的光泽。刘进身着轻便的铠甲,凭栏而立,目光平静地望着城外黑压压的敌军大阵。他身后,樊梨花带着凤凰卫的亲卫们手按刀柄,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空气中弥漫着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息。嗯,凤凰卫是凤卫新改的名字。
城下,曹操的五万先锋大军已列阵完毕,旌旗如林,刀枪如芒,黑压压的人头从城下一直延伸到数里之外,仿佛要将这座小小的县城吞噬。曹操立马于阵前,望着城头那道从容的身影,心中却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
他的目光越过城墙,落在县城西北方向的一座军营上——那里插着一面醒目的“卫”字大旗,旗下的士兵盔明甲亮,阵列整齐,正是刘进麾下最精锐的十三太保卫鼎军!
“怎么会是卫鼎军?”曹操喃喃自语,眉头紧锁。卫鼎军一直驻守在兖州前线,与袁曹联军主力对峙,怎么会突然出现在昌乐?难道秦琼已经识破了他们的计谋,提前派兵增援?
这个念头让他后背发凉。若卫鼎军在此,那兖州的汉军主力是否也已行动?他们这三十万大军,看似人多势众,一旦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后果不堪设想。
“主公,”荀彧策马来到曹操身边,顺着他的目光看向卫鼎军大营,脸色同样凝重,“那旗帜……确实是卫鼎军的样式。只是不知是真有其军,还是刘进故布疑阵,想用空营来迷惑我军?”
曹操摇了摇头,眼神锐利如鹰:“不像空营。你看营中炊烟,虽不多却连绵不断,寨墙之上还有士兵巡逻,步伐沉稳,绝非寻常乡勇能模仿。这卫鼎军,十有八九是真的。”
他深吸一口气,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传令下去,大军原地待命,不得擅自攻城。快马给本初送信,让他速率主力赶来,越快越好!此地情况有变,必须合兵一处,再做打算!”
“诺!”荀彧抱拳领命,转身匆匆离去安排。
曹操勒转马头,再次望向城头的刘进,目光复杂。他想不明白,刘进为何敢守在这座小小的昌乐县城?难道他真的有恃无恐?还是说,这背后藏着更大的陷阱?
城头上,刘进将曹操的犹豫尽收眼底,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用卫鼎军牵制敌军,拖延时间,等待李靖和秦琼的大军形成合围。这座昌乐县城,就是他为曹操和袁绍准备的囚笼,而卫鼎军,便是囚笼的第一道枷锁。
一日后,昌乐县城外尘土飞扬,袁绍率领的二十五万主力大军终于赶到。三十万大军如同黑色的潮水,将小小的昌乐县城团团围住,旌旗蔽日,鼓角震天,连空气都仿佛被这股庞大的军势压得凝滞起来。
袁绍立马于曹操身边,看着城头上飘扬的汉旗,又看了看西北方向的卫鼎军大营,眉头拧成了疙瘩:“孟德,这卫鼎军是怎么回事?秦琼的主力呢?”
“尚未可知。”曹操沉声道,“卫鼎军在此已一日有余,始终按兵不动,既不攻城,也不后撤,像是在等待什么。我怀疑,秦琼很可能已率兖州主力北上,说不定就在附近埋伏。”
袁绍脸色一变:“那我们岂不是陷入了刘进的圈套?”
“不好说。”曹操摇了摇头,“刘进只有一座县城和一支卫鼎军,就算秦琼赶来,汉军总兵力也不过十万左右,未必能吃下我三十万大军。或许……这是他们的诱敌之计,想引我们攻城,再趁机袭扰粮道?”
两人正商议间,城头上忽然传来一阵梆子声。只见刘进走到垛口边,身旁的亲卫展开一面令旗,朝着卫鼎军大营的方向挥动了三下。片刻后,卫鼎军大营中也升起一面旗帜,回应着城头的信号。
“他们在联络!”袁绍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不管秦琼是否到来,这昌乐县城必须尽快拿下!刘进在此,便是我军的天赐良机,绝不能错过!”
曹操点头赞同:“不错。三十万对一万,就算再有一万多卫鼎军倾巢而出,我军也能先破城池,斩杀刘进!到时候汉军群龙无首,再多兵马也无用!”
两人当即决定:次日清晨,全力攻城!同时由曹操亲率五万兵马,监视卫鼎军大营,防止其出城偷袭。
消息传回城中,刘进正坐在县衙的大堂内,听着凤凰汇报军情。
“陛下,李靖将军已率十万兵马在昌乐东南的青云山埋伏妥当,只待敌军攻城疲惫,便可从侧翼杀出。”凤凰指着地图说道,“秦琼将军的大军距离此地还有三日路程,已传令加速行军,预计能按时抵达。”
刘进点了点头,目光落在地图上的昌乐县城:“三日……足够了。传令下去,这三天,务必守住城池,不能让敌军踏上城头半步。”
他看向站在堂下的狄青,沉声道:“狄青听令!”
“末将在!”狄青上前一步,抱拳领命。
“朕命你为守城主帅,统领城中所有兵马,务必坚守三日。”刘进语气凝重,“城在人在,城破……提头来见!”
“末将领命!”狄青沉声应道,眼中闪过一丝决绝,“臣定保昌乐三日无虞!”
刘进满意地点点头,又看向卢俊义、马超等人:“诸位皆是我大汉猛将,当与狄将军同心协力,共守此城。”
“我等遵旨!”卢俊义、马超、关平、许褚、秦怀道等将领齐声应道,声震大堂。
随后,狄青开始分派任务:“卢俊义将军,你率两千兵马守东门,那里地势平缓,是敌军主攻方向之一,务必小心!”
“卢俊义领命!”卢俊义手持麒麟黄金矛,沉声道。
“马超将军,你率两千兵马守西门,西门城墙稍矮,需多备滚石擂木!”
“马超明白!”马超横握虎头湛金枪,眼中战意熊熊。
“关平将军,你率两千兵马守南门,南门靠近水源,需防敌军断水!”
“关平领命!”关平抱拳应道,手中青龙偃月刀泛着寒光。
狄青最后看向许褚和秦怀道:“许褚将军,你率两千兵马作为预备队,哪里危急便驰援哪里,不得有误!秦怀道将军,你负责统领城中青壮调度城中粮草军械,确保各城门供应无虞,必要时……可领兵上城墙支援!”
“末将遵命!”许褚和秦怀道齐声应道。
分派完毕,众将领纷纷离去,整个昌乐县城瞬间忙碌起来。士兵们搬着滚石、擂木上城墙,工匠们修补着破损的城砖,民夫们则在街道上挖掘壕沟,设置路障——一场血战,已箭在弦上。
县衙后院,气氛同样紧张。刘进站在廊下,看着眼前十几位身着戎装的女子,眼中闪过一丝暖意。穆桂英、窦仙童、黄凤仙、杨延琪、杨延瑛、花木兰……这些曾在沙场建功的女子,此刻都换上了轻便的铠甲,腰间挎着佩剑,脸上褪去了平日的柔美,多了几分英气。
“陛下,”穆桂英上前一步,抱拳道,“我等虽为女子,却也习得一身武艺,愿随陛下共守此城!”
窦仙童等人也纷纷附和:“请陛下允我等出战!”
刘进摇了摇头,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守城有狄将军和诸位将领,无需你们亲自动手。你们与凤凰卫的任务,是护卫朕的安全,同时协助典韦他们维持城中秩序。”
他看向站在一旁的典韦、典满、鲁智深、武松、石秀五人,沉声道:“你们五人,统领新组建的神龙卫,负责县城内的治安,严防细作混入,同时随时准备支援城墙。记住,县城内绝不能出乱子!”
“末将领命!”五人齐声应道,典韦更是拍着胸脯保证,“陛下放心,有俺老典在,一只老鼠也别想捣乱!”
刘进点了点头,这才转向穆桂英等人:“你们的武艺虽高,但敌军势大,城墙上太过凶险。朕需要你们在身边,不是为了让你们厮杀,而是为了让朕能安心指挥。”
众女闻言,虽有不甘,却也明白刘进的用意,纷纷躬身应道:“臣妾遵旨。”
安排好一切,刘进回到书房,再次摊开地图。他知道,接下来的三日,将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昌乐县城的守军只有一万御林军,以及神龙卫,凤凰卫。加上卫鼎军也不过三万,要抵挡三十万敌军的猛攻,绝非易事。但他别无选择——只有守住这三日,李靖和秦琼的大军才能赶到,形成合围,将这三十万敌军一网打尽。
次日天刚蒙蒙亮,昌乐城外便响起了震天的鼓声。袁绍和曹操的联军在鞠义、高干、吕威璜、曹洪等将领的带领下,对昌乐县城发起了猛攻。
“杀!”数万士兵扛着云梯,推着冲车,如同潮水般涌向城墙。箭雨如蝗,朝着城头倾泻而下,掩护着攻城的士兵。
“放箭!”城头上,狄青一声令下,汉军士兵纷纷探身,射出密集的箭矢。滚石、擂木、热油如同冰雹般砸下,城下顿时响起一片惨叫声,云梯被砸断,冲车被烧毁,第一批攻城的士兵成片倒下,尸体堆积在城墙下,染红了土地。
“废物!”鞠义在城下怒吼,亲自擂鼓助威,“给我上!谁先登上城墙,赏黄金百两!”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更多的士兵嘶吼着冲向城墙,踩着同伴的尸体向上攀爬。
东门,卢俊义手持长枪,如同一尊铁塔般立在垛口边,枪影翻飞,将爬上城头的敌军一个个挑飞。他麾下的士兵也个个奋勇,弓箭、滚石不断落下,将东门守得固若金汤。
西门,马超更是勇猛,他手提虎头湛金枪,时不时纵身跃下垛口,将靠近城墙的敌军杀散,再翻身跳回城头,吓得敌军不敢靠近。
南门,关平指挥士兵用投石机轰击敌军大阵,巨石呼啸着落下,砸得敌军人仰马翻,阵型大乱。
北门,狄青坐镇指挥,不断调派预备队支援各处,哪里危急便往哪里增兵,将敌军的攻势一次次化解。
城外,曹操亲率五万兵马监视着卫鼎军大营。卫鼎军始终按兵不动,只是坚守营寨,这让曹操愈发不安,却又不敢分兵攻城——他怕自己一移动,卫鼎军就会杀出,断了攻城大军的后路。
如此血战,整整持续了两日。
两日来,昌乐县城的城墙多次出现险情,东门曾被敌军突破一个缺口,卢俊义亲自带人冲杀,浴血奋战才将缺口堵住;西门的城墙被轰塌了一角,马超率部死战,用尸体堵住缺口,硬生生挡住了敌军的进攻。
汉军士兵伤亡惨重,一万守军已折损近半,但每个人都咬牙坚持着,因为他们知道,城头上的那道身影,就是他们的主心骨。
袁曹联军的损失更为惨重,两日强攻下来,折损的士兵已超过三万,尸体在城墙下堆积如山,却始终没能真正踏上城头。狄青的防守如同铁桶一般,让他们吃尽了苦头,士兵们的士气也渐渐低落下来。
第三日清晨,当鼓声再次响起时,攻城的士兵们明显犹豫了,脚步变得迟缓——谁也不想成为下一个倒在城墙下的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