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洲港口的晨雾尚未散尽,周瑜已站在临时搭建的将台上,望着台下整装待发的两万将士。这些昨日还在船上操持桨橹、熟悉水战的士兵,此刻都换上了陆战甲胄,背着弓弩、提着刀枪,脸上虽有几分对陆地作战的生疏,眼神却依旧锐利如锋。
“弟兄们!”周瑜的声音透过薄雾传遍军阵,“我等跨海东征,不仅是为断绝朱元璋后路,更是为将这夷洲纳入大汉版图!昨日你们是纵横沧海的水师健儿,今日便是踏平山地的陆战锐士!夷洲虽险,土着虽悍,但在我大汉儿郎面前,不足为惧!”
“愿随都督杀敌!”两万将士齐声呐喊,声浪震得晨雾都仿佛散开了几分。
甘宁提着铁链刀出列,瓮声瓮气道:“都督,末将请命为先锋!不把那些朱明余孽砍个干净,誓不回营!”
蒋钦、周泰、陈武也纷纷请战,个个摩拳擦掌。周瑜点头笑道:“兴霸勇猛,可任先锋;公奕(蒋钦)、幼平(周泰)各领五千兵马为左右翼;子烈(陈武)随我中军压阵。凌操将军,港口防务便交予你,务必守住退路,确保粮草畅通。”
“末将遵令!”凌操抱拳领命,转身带着一万士兵开始加固营寨,布置防御工事。
周瑜翻身上马,拔出佩剑直指内陆:“出发!”
大军沿着港口通往岛内的唯一道路前进。夷洲的地形与中原迥异,道路两旁尽是茂密的热带丛林,藤蔓缠绕着参天古木,阳光只能透过缝隙洒下斑驳的光点,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草木气息和隐约的瘴气。
“都打起精神!小心埋伏!”甘宁在前开路,铁链刀挥舞着劈砍挡路的藤蔓,不时警惕地望向丛林深处。他知道,朱元璋留下的将领绝非庸才,更兼熟悉地形,必然会利用这密林设伏。
果然,行至一处狭窄山谷时,两侧密林中突然响起梆子声,无数箭矢、毒镖如暴雨般射来!同时,滚石擂木从山坡滚落,砸得前排士兵惨叫连连。
“是陈德的人马!”有识得敌军旗帜的士兵高喊。
甘宁怒吼一声,铁链刀舞成一团铁幕,将射来的箭矢尽数挡下:“狗贼敢尔!弟兄们,跟我冲!”他一马当先冲向左侧山坡,那里隐约能看到敌军的身影。
蒋钦、周泰立刻分兵反击,弓箭手对着密林齐射,掩护步兵冲锋。陈武则率军清理滚落的滚石,为中军开辟道路。周瑜端坐马上,冷静地下令:“左翼佯攻,右翼绕后!断他们退路!”
汉军训练有素,虽遇突袭却未慌乱。周泰领右翼兵马借着密林掩护,悄悄绕到山谷后方,突然发起猛攻。山谷内的陈德部本想凭借地利拖延,没想到后路被抄,顿时陷入混乱。
甘宁趁机率军冲上左侧山坡,铁链刀横扫,将一名吴兵将领连人带刀劈成两半。“陈德!滚出来受死!”他的吼声在山谷中回荡。
陈德在亲兵护卫下试图突围,却被蒋钦拦住。两人刀光交错,蒋钦的枪法快如闪电,十几个回合便将陈德挑落马下。主将一死,吴兵彻底溃散,或被斩杀,或跪地投降,不到一个时辰,山谷伏击便被瓦解。
周瑜看着满地的尸体和俘虏,眉头微皱:“陈德虽死,但此战我军亦有折损。传令下去,加强戒备,逢山开路时先派斥候探查,不可再中埋伏。”
肃清陈德残部后,大军继续深入。夷洲的土着部落听闻汉军到来,有的望风而降,有的则在吴将郑遇春的裹挟下负隅顽抗。郑遇春收拢了陈德的残兵,又联合了几个凶悍的部落,在密林深处设下层层防线。
这日,大军行至一片开阔的河谷,对岸便是郑遇春的营寨。寨墙由原木搭建,上面插满了毒箭,寨门紧闭,隐约能看到土着士兵在墙头巡逻,他们赤裸上身,脸上涂着红黑相间的油彩,手持长矛、骨刀,模样凶悍。
“郑遇春这是想凭河死守。”蒋钦望着对岸,“河谷宽约五十丈,水流湍急,不好强攻。”
周瑜观察片刻,对周泰道:“幼平,你带三千人沿河谷上游行进,寻浅滩偷渡,绕到营寨后方。记住,四更出发,五更之时举火为号。”
“末将领命!”周泰领命而去。
周瑜又对甘宁、蒋钦道:“明日拂晓,你二人率军佯攻,吸引敌军注意力,待周泰得手,咱们前后夹击!”
次日拂晓,汉军营地突然擂鼓呐喊,甘宁、蒋钦率军推着简陋的木筏冲向对岸,箭如飞蝗般射向营寨。郑遇春果然中计,将主力都调至正面防守,对着木筏上的汉军疯狂射箭。
就在双方激战正酣时,营寨后方突然燃起大火,周泰的人马杀声震天!“不好!后路被抄了!”郑遇春大惊失色,连忙分兵回援。
周瑜见状,拔剑下令:“总攻!”早已准备好的汉军主力乘坐竹筏、木船强渡河谷,与对岸的吴兵展开血战。
甘宁第一个登上对岸,铁链刀翻飞,将寨门砍开一道缺口。汉军士兵蜂拥而入,与吴兵、土着展开混战。那些土着虽勇猛,却不懂阵法,在汉军的长枪阵面前死伤惨重,很快便溃散逃窜。
郑遇春腹背受敌,拼死抵抗。他挥舞大刀砍倒数名汉军,却被赶来的陈武拦住。陈武的刀法沉稳厚重,步步紧逼,郑遇春渐渐不支,被陈武一刀劈中肩膀,惨叫着被擒。
河谷之战,汉军大获全胜,斩杀吴兵及土着五千余人,俘虏三千余,郑遇春被押至周瑜面前。
“周瑜匹夫!我主天命所归,你等逆天而行,必遭报应!”郑遇春被按在地上,依旧破口大骂。
周瑜冷冷看着他:“朱元璋困守吴郡,已是穷途末路,你却为他卖命至此,何其愚也。夷洲乃大汉疆土,岂容尔等乱贼盘踞?”说罢,下令将其关押,待平定全岛后再行处置。
连灭陈德、郑遇春两部,汉军声威大震,夷洲各地的土着部落纷纷投降,只剩下陈恒率领的三千残兵,退守到一座地势险要的土山之上。
这座土山高约百丈,四周皆是陡峭的山坡,只有一条狭窄的山道通往山顶,陈恒在山顶筑有寨栅,囤积了少量粮草,显然是想凭险固守,等待朱元璋的消息。
周瑜率军抵达土山脚下,望着陡峭的山坡,眉头紧锁。“这陈恒倒是会选地方。”他对众将道,“硬攻伤亡太大,传令下去,围而不攻,断其水源。”
汉军迅速在土山四周扎营,切断了山道,又派弓箭手封锁住可能取水的山涧。陈恒在山顶见状,几次率军冲杀,试图突围或抢夺水源,都被汉军击退。
甘宁耐不住性子,几次请战:“都督,不过三千残兵,末将带五千人就能冲上去!”
周瑜摇头:“兴霸稍安勿躁。陈恒已是瓮中之鳖,山上粮草水源有限,不出十日,必不战自溃。我等只需守住,何必让弟兄们白白送死?”
果然,过了七日,山顶的吴兵便显出疲态。他们渴得嘴唇干裂,不少人甚至开始喝自己的尿,士气低落。陈恒几次组织敢死队冲锋,都被汉军的箭雨打退,山道上堆满了尸体。
第八日清晨,山顶突然传来争吵声。原来是几名吴兵不堪忍受,想下山投降,被陈恒斩杀。这一下激起了兵变,十几名士兵突然发难,将陈恒捆绑起来,高呼着“愿降”冲下山坡。
周瑜见状,下令放他们过来。那几名士兵将陈恒推到阵前,跪地求饶:“都督饶命!我等愿降!陈恒已被我等擒获!”
陈恒被推到周瑜面前,面如死灰,却依旧昂首道:“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周瑜看着他,淡淡道:“念你也算条汉子,若肯归降,可免一死。”
陈恒惨然一笑:“我受主公厚恩,岂能降你?动手吧!”
周瑜叹了口气,挥了挥手:“将其关押,其余降兵编入辅军,负责搬运粮草。”
汉军顺利登上土山,清理残敌,缴获了少量粮草和兵器。站在山顶望去,夷洲的山川河流尽收眼底,密林如绿色的海洋,延伸至天边。
周瑜望着这片土地,心中百感交集。一个月的征战,汉军付出了三千余人的伤亡,终于肃清了朱元璋在夷洲的势力。他下令在土山及各处要地修筑营寨,安抚投降的土着,派人向长安传递捷报。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土山上,映照着汉军的旗帜。周瑜知道,平定夷洲只是开始,如何治理这片土地,让它真正成为大汉的疆土,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但他相信,只要大汉的旗帜不倒,这里终会迎来安定与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