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的月光漫进练习室时,崔然竣正把光带连在天文望远镜上。边伯贤寄来的光谱转换器在桌上发烫,调试到第三遍,光带的暖黄终于和望远镜里的猎户座连成一线,像把星星的轨迹织成了会发光的谱号。
“林夏把‘未寄出的信’展做成了星空投影,”苏棠抱着卷星图进来,图上贴着张便签,是权志龙写的:“碎钻的光和星星同频”,“她说当年刻日期的碎钻,折射的光斑刚好能拼出2019年的星图。”
朴灿烈在调音台旁装新设备,吉他线缠着圈荧光绳,是“光带继承者”乐队用剩下的舞台装饰。“孩子们发现旧仓库的天窗能漏星子,”他指着窗外被月光洗亮的银杏叶,“想在中秋办场‘星空演唱会’,让光带跟着星轨变色。”
权志龙从箱子里翻出个旧天文手册,扉页有行褪色的字:“崔然竣说,最亮的星像热可可的光斑”。他笑着敲了敲手册上的猎户座图案:“你看,当年你画的光带轨迹,和这星图几乎重合。”
边伯贤的视频电话打进来时,背景是国外天文台的穹顶。“光谱数据收到了,”他举着张星图对比,“你们光带的频率,和2018年我们演出那天的星空完全一致。”屏幕里突然跳出知恩的脸,她举着张新谱子,标题是《星轨邮戳》,“前辈,歌词里加了句‘碎钻在星图上盖邮戳’,是林夏姐姐教我的比喻。”
中秋前夜,练习室的天窗被彻底推开。崔然竣的光带沿着望远镜的轨道延伸,暖黄的光在地面铺出条光轨,知恩和孩子们踩着光轨排练,吉他弦弹出的音符惊飞了檐下的夜鸟,鸟翅扫过星空投影,碎钻的光斑顿时在墙上跳起了舞。
“看,那颗是2019年的雪光星。”苏棠指着望远镜里的某颗亮星,光带突然泛起层细碎的闪,像在回应。崔然竣想起那年冬天贴在便利店的便签,原来有些期待不会消失,只会变成星星,等在轨道的某个节点。
星空演唱会开始时,台下举起片发光的星图手幅。每张手幅上都贴着枚碎钻,日期从2019到2025,最中间那张是边伯贤远程投来的投影,画面里他举着张便签:“音乐和星星一样,都是不会褪色的光”。
崔然竣唱到《星轨邮戳》的间奏时,光带突然同步了猎户座的闪烁频率。他低头看见镜中自己的影子与星轨重叠,苏棠站在光轨尽头,手里捏着张新便签,上面画着两个牵着手的光斑,旁边写着:“原来我们早就在星图上,给彼此盖过邮戳”。
演出结束后,大家把碎钻串成了条光带项链,挂在仓库的旧麦克风上。麦克风的网罩里,不知被谁塞进了片银杏叶,叶尖沾着点光带的暖黄,像把仲秋的月光,酿成了可以随身携带的星子。
回练习室的路上,崔然竣往“时光邮筒”里投了封信,信封上没写地址,只画了个正在发光的猎户座。他知道这封信不用邮寄,因为所有想说的话,早就顺着光带的轨迹,落在了每个被星星照亮的日子里。
月光爬过调音台时,光带还在跟着星轨轻轻晃。崔然竣摸着光谱转换器上的温度,突然明白所谓时光,不过是光带与星轨的互相等待——等某个仲秋的夜晚,所有散落的光斑,都在星图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