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间隙,李达康趁着汇报京州产业链升级工作的机会,犹豫着提起京都的动向:“陆书记,最近京都那边的老领导、老同事打电话,都在打听您的工作情况,还有人旁敲侧击问您对这次空位的想法。钟家、徐家也托人递话,想找机会跟您见一面。”
陆云停下脚步,目光落在远处菜市场里提着菜篮的群众身上,语气平静:“告诉他们,汉东不掺和派系纷争。钟家、徐家的事,让他们按规矩来;至于见面,没必要——咱们手头的民生项目还等着推进,比这些虚头巴脑的应酬重要得多。”
李达康点点头,心里佩服陆云的定力。他在汉东工作多年,见过不少干部为了晋升钻营,像陆云这样一门心思扑在民生上的,实属难得。
陆云的话传到京都后,钟家、徐家虽失望,却也不敢再多纠缠。如今古家势头正盛,陆云“不站队”的态度,反而让他避开了派系倾轧的漩涡,成了各方都能接受的“中立选项”。
与此同时,在倩倩外公的四合院里,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围坐喝茶。这些老人都是退休的老干部,在京都的“圈子”里仍有一定影响力,倩倩的外公便是其中之一,当年也是他支持倩倩嫁给陆云。
“外面都在传,你这外孙女婿成了热门人选。”王爷爷呷了口茶,笑着说,“钟家、徐家都想拉拢他,他倒好,一门心思在汉东搞民生,连面都不愿见,这份定力,年轻人里少见。”
外公放下茶杯,目光欣慰:“我当初同意倩倩嫁给他,就是看中他踏实做事、心里装着老百姓。你看他在汉东做的那些事,12个乡镇的饮水工程、28个乡镇的养老站,哪一件不是实打实惠及百姓的?”
李爷爷接过话茬:“现在不少干部总想着搞‘大项目’刷存在感,要么就是钻营派系关系,陆云这样沉下心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的,太少了。预备长老团要的不是会‘运作’的人,是会‘干事’的人。”
“古家现在在长老会说一不二,谁沾了派系斗争的边,谁就可能被盯上。”另一位张爷爷补充道,“陆云这‘只干事、不站队’的样子,反而成了最大的优势。咱们这些老家伙,也该帮他说几句公道话——不是为了帮他上位,是为了让踏实为民的干部能有机会。”
几位老人达成共识,没有去搞所谓的“运作”,只是借着和老同事聊天的机会,把陆云在汉东的民生实绩一五一十地讲出去:古源县12个乡镇的村民喝上了放心水,隆安县的老人在养老站安享晚年,临山县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专家……
这些平实的故事,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有说服力。越来越多的老干部开始认可陆云,觉得他这样的干部,才符合预备长老团对“为民务实”的要求。
消息传回汉东时,陆云正在审阅普惠幼儿园的选址方案。他计划在汉东再新建一批普惠幼儿园,优先覆盖偏远乡镇,解决农村孩子“入园难”的问题。方案上,8个乡镇的选址已经标注完成,每个选址旁都写着当地的适龄儿童数量、交通便利性等细节。
工作人员敲门进来,递上一份民生工程的反馈报告:“书记,古源县12个乡镇的饮水工程后续维护机制已经建立,每个净水站都配备了2名专职运维人员,每月会上门检测水质;隆安县的养老服务站新增了‘助农小课堂’,社工教老人们编织、种植,产品还能通过电商卖掉,增加收入。”
陆云翻开报告,看到里面附着村民的签字和照片——有老人拿着编织品笑盈盈的样子,有孩子在净水站旁玩水的场景。他嘴角露出笑意,在报告上写下“继续跟进,确保长效”八个字。
晚上回到家,倩倩已经做好了晚饭。她看着陆云疲惫却带着笑意的脸,知道他又在为民生项目奔波,便把京都的新动向和外公那边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
“外公和几位爷爷没帮你‘跑关系’,就是把你在汉东做的实事跟老同志们说了,大家都很认可,说现在就缺你这样沉下心干事的人。”倩倩一边给陆云盛饭,一边说,“不过他们也叮嘱,让你别分心,继续干好汉东的事就行。”
陆云放下筷子,握住倩倩的手,目光坚定:“我从来没想过靠派系上位,能走到今天,全靠把每一件民生实事办实。你看,古源县的老百姓喝上了放心水,隆安县的老人有了养老站,这些变化比任何‘席位’都让我踏实。”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就算最后没选上,只要汉东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我也问心无愧;要是真能上去,就有更大的平台,为更多地方的百姓做事,这才是我真正想做的。”
倩倩点点头,她知道陆云的脾气,认定的事不会轻易动摇。这些年,她看着他从基层一步步走来,始终把“为民”二字放在心上,从未被名利裹挟,这也是她当初选择他的原因。
接下来的日子,陆云依旧把精力放在汉东的民生项目上。他亲自带队去临山县督查远程诊疗设备的使用情况,发现有两个乡镇的医生不太会操作设备,立刻协调省医院派专家上门培训,还编写了简易操作手册,确保设备不会“躺平”。
在隆安县,他听说养老服务站的助餐服务覆盖还不够全面,有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无法到现场吃饭,便推动服务站增加“送餐上门”项目,协调当地的志愿者队伍,为独居、残疾老人提供免费送餐服务。78岁的李爷爷瘫痪在床,以前常吃冷饭,如今每天中午都能收到志愿者送来的热乎饭菜,感动得直抹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