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上午,摸底组的碰头会格外热闹。商务部的小林刚坐下,就激动地递来一份报告:“长三角走访时发现家做精密轴承的民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替代进口!”
陆云立刻接过报告,指尖划过关键数据:“轴承精度0.001毫米,寿命比进口产品长20%,还能适配高铁和风电设备?这可是咱们急需的技术!”
小林点头:“企业老板说,以前主要做出口,没敢跟国内大型设备厂商对接,怕没人信民企的技术。这次摸底,才敢把压箱底的技术亮出来。”
“必须帮他们对接!”陆云当即拍板,“让工信部联系中车、金风科技,下周就组织技术对接会,不能让好技术‘藏在深闺人未识’。”
没多久,工信部的小周也带来好消息:“珠三角有家做工业软件的民企,自主研发的cAd系统,能兼容国际主流软件,还比国外便宜30%,打破了欧美垄断!”
陆云眼睛一亮:“工业软件是‘卡脖子’领域,这家企业的技术能降低制造业成本,太关键了!你立刻去对接,把他们的软件纳入政府采购名录,给其他企业做示范。”
小周补充:“企业还说,他们有个团队在研发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帮中小制造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只是缺资金扩规模。”
“资金问题我来协调。”陆云拿起笔,在报告上标注,“联系国开行,给他们提供专项研发贷款,利率按最低标准,还要帮他们对接高校,引进软件人才。”
统计局的老郑这时开口:“我们核对数据时发现,有5家民企的技术专利数量超过央企,涉及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只是市场知名度低,订单少。”
“这说明民企藏着不少‘宝贝’!”陆云感慨,“老郑,你把这些企业的名单整理出来,按行业分类,下周发给各部委和地方政府,让他们主动对接,帮企业打开市场。”
中午,祁同伟打来电话,语气里满是惊喜:“汉东摸底时,发现家做特种陶瓷的民企,产品能用于航空发动机,技术比鹰酱国的同类产品还耐用!”
“太好了!”陆云笑道,“你让企业准备技术资料,我联系航空工业集团,下个月就组织实地考察,要是技术达标,直接纳入供应链,替代进口产品。”
挂了电话,陆云让秘书把所有民企的技术亮点整理成清单,标题定为“民企先进技术汇总表”。他翻着清单,越看越感慨:“以前总觉得核心技术在国企、在国外,没想到民企里藏着这么多‘利器’。”
下午,陆云主持召开民企技术对接专题会。会上,他强调:“这次摸底最大的惊喜,就是发现了民企的先进技术。要建立‘民企技术库’,定期更新,帮好技术找到用武之地,还要出台政策,鼓励民企加大研发投入。”
商务部负责人提议:“可以组织‘民企技术展’,邀请国企、央企和军方采购负责人参加,让供需双方直接对接。”
“这个提议好!”陆云赞同,“下个月就办,地点选在国家会展中心,给参展民企免展位费,还要邀请媒体宣传,提高企业知名度。”
工信部负责人补充:“针对民企研发缺人才的问题,我们可以搞‘校企合作’,让高校定向培养技术人才,输送到民企。”
陆云点头:“就这么办,你牵头制定合作方案,下周跟教育部对接,争取年底前落地100个校企合作项目,覆盖重点民企。”
散会后,陆云收到那家精密轴承企业的短信:“感谢政府帮我们对接中车,他们已经来考察过,说要订500套轴承做测试!”
他笑着回复:“好好做产品,后续还有更大的市场等着你们。”放下手机,他又拿起“民企技术库”的筹建方案,在“动态更新”旁标注:“每季度更新一次,鼓励民企自主申报,对入选企业给予研发补贴。”
傍晚,陆云回到大院。晓阳举着画跑来:“爷爷,今天老师夸我画得好,还贴在教室墙上了!”陆云抱起他,指着画里的积木房子:“咱们晓阳真棒,就像那些民企一样,藏着大大的本事。”
吃饭时,妻子问起摸底的新发现,陆云兴奋地说:“这次摸到不少好技术,都是民企搞出来的,能帮国家解决不少‘卡脖子’问题,以后要多支持他们。”
妻子笑着说:“你啊,一说起工作就没完。不过看到你这么有干劲,我也替你高兴。”陆云夹了块菜给她:“多亏你把家里照顾好,我才能安心忙工作。”
哄睡晓阳后,陆云回书房,在“民企技术库”方案里补充:“设立‘民企技术奖’,每年评选一次,对获奖企业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激发创新活力。”
深夜,他还在翻看民企的技术资料,每看到一项先进技术,心里就多一分底气。他知道,这些民企的“利器”,不仅能应对当下的关税战,更能成为国家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守护好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周六清晨,陆云没睡懒觉,早早来到办公室。他把“民企先进技术汇总表”发给各部委,附言:“请各部门结合职责,制定对接方案,一周内反馈进展,务必让好技术尽快落地。”
刚发完邮件,那家工业软件企业的负责人就打来电话:“陆首长,政府采购的订单已经下来了,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加大研发,争取明年推出更先进的软件。”
陆云笑着说:“这是你们自己努力的结果,好好干,国家需要你们这样的创新企业。”挂了电话,他看着窗外的阳光,心里充满希望——有这些民企的助力,再大的挑战,咱们都能扛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