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试制的五十个“拥军牌”罐头送到后勤部检验后,林晚秋的心始终悬着。这日清晨,她正在养殖场调配防疫草药,老所长骑着二八大杠匆匆赶来,车把上挂着的布兜里露出玻璃罐一角。
“好消息!”老所长额头沁着汗珠,“罐头送检全部合格!师长尝过后,说要给咱们拨专款!”
林晚秋接过他递来的罐头,发现标签上多了个红五星印章,下面还有行小字:“保质期180天”。她的手指轻轻摩挲过那几个字,眼眶微微发热。
“不过——”老所长话锋一转,“真要量产,还得解决三个难题。”他掰着手指数,“一是封口机老旧,二是玻璃罐不够,三是香料配方得固定下来。”
林晚秋点点头,从抽屉里拿出连夜修改的图纸:“封口机我想请机械连帮忙改造。玻璃罐的话...”她迟疑片刻,“县食品厂那批淘汰罐子,我想用草药跟他们换。”
“草药换罐子?”老所长眼睛一亮,“这主意好!我让供销社的老张去牵线。”
正说着,陆沉舟带着两个战士走进来。他今日难得穿着常服,见林晚秋诧异的眼神,解释道:“师部特批三天,协助罐头生产。”
他身后的小战士腼腆地上前敬礼:“报告林技术员,机械连王铁柱报到!我们连夜研究了封口机改造方案。”说着展开图纸,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改良参数。
改造封口机的工程在养殖场东边的空地上展开。王铁柱带着几个战士拆开机器,林晚秋在一旁递工具。当拆到核心的压力轴承时,众人倒吸一口凉气——轴承磨损严重,根本达不到量产需要的压力值。
“要换新的。”王铁柱抹了把脸上的油污,“这种型号的轴承,恐怕得去省城找。”
现场顿时沉默。陆沉舟蹲下身仔细观察轴承,突然问:“能不能用59式运输车的备用轴承代替?我记得仓库里还有几个。”
“尺寸不对。”王铁柱摇头,“车用轴承比这个小...”
“加个衬套呢?”林晚秋突然插话,“我见卫生所磨药机的轴承就加过铜衬套。”
这个提议让众人眼前一亮。陆沉舟立即派人去卫生所请教,林晚秋则翻出笔记本,快速画着衬套草图。夕阳西下时,当改造后的封口机成功压合第一个罐盖,王铁柱兴奋地直搓手:“成了!压力值完全达标!”
就在众人欢欣鼓舞时,周婷婷提着竹篮走过来:“听说你们要用草药换罐子?我娘家弟弟在县食品厂开车,明天正好要过来拉饲料。”
林晚秋微微一怔。自返城风波后,周婷婷还是第一次主动与她搭话。
“要是信得过,我帮你们牵个线。”周婷婷别开脸,“反正...反正我弟弟顺路。”
次日清晨,县食品厂的卡车果然准时到来。周婷婷的弟弟周建国跳下车,先塞给姐姐一包果脯,又好奇地打量养殖场:“姐,你说要用草药换罐子?我们厂长倒是对止血草药很感兴趣。”
林晚秋心中一动。她引着周建国去看晾晒的药材,马桂兰在一旁补充:“晚秋调的止血粉,卫生所都说好使。”
经过一番商谈,最终以二百斤止血草药换得一千个玻璃罐,外加食品厂承诺帮忙消毒。周建国临走时悄悄对林晚秋说:“林姐,我姐这人嘴硬心软,她说谢谢你上次没计较她闹事。”
这边刚解决容器问题,那边香料配方又起波澜。老李师傅按林晚秋的配方熬制卤水时,发现野蜂蜜每次甜度都不一致,导致罐头口味不稳定。
“得定个标准。”张师傅提议,“像我们厂里做罐头,都要用糖度计。”
可这年头糖度计是稀罕物,整个县城都找不出一个。林晚秋沉思良久,突然起身往家属院走去。她敲开几户南方军属的家门,请教传统蜜饯的做法。
“尝味道要靠老师傅的舌头。”来自浙江的赵嫂子说,“我们老家做蜜枣,老师傅一尝就知道糖火候。”
这个朴素的方法点醒了林晚秋。她立即组织起“品鉴小组”,请老所长、张师傅、老李和三位南方军属担任固定品尝员。每个批次的卤水都要经过七人盲测,通过才能投入使用。
正式投产那日,养殖场支起十口大铁锅。陆沉舟带着战士们负责切肉,军属们组成“清洗-焯水-装罐”流水线,孩子们被组织起来撕标签。整个场地炊烟袅袅,肉香四溢。
林晚秋穿梭在各工序间指导,忽然在清洗组看到周婷婷的身影。她正利落地用碱水刷洗玻璃罐,见林晚秋过来,有些不自在地别过脸:“我看这罐子洗得不够亮...”
“加点儿白醋试试。”林晚秋轻声建议,“去油还杀菌。”
周婷婷惊讶地看了她一眼,默默往水盆里倒了些醋。当晶莹剔透的玻璃罐在阳光下排成长列,她突然低声说:“以前我觉得你爱表现...现在才知道,你是真把战士们放在心上。”
傍晚时分,第一批量产的五百个罐头装箱完毕。陆沉舟带着战士们将木箱搬上军车,每个箱体都端端正正写着“春风渡我”。暮色中,他转身看向林晚秋,眼底映着晚霞:“师长特批,这批罐头随明日先头部队出发。”
夜深人静,林晚秋还在值班室清点明日要用的物料。陆沉舟轻轻推门进来,将饭盒放在桌上:“马大姐送的饺子。”
饭盒底下压着张字条,上面是陆沉舟挺拔的字迹:“尝了一个罐头,是‘家’的味道。”
林晚秋夹起饺子,发现馅料里特意加了茴香——正是罐头配方里的香料。她抬头望向窗外,月色下的养殖场静谧安详,而明天,这些凝聚着众人心血的罐头,将随着钢铁洪流奔向保家卫国的前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