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湾社区中心广场,此刻化身一片翠绿的海洋。
竹竿搭起的简易棚架下,长条桌上铺着素雅的蓝印花布,上面琳琅满目地摆放着各家各户精心准备的“竹”元素美食。
竹筒蒸饭散发着诱人的米香和竹叶清香。
竹笋炒腊肉、凉拌笋丝色泽诱人。
竹篾编织的小篮里盛着花生、瓜子。
甚至还有心灵手巧的大妈用竹片削成了小碗小勺。
空气里弥漫着食物香气、竹子的清新以及街坊邻居们热络的谈笑声,充满了浓郁的市井烟火气。
李大芬穿着她那件标志性的大红绸衫,嗓门洪亮,像个将军似的指挥着:“哎,王秀莲,你那边的竹筒饭再摆摆齐!张大爷,您老别光顾着吃,看着点咱这‘竹韵’招牌别让风刮跑了!”
张大爷乐呵呵地应着,手里还捏着半块刚出炉的竹叶粑粑。
王翠花带着富贵,富贵脖子上系了个小小的竹节铃铛,正警惕地四处嗅闻,时不时对着某个方向低呜一声,引得王翠花也跟着紧张地张望。
诸葛铁牛混在人群中,手里端着一碗竹筒饭,看似随意地吃着,实则精神高度集中。
胸口的“和谐契约”卡如同一块温热的探针,被他小心地控制着,将感知力如同水波般无声无息地向四周扩散。
他主要锁定在那些被李小明标注为“高危目标”的老人身上。
张大爷、王翠花的老伴赵卫国、还有另外几位住在科技园附近、上了年纪的街坊。
就在这时,人群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
陈实带着两名穿着科技园制服、神情严肃的工作人员走进了广场。
她今天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浅灰色套裙,妆容精致,脸上带着职业化的得体微笑,但眼神深处却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焦虑。
她身后两名工作人员推着一辆精致的竹制推车,车上整整齐齐码放着几十个打磨光滑、泛着温润光泽的“福寿竹筒杯”。
杯身雕刻着精美的“福”“寿”字样和竹叶纹饰,看起来古朴又高档。
“各位街坊邻居,大家下午好!”陈实走到临时搭建的小台子上,拿起麦克风,声音清亮。
“我是城西生态科技园的秘书陈实。受我们高主任委托,特意来参加咱们社区的‘竹文化节’预热活动!高主任非常关心社区发展,也致力于推动科技与生态、与传统文化的和谐共生!”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人群,在张大爷、赵卫国等目标人物身上停留了微不可察的一瞬。
“为了表达我们科技园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支持,也让大家提前感受一下我们即将在‘绿竹计划’发布会上展示的高科技生态产品,今天,我们特意带来了一批由我们园区最新研发的‘福寿竹筒纳米养生杯’!这可不是普通的竹杯哦!”
她拿起一个杯子,展示给大家看。
“它采用了我们独有的‘生物活性竹炭纳米技术’!长期使用这种杯子喝水,里面的活性成分能有效吸附水中的有害物质,释放有益微量元素,调节身体酸碱平衡,更能滋养精神,安神助眠,延年益寿!尤其对咱们中老年朋友,效果非常显着!”
人群发出一阵惊叹和议论声。
这杯子看着就高级,科技园的名头也响亮,加上“延年益寿”的诱惑,不少人都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
“所以,今天我们特地准备了这批养生杯,免费赠送给咱们社区德高望重的长辈们,以及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的热心居民!”
陈实微笑着,目光再次精准地投向张大爷、赵卫国等人,“请点到名的街坊上前来领取!也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我们科技园的‘绿竹计划’,共同建设更美好的生态家园!”
两名工作人员立刻推着小车,开始按照一份名单高声念名发放。
名单上,张大爷、赵卫国等目标人物赫然在列,夹杂着几个社区骨干的名字。
诸葛铁牛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来了。
他不动声色地靠近领取区域,将“和谐契约”卡的感知力提升到极致。
当张大爷乐呵呵地接过那个精美的“福寿杯”时,一股冰冷、粘稠、带着强烈侵蚀恶意的能量波动,如同毒蛇出洞般瞬间冲击诸葛铁牛的感知。
杯子内部,一股浓郁的、几乎凝成实质的墨绿色菌液能量在潜伏着,蠢蠢欲动。
比菜市场那根竹笋强烈十倍不止!
标记!
诸葛铁牛意念一动,一丝极其细微、几乎无法察觉的金色能量,如同最灵巧的绣花针,瞬间刺入那个“福寿杯”的核心菌液团中,留下了一个无形的、只有他和李小明能感应到的“和谐印记”。
紧接着,轮到赵卫国。
王翠花推着他上前,神色有些犹豫。
陈实亲自将杯子递到赵卫国手中,在交接的瞬间,她的手指极其轻微地在赵卫国的手背上敲击了三下。
快、慢、快。这是赵胜男还在时,特调局内部一个极其古老的、代表“危险,别用!”的紧急暗号。
王翠花看到了这个小动作,虽然不明所以,但心头猛地一跳,下意识地紧紧抓住了轮椅扶手。
诸葛铁牛再次精准标记。
一个又一个目标老人领到了杯子。
诸葛铁牛如同最精密的雷达,在人群中快速移动,精准定位,留下印记。
每一次标记,都让他胸口一阵冰冷刺痛,仿佛被那阴冷的菌液侵蚀了一下,全靠体内浑厚的和谐能量支撑才没有失态。
与此同时,在广场角落一个临时搭建的、堆放杂物的小棚子里。
李小明蹲在地上,面前摊开着一台改造过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分割着广场几个关键角度的监控画面,以及一个复杂的声波频谱分析界面。
他耳朵上戴着特制的骨传导耳机,里面传来诸葛铁牛通过一个伪装成钥匙扣的微型通讯器发出的、极其微弱的、代表“标记完成”的特定频率嗡鸣声。
他手指在键盘上飞舞,飞快地输入指令。
旁边,几个看起来普普通通、装着竹筒饭的竹筒,内部却经过了他的特殊改装,嵌入了微型谐振器和装了中和剂的密封胶囊。
“大芬婶,该你们了!”李小明通过另一个伪装成收音机的通讯器,向正在人群中忙活的李大芬发出指令。
李大芬收到信号,深吸一口气,脸上瞬间堆起比平时更热情几倍的笑容,嗓门洪亮地喊道:“哎哟!科技园的同志真是客气!送了这么金贵的养生杯!我们社区也不能光收礼不回礼啊!显得我们不懂礼数!姐妹们!把咱们准备的‘百家竹筒饭’端出来,请科技园的同志也尝尝咱们的‘土味儿高科技’!都尝尝!当场尝尝,交流交流心得嘛!”
她话音一落,王秀莲和另外几个大妈立刻端着几个热气腾腾、散发着诱人香气的竹筒饭,热情洋溢地朝着陈实和那两名分发完杯子、正准备退场的工作人员围了过去。
“来来来,小陈秘书,尝尝我这个!腊肉竹筒饭,香着呢!”
“这位小哥,尝尝我的,野山菌竹筒饭,鲜掉眉毛!”
“别客气别客气!当场吃,趁热吃才香!”
大妈们七嘴八舌,热情如火,不由分说地将竹筒饭塞到陈实和两名工作人员手里,还贴心地帮他们打开了竹筒盖。
两名工作人员有些措手不及,被大妈们的热情包围,一时不知如何拒绝。
陈实看着递到面前的竹筒饭,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和期待。
“这…这怎么好意思…”陈实推辞着。
“哎呀!客气啥!尝尝!快尝尝!”李大芬几乎是把竹筒饭怼到了陈实嘴边,眼神却紧紧盯着她和她手里的竹筒饭。
陈实知道计划到了最关键一步,她不再犹豫,拿起配套的小竹勺,象征性地从竹筒饭里舀了一小勺,作势要往嘴里送。同时,她眼角的余光死死盯住旁边一个工作人员手里的竹筒饭。
那是李小明特制的、装有中和触发装置的。
就在陈实的勺子即将碰到嘴唇的瞬间。
就在那名工作人员也下意识地学着陈实,拿起勺子准备尝试的刹那。
嗡——!
一声低沉到几乎听不见、却让整个广场的空气都似乎震动了一下的奇异嗡鸣,猛地从广场四周的音响设备中爆发出来。
这是李小明通过后台控制,瞬间释放出的、针对“竹节菌”特定共振频率的干扰声波。
这声波对人类听觉几乎无效,但对那些被标记的“福寿杯”中潜伏的菌液,却如同投入滚油的冷水。
噗!滋啦——!
一声怪异的、如同脓包破裂的声音,伴随着细微的电流声,骤然从张大爷刚刚拿到、还没来得及收好的那个“福寿杯”中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