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颠了五个多钟头,直到午后才看见远处的白帐篷。像撒在绿草地上的棉花团,炊烟直直地往上飘,在蓝天下特别显眼。老杨把车停在一片平坦的草地,刚熄火就听见狗叫声,几只牧羊犬从帐篷那边跑过来,尾巴摇得像小旗子。
\"魏老弟!萨拉木。\"一个高个子男人迎上来,穿着黑色的袷袢,腰间系着红绸带,银刀鞘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是巴音大叔,他的汉语带着浓浓的口音,却咬得很清楚。
父亲快步走过去,跟他拥抱靠肩膀,然后互相拍着后背,两人笑着说了半天,我只听懂\"蘑菇\"、\"羊肉\"几个词。巴音大叔转过身,对着梦笙和母亲微笑,点头,嘴里说着什么,眼睛弯成了月牙。
\"这是欢迎咱们呢。\"母亲拉着梦笙的手往前走,她的手心有点凉。
巴音大叔家的帐篷很大,门口挂着彩色的毡条,绣着羊角和花纹。他的妻子端来奶茶,铜碗沉甸甸的,奶皮浮在上面,撒着一小撮盐。\"喝,喝。\"她笑着摆手,辫子上的银饰叮当作响。
梦笙抿了一口,奶香味里带着点土腥味,母亲悄悄说:\"慢慢咽,香,还能暖身子。\"
父亲和巴音大叔坐在毡子上聊天,时不时拍着大腿笑。母亲翻译给梦笙说:\"提到你了,说考上县一中了。\"巴音大叔立刻竖起大拇指,转身从帐篷角落抱出一个布包,打开是件小马甲,绣着蓝色的花纹。\"给梦笙的。\"他指着马甲,又指了指远处的马群。
\"他说等你学会骑马,就给你当坎肩。\"父亲翻译道。
母亲摸着马甲上的针脚,\"巴音嫂子的手艺真好,比城里裁缝铺做得细。\"
正说着,巴音大叔突然站起身,对着外面喊了一声。几个小孩跑进来,最大的男孩也就十岁,抱着一只小羊羔,羊角刚冒尖。\"这是我小儿子,叫巴图。\"巴音大叔说,\"巴图,带姐姐去看蘑菇。\"
巴图咧开嘴笑,露出两颗小虎牙,拉着我的手就往外跑。草原上的风比车里更清,吹得人头发乱飞。远处的山坡上,松树底下藏着好多黄的白的蘑菇,像撑着小伞。\"这个能吃。\"巴图指着蘑菇底下的菌褶,\"那个红的,有毒。\"
我刚要蹲下去采,就听见母亲在后面喊:\"梦笙,别跑太远!\"
她和父亲跟在后面,父亲手里提着个麻袋,\"巴音说,让咱们采点松枝当柴,晚上烤羊肉用。\"他指了指山坡上方,\"顺着马道往上走,别踩新鲜的草,那是牛羊的口粮。\"
母亲从大口袋里掏出两个小布袋,\"我跟梦笙一组,你跟巴图一组,看谁捡的枯松枝多。\"
梦笙跟着母亲往山上走,松树的影子在地上晃来晃去,松针落了一地,踩上去软绵绵的,像踩在厚毯子上。\"妈,你看这蘑菇,长得跟小包子似的。\"我举着一朵白胖的蘑菇给她看。
母亲正仰头看松树顶,阳光从枝叶缝里漏下来,照在她脸上,\"笙儿,你爸说巴音大叔他们有个的石头,叫塔森,就在这附近。\"
\"好像说是个石像。\"母亲低下头,拨开一根挡路的树枝,\"巴音大叔说,塔森是很久以前从雪山上下来的,保护部落不受风雪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