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森教授的挑衅,让赛场气氛降至冰点。组委会为了缓和局面,也为了正面回应质疑,临时增加了一个环节——现场诊脉对决。
一位自愿者被请上台。是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性,面色憔悴,眼带血丝,自述长期失眠、心悸、口干口苦,胃脘时感胀闷,辗转多家医院,仪器检查结果却模棱两可,有的诊断为“神经官能症”,有的怀疑是“早期更年期综合症”,还有的认为是“慢性胃炎伴焦虑状态”,用药效果均不理想。
西医代表团立刻行动起来,他们带来了便携式的心电图仪、便携式超声,甚至还有一台简易的血液生化分析仪。一番忙碌后,哈里森教授拿着打印出的报告,胸有成竹地宣布:
“根据心电图显示,患者有偶发房性早搏;超声提示轻度脂肪肝;血液检查显示皮质醇水平略高。结合症状,我们认为,这很可能是一种与**慢性应激、内分泌轻度紊乱相关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伴有轻度心脏节律异常和肝脏代谢问题。建议使用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抗焦虑药物,以及生活方式干预。”
他的诊断听起来严谨,有数据支撑,台下不少人都微微点头。
轮到江易辰了。
他没有看任何报告,只是缓步走到志愿者面前,温声道:“请伸手。”
志愿者依言伸出右手。江易辰并未像寻常中医那般闭目沉思良久,他只是伸出三指,轻轻搭在对方腕部寸关尺三部。
就在指尖接触皮肤的刹那,他双眸微阖,体内那经过千锤百炼的**神识**,已如同最精密的纳米探针,顺着指尖接触点,悄无声息地渡入对方体内!
这不是简单的感知脉搏跳动,而是真正的 **“微观内视”**!
神识过处,志愿者体内景象如同三维立体解剖图般,巨细无遗地展现在江易辰“眼前”。
他“看”到对方肝区,气机郁结不畅,如同被无形的绳索捆缚,郁结之气已然化生虚火,灼烧着周围的经络(在神识感知中,经络是能量流动的亮线);这肝火循经上扰,导致心脉不宁,心神失守(心脏区域能量波动紊乱且躁动);火势蔓延,灼伤胃阴,使得胃脘失于濡润,气机阻滞,故感胀闷;虚火上炎,故口干口苦……
这一切病理变化的源头,清晰无比——**肝郁化火,上扰心神**!
不仅如此,通过对方气血运行的细微痕迹和脏腑的损耗状态,他甚至能反向推断出其生活习惯。
江易辰缓缓睁开眼,收回手指,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先生之疾,不在心,不在胃,根源在于**肝**。可是长期情志不遂,压力巨大,导致肝气郁结,日久化火?这火气上冲,扰乱了心神,故失眠心悸;横逆犯胃,故脘腹胀闷;灼伤津液,故口干口苦。”
志愿者猛地睁大眼睛,连连点头:“是是是!医生您说得太准了!我这两年生意不顺,家里事情也多,整天焦头烂额,睡也睡不好……”
江易辰微微颔首,继续道:“若我所料不差,先生平日应喜食肥甘厚味,饮酒颇多,且习惯于深夜处理事务。”
志愿者更是震惊:“您……您怎么知道?我确实应酬多,爱喝酒,也经常熬夜看文件……”
台下顿时一片哗然!
仅仅三指搭脉,不过数十息时间,不仅精准道出了病机根源,连对方的生活习惯都如数家珍!这已经完全超出了寻常“望闻问切”的范畴!
哈里森教授脸上的得意笑容僵住了,他难以置信地看着江易辰,又看了看自己手中那叠冰冷的仪器报告。他的诊断听起来科学,却未能如此一针见血地指出根源,更无法推断出患者的生活细节!
林九针抚须微笑,眼中异彩连连。他虽也能做到精准诊断,但自问无法在如此短时间内,达到如此细致入微、直指本源的境界。此子神识之妙用,已臻化境!
江易辰看向哈里森教授,目光平静:“教授,仪器可测出他心脏的早搏、肝脏的脂肪,却测不出他肝中郁结的那团‘火’,更测不出这团‘火’如何燎原,扰乱了他整个身体的平衡。中医之道,在于调节气机,平衡阴阳,令其内环境重归和谐,则诸症自消。这,便是我们的‘科学’。”
医术(诊脉)与神识的深度融合,达到了“微观内视”诊病的惊人境界!这不仅是一次完美的反击,更是将中医“司外揣内”、“见微知着”的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场诊脉对决,高下立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