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些丹药之后,李大海的脚步都变得轻快了许多。
他紧紧攥着腰间的袋子,里面沉甸甸的灵石碰撞声像是最动听的乐章。
他匆匆忙忙地穿过喧闹的坊市,朝着黄大善人的宅院走去,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赶紧把那张压得他喘不过气的欠条给清了。
毕竟,他现在手里面已经有1000多灵石了。
这对于不久前还在秘境里捡破烂、连一顿饱饭都要精打细算的李大海来说,简直是一笔天文数字。
欠黄大善人的600块灵石,像块巨石压在他心头好几个月,如今终于能彻底卸下,他盘算着先把这笔欠款还清,剩下的400块灵石,正好可以去买黄豆豆炼制丹药的材料。
想起丹药生意的利润,李大海嘴角忍不住上扬。
50块灵石买进的药材,炼制成丹药后能以120块灵石卖出,这中间近乎翻倍的利润,不用细想都知道是笔好生意。
他已经在心里规划好了接下来的摆摊计划,甚至连吆喝的话术都琢磨了好几遍,只等把欠款结清,就立刻投身这场能改变他命运的买卖。
不过让李大海比较肉痛的是,他刚刚在坊市角落找了个摊位,管事就过来收了一笔摆摊费。
那枚亮晶晶的灵石被拿走时,他的心都跟着揪了一下。
更让他无奈的是,坊市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如果摊贩赚得太多,像黄大善人那样掌管坊市秩序的人物就会找上门来,美其名曰“谈合作”,实则是要分走一部分利润。
这样的规矩说是为了维护坊市稳定,其实更像是强者对弱者的变相压榨。
但现在的李大海别无选择,第一他不敢在这里耍小聪明,黄大善人的势力在坊市根深蒂固,得罪他无异于自寻死路;第二,他需要在坊市立足,借助这里的资源让自己的修为得到提高。
所以现在李大海也不得不捏着鼻子,准备和黄大善人好好搞搞关系了。
穿过两道刻着简易防御阵法的木门,李大海来到黄大善人的宅院深处。
他知道黄大善人正躲在自己的屋子里面喝茶,刚走近窗边,就闻到一股清雅的茶香飘了出来。
只消闻这一口,李大海就知道黄大善人喝的是灵茶。
虽然看茶叶的色泽和灵气波动,只是那种比较低级的青雾茶,但毕竟这种灵茶在坊市上可以说是价值不菲,寻常修士别说天天喝,就算偶尔买上一两片泡水,都要犹豫半天。
更重要的是,这种灵茶喝下去之后,蕴含的微弱灵气能滋养经脉,对修士修炼都有好处。
李大海咋舌不已,没想到这个黄大善人还挺奢侈的。
要知道黄大善人毕竟只是一个筑基期修士,在高手如云的修仙界,不过是个刚够看的散修而已。
他靠着掌管坊市、放高利贷的方式赚了不少钱,但修仙界向来流传着一句话:“家里有矿也架不住修仙造”,毕竟修仙就是一个无底洞。
而且修为越高,这需要的资源也就越珍稀,消耗的灵石更是如同流水。
低阶修士还能用普通丹药修炼,到了筑基期就得用更高级是,金丹期更是要消耗更多,这修炼成本简直是越来越贵。
后来李大海才从旁人口中得知,黄大善人之所以天天泡灵茶喝,那是因为他的修为快要进入到金丹期了,这段时间必须让体内积累更多的法力,为冲击更高境界做准备。
毕竟,从炼气十层到筑基期是一道大坎,多少修士卡在这里一辈子都无法寸进;从筑基到金丹更是一道天堑,十个人里面能成功一个就很不错了;至于金丹到元婴,那可就更加不得了了。
这金丹到元婴的突破,完全是一场脱胎换骨的质的突变,修士的肉身会得到重塑,甚至生命层次都得到了本质提升。
而且元婴可以看作修士的第二条性命,哪怕肉身被人击杀,只要元婴能够逃出来,找到合适的肉身就能夺舍重生,这相当于直接多出了一条性命,这样的诱惑让多少修士趋之若鹜。
不过要到达元婴境界可不简单,资质、悟性、功法、资源、机缘巧合、运气,无一不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
要不然的话,这片大陆如此广袤,修仙传承如此悠久,也不会只有那么几个元婴修士能名声远扬了。
不过这些遥远的境界对李大海和黄大善人来说都太过遥远,眼前一个筑基期的门槛,一个金丹期的瓶颈,就已经把他们牢牢拦住了。
其实黄大善人心里也有一些忐忑,毕竟从筑基到金丹可是要渡劫的,那狂暴的金丹劫可不是那么好度过的,古籍记载中,多少天才修士都陨落在这一步,有时候甚至会被天雷劈得神识消散,连转世重修的机会都没有。
黄大善人之所以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冲击金丹境,那是因为他已经到了筑基期的寿元极限。
修士的寿元如同沙漏里的沙子,一旦耗尽就会生机断绝,必须在寿元到达之前冲击下一个境界,才能获得更长的寿命,直到传说中的长生不老。
要是再不冲击金丹境,黄大善人最多再过十年,就会像普通老人一样衰老死去。
可长生不老谈何容易?
这片大陆上最后一个成功飞升仙界的修士,都不知道是多少万年前的传说了,反正最近这几千年的典籍中,从来没有见过有人成功飞升的记载。
而且修仙之路对天赋要求极高,必须是那种十分天资聪慧的人才有可能走到最后,绝大多数修士终其一生,也只能在低阶境界徘徊。
黄大善人正坐在雕花木椅上,悠闲地品着灵茶。
他穿着一身锦缎长袍,手指上戴着一枚镶嵌着红宝石的戒指,看起来颇有几分富态。
李大海刚走进院子,他就察觉到了动静,抬头看过来时,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毕竟之前李大海在秘境里面到处捡破烂,甚至为了一颗废丹都要在土里刨,黄大善人对这个看起来有些落魄的修士印象还是挺深的。
“你来干嘛?”黄大善人放下茶杯,语气带着明显的不耐烦,他可不相信这个穷修士能拿出什么好东西。
李大海没有在意他的态度,赶紧从储物袋里取出一个沉甸甸的布袋,推到桌子上,说道:“黄大善人,这是欠您的600块灵石,我已经带来了。您看是不是可以把欠条给我了?然后我们当众说清,这账以后就一笔勾销了。”
布袋里的灵石碰撞声清脆悦耳,在安静的屋子里格外响亮。
黄大善人听到李大海这么说,也是瞪大了眼睛,他伸手掂了掂布袋的重量,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他仔细打量着李大海,想从他身上看出些端倪,随后有些不解地说道:“你哪来的这么多灵石?我可记得清清楚楚,你上次从秘境出来的时候,浑身上下除了那根破铁棍,就没带出来什么像样的东西。还是说,那根看起来平平无奇的铁棍,你卖了这么多钱?”
谁知道李大海呵呵一笑,心里早就料到他会有此一问。
他知道黄大善人对他突然拥有这么多灵石起了疑心,不过这也没有办法,毕竟想要快速地还掉这些欠款,必须拿出足够的诚意。
他觉得能早还还是早一点还,夜长梦多,谁知道黄大善人后面还会想出多少阴招在等着他呢。
现在他和黄大善人之间的实力差距太过明显,一个炼气期修士在筑基期修士面前,几乎没有反抗之力,李大海也不想冒险,只想先和黄大善人划清界限再说。
于是李大海笑着说道:“黄大善人说笑了,我哪有什么宝贝能卖这么多钱。不过是运气好,采到了一些草药,卖了点灵石罢了。对了,上一次从秘境带出来的那根黑棍我还带在身上呢,一直没找到买家,也没人要。要不黄大善人您要是看上了,随便给我几百颗灵石就行,您看如何?”
说着李大海就从背后取下那根黑漆漆的棍子,递了过去。
这根棍子看起来确实不起眼,通体乌黑,没有任何灵气波动,表面甚至还有一些磕碰的痕迹,看起来就像根普通的铁棍。
李大海其实根本没想过要卖掉它,这根棍子是他在秘境最深处的裂缝里找到的,当时只觉得握着它很舒服,虽然暂时没发现什么特别之处,但他隐隐觉得这东西不简单。
可是黄大善人听了之后撇了撇嘴,连看都没仔细看那根棍子,心想也就几百块灵石的东西,根本入不了他的眼。
他赶紧摆了摆手说道:“你这可就说笑了,我这里又不是垃圾场,什么破烂都收。你要是想要出手,就自己带在身上好了,反正我这里暂时用不到这些东西。”
黄大善人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在他看来,花几百块灵石买根破铁棍,简直是天大的浪费。
黄大善人的拒绝早在李大海的预料之中,他还故意把棍子说得不值钱,目的就是让黄大善人知难而退,不会再惦记这根他真正看重的宝贝。
其实这黑色棍子就算有人拿几万、几十万的灵石来购买,李大海都不会卖的。
毕竟这个黑色棍子,李大海心里面隐隐觉得这东西绝不一般,搞不好还是他成就大道的契机,虽然现在没有完全看出它的奥秘,但是以后的增长潜力绝对是巨大的。
见黄大善人对这个没有兴趣,李大海也松了口气,赶紧把黑色棍子收了起来,免得夜长梦多。
而这个时候,黄大善人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泛黄的欠条,扔到桌子上,语气依旧平淡:“既然你把灵石还了,欠条就给你吧。以后我们两清了。”
李大海赶紧拿起欠条,仔细看了一遍,确认上面写的确实是自己的名字和欠款金额,然后毫不犹豫地将它撕成了碎片。
撕完之后,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压在心头的巨石终于被搬开了,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
毕竟这种无债一身轻的感觉,对于一直被债务缠身的他来说,是此刻最幸福的事情了。
“多谢黄大善人。”李大海收起碎纸片,恭敬地行了一礼,转身准备离开。
他现在只想赶紧回到自己的小屋子,继续研究丹药配方,趁着这股势头把修为再提升一个小境界。
“等等。”黄大善人突然开口叫住了他,眼神里带着审视的目光,“你最近在坊市摆摊卖丹药?”
李大海心里一紧,没想到自己刚摆摊两天就被他知道了,但还是老实回答:“是的,赚点小钱补贴修炼。”
黄大善人点了点头,没再多问,只是挥了挥手让他离开。
李大海不敢多留,快步走出了宅院,直到身影消失在街角,他才敢回头看了一眼那座气势恢宏的宅院,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快提升实力,不再受这种看人脸色的日子。
李大海离开后,黄大善人脸上的悠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凝重。
他对站在门外的两个黑衣护卫招了招手,等他们走进来后,低声吩咐道:“你们俩给我盯着这个李大海,看看他的灵石到底从哪弄的,还有他卖的丹药是从哪里来的,一举一动都要汇报给我。”
“是,主人。”两个护卫齐声应道,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如同两道黑影融入了街道的人群中。
黄大善人重新端起茶杯,却没了喝茶的兴致。
他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心里满是疑惑。
一个在秘境里捡破烂的穷修士,怎么突然就有了这么多灵石?还能拿出品质不错的丹药来卖?
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他隐隐觉得这个李大海不简单,说不定藏着什么秘密,而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把别人的秘密变成自己的财富。
与此同时,李大海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小屋子。
这是一间简陋的木屋,里面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但对他来说,这里却是最安全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