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同伟重生之后的第一个中秋节,如是而过。
没有家人的团圆,却有远方的牵挂。
第二天下午,祁同伟将最终修改完善好的报告,送到了吴天的办公桌上。
吴天看到这么快就交上来的报告,脸上露出一丝意外。他接过报告,示意祁同伟坐下,然后戴上眼镜,很仔细地翻阅起来。
随着阅读的深入,吴天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平静,逐渐转为惊讶和赞赏。
他内心不禁感慨:不愧是汉东大学政法系的研究生,陈黑子这次真是捡到宝了!
祁同伟的这份报告让他看得太舒服了!
整体逻辑极其严密,推理层层递进,清晰无比。每一个观点的提出,都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扎实的数据或案例作为支撑,说服力非常强。
甚至连一些老禁毒都可能忽略的细节,报告里都考虑到了。
更难得的是,祁同伟还提出的一些极具操作性的建议,这说明他不但有发现问题的洞察力,还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吴天甚至觉得,这里面的一些建议,可以原封不动,直接付诸实施!
那可不嘛,祁同伟这里面好多东西,根本就是从后世那些经过实践检验的条例规范和工作方法中“借鉴”过来的,自然是切中要害。
吴天放下报告,摘下眼镜,看着眼前这个沉稳的年轻人,语气中充满了肯定:
“小祁啊,这份报告写得非常有水平!见解独到,思考深入,看来你在基层的工作做得很扎实,是真正用了心的!”
祁同伟表现的十分谦逊:“吴局长您过奖了!我只是把看到、想到的写出来,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请您多批评指正!”
“哈哈,年轻人不骄不躁,很好!”吴天笑着摆摆手,“报告放我这里,我再仔细看看。我感觉里面有些思路很受启发。”
他是真的被报告中的一些观点触动了,想要抓紧时间再深入研究一下。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祁同伟一时又没什么紧急事务了。他拿起一份当天的报纸,随意翻阅着。
当看到报纸上出现“海南经济特区”的相关报道时,祁同伟的思绪不禁飘回了昨天晚上,想起了赵晓惠。
听她言语间的意思,似乎近期常在海南活动?
在这个时间点频繁往来海南,不出意外的话,八成是在搞房地产!
他的记忆闸门被打开:1988年,海南脱离粤省独立建省,并一跃成为华夏最大的经济特区,国家在政策上给予了极大的倾斜,包括土地出让、外资引进等方面的优惠力度空前。
这些重大利好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资金和人才潮水般涌入海南,尤其是海口、三亚等地,“要挣钱,到海南”成为当时最响亮的口号,为房地产市场的疯狂埋下了伏笔。
随后,南巡讲话,如同一声春雷,彻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中央层面也提出要加快住房制度改革步伐。
在这股强大的东风助推下,海南的房地产市场彻底失控,房价如同坐上了火箭,一飞冲天!
他清晰地记得一些数据:1991年,海南的商品房平均价格大概在每平方米1400元左右;而到了1992年,这个数字就疯狂飙升至5000元\/平方米;到了1993年上半年,更是达到了惊人的均价7500元\/平方米!
这种泡沫式的暴涨,最终导致了后来的宏观调控和海南房地产的“硬着陆”,留下一片狼藉的“天涯海角烂尾楼”。
赵晓惠,或者说她背后的赵立春,现在就已经敏锐地嗅到了海南房地产的巨大投机气息?
这份眼光和胆魄,确实不简单!
祁同伟的心思活络了起来。海南房价真正开始起飞是在明年,现在介入,时间点上堪称完美。自己是不是也能趁机掺和一下,分一杯羹?
重生归来的祁同伟,最初确实未曾将过多心思放在“赚钱”这等俗务上。
他满心想的都是弥补前世遗憾、守护所爱之人,以及在公安系统内凭借能力和功劳稳步上升,走一条光明正大的阳关大道。
然而,两世为人的他也深知,权财!权财!从来都是互为辅助,缺一不可!
空有权力而无足够的财力支撑,如无根之浮萍,很多时候便会束手束脚。
而空有财富却无权力庇护,则如同小儿持金过闹市,危险重重。
自己没有昨天的那些二代们显赫的背景,那雄厚的财力则显得十分必要。
这一世,他自然不能再重蹈覆辙,去搞什么山水集团那种不入流勾当。
如今有机会、有能力,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提前布局,积累起雄厚的、清白的财富,为何不为呢?
这不仅能让自己和家人未来生活无忧,更能为将来的政治抱负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甚至在某些时候,还能更好地为国家、为百姓做些实事!
祁同伟从来不是拖泥带水的人。想到就做!
他仔细规划了下,自己现在有空间里的那两袋子启动资金,但是自己必须隐身幕后,不能直接经商。
所以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寻找得力的人手了!
秦芳归来之后,获得公职的可能性较低,经商反而是一条好出路。
她能力极强,有眼界、有谋略、有手腕,在文山街练就了与三教九流打交道的本领和强大的心理素质,是最合适的领头人选!
虎子经过了上一世的考验,绝对忠诚,而且执行力强,虽然商业头脑和开拓性可能不足,但是可以作为核心监督者或者大管家的角色。
再有就是老家的真正的血亲和一些同学朋友了!
想了下,他还是决定先从亲戚中挑选,他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有义务帮助他们致富过上好日子,另外也省的他们最后游手好闲,反而成为危害社会、拖累自己的因素。
这一世要对他们严加约束!
想及于此,他拿起了电话!
——————
两天后的晚上,已经快十点了,祁同伟房间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是前台小刘打来的:“祁哥,楼下有位叫虎子的同志找你,说是从汉东来的。”
祁同伟一下楼,就看到风尘仆仆虎子站在门口。
两人相视一笑,然后就是一个结结实实的拥抱。
虎子看着祁同伟,眼眶有些发红,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六个字,说得无比郑重:“谢谢你!恭喜你!”
由于虎子还没有吃饭,祁同伟带他来到招待所旁边胡同里的一家小餐馆。
老板是一对勤劳的川省夫妇,炒得一手地道的川菜。找了个安静的角落坐下,点了几个硬菜。
虎子还没反应过来,祁同伟就像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拿出一瓶茅台,给两人面前的杯子满上。
“什么都不说了,一路辛苦,先干了!”祁同伟端起酒杯。
“好酒!”虎子眼睛一亮,他没啥别的爱好,就好喝两口。
两人一仰头,辛辣醇厚的液体滑入喉咙,一股暖意升腾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