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怀山接着指示道:“这样,你把你们羊城局在这次禁枪工作中的具体经验、有效做法,系统性地总结一下。”
“下个月部里打算召开一个专项工作的推进会,你在会上做个发言,向全国兄弟单位传授一下你们的先进经验。”
祁同伟闻言,略微沉吟,随即笑着提醒道:“部长,您忘了,在全省的层面,禁枪工作是由李副厅长具体分管的。何况上面还有吴天厅长。”
“这么重要的会议,由我来越俎代庖发言,恐怕……不太合适吧?”
“哦?对对对,你看我,一高兴差点把这事忘了。”叶怀山在电话那头恍然笑道,从善如流,“那这样,发言你就不用了。但你这份经验总结材料一定要写好,到时候作为会议交流的先进材料下发全国学习参考。”
“好的,部长,我马上安排人认真总结,尽快将材料呈报部里。”祁同伟应承下来。
挂断电话,祁同伟无奈地笑了笑!
老领导对自己的偏心,真是毫不遮掩啊!
————————
陈阳现在是华夏日报社驻汉东记者站,常驻林城的一名记者,而且是唯一的一名。
如今的华夏日报各地记者站远非后世那般风光,前几年甚至还需借用xh社分社记者站的牌子运作。
虽然后来有了独立招牌,但并没有增加编制,更别提级别了。
将陈阳这样一位汉东大学的高材生、更有海外留学经历的记者派到省内的一个地级市驻点,虽然美其名曰为“锻炼”,但是在旁人眼中,无异于一种发配。
对于陈阳而言,从她决定站出来发那篇文章的时候,便早已预见到了这种可能的结局。
所以,她对此安之若素。
于她而言,想通的苦难便不再是苦难,而是淬炼心智的磨刀石。
林城,是汉东省重要的煤炭基地,已经有三百余年的开采历史。
矿井星罗棋布,而与之相伴的,是遍布城区周边、触目惊心的采煤塌陷区。
陈阳自抵达之日起,便一头扎进塌陷区的调研中,深度走访农户、矿工、基层干部,查阅大量地质资料与政策文件。
一系列发表在《华夏日报》上,数据翔实、分析透彻的报道,不仅引起了读者的关注,更切实推动了林城市政府对这一顽疾的重视。
这天,由市长李达康亲自带队组成的塌陷区治理专题调研考察组,特意邀请了陈阳同行。
考察过程中,几位局长、区长对她态度很尊敬,并非仅仅因为她的记者身份,更是将她视作了解情况、富有见地的“专家”。
现场调研结束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李达康听完各部门的汇报,目光直接投向坐在一旁的陈阳,谦虚的问道:
“陈记者,现场情况你也都看到了。听说你有过留美的经历,见识广博。”
“不知道国外在处理类似塌陷区环境修复问题上,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先进经验和方法?”
陈阳放下笔记本,声音清晰而沉稳,从容答道:
“李市长,西方主要矿业国家的矿山环境保护立法启动确实比我们早很多,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备的法律体系和执行标准。”
“以美国为例,他们在1977年就出台了《露天采矿管理与土地复垦法》,对矿区生态修复实施了非常全面和系统的强制性规定。后续又有一系列法案进行补充和强化。”
她话锋一转,指出关键差异:“但是,美国强调原样复垦原则,要求尽可能将开采破坏的土地恢复至接近原始的状态。这套模式目前恐怕难以完全照搬到我们这里。”
“而且他们的采矿企业已经经过了几十、上百年的发展,早已完成原始积累,资金雄厚,现在拿出一点利润进行复垦,相对于其历史收益而言负担较轻。”
“而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各方面资金都紧张,缺乏这样的经济基础来支撑如此高标准的复垦。”
李达康频频点头,眼中流露出赞赏:“陈记者这话说得透彻,很有见地!不能脱离实际空谈洋经验。”
阳继续阐述她的观点:“其实,我们未必总要眼睛向外。我认为更应因地制宜,探索适合林城本地条件的治理路径。”
“国家层面对于塌陷区治理并非没有政策支持,有一系列的补贴和扶持措施。只是很多时候......”
陈阳顿了顿,目光直视李达康道:“很多时候,基层觉得申请流程困难复杂,耗时耗力却不易出显绩,往往就选择回避这个老大难问题。”
“说得好!”李达康闻言,手掌在桌面上轻轻一拍,让在场所有人精神一振,“大家都听听!这才是真知灼见!”
“现在各地都在搞开发区,但是圈占良田好地去搞开发区算什么本事?那是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你们想想今天看的这几片大的塌陷区,洼地连起来就是天然的湖泊,湖边种上树就是景观带。治理好了,既能为后人留下一片青山绿水,还能实实在在享受到国家的财政补贴和政策支持!”
“这才是治理和发展相结合的正确道路!”
这时,开发区的主任李为民面露难色,插话道:“李市长,我们也不是没想过这么干,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国家那点配套资金,连挖湖修堤的基础工程都可能不够……”
李达康显然深思过这个问题,他打断道:“我有个初步设想——我们不能单纯就治理谈治理。”
“可以在环境治理的基础上,同步在这个地方规划建设一个高科技产业园区,争取申报国家级开发区。用未来产业发展带来的税收和效益,反哺环境治理,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的投入和发展。”
此言一出,会议室里响起一阵轻微的吸气声。
这个构想魄力极大,但对应的资金需求和政治风险也呈几何级数增长。
以林城目前的财政状况,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分管副市长周桂春谨慎地开口:“达康市长,这个想法确实很有前瞻性,但……这资金盘子可不是小数目。而且,国家级新区的批文,牵涉部委众多,审批难度极大,能否批下来还是未知数。”
李达康大手一挥,语气很是坚决:“资金和审批的问题,你们不用过多考虑,我来想办法协调、争取。”
“你们的任务,是立刻组织精干力量,抓紧进行科学论证,尽快把这个构想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做做出来!”
见他态度如此坚决,众人便不再多言。
他们早已习惯了这位市长在政府事务上说一不二的强势风格,毕竟省长是人家老领导!
会议最后,李达康再次转向陈阳,语气诚恳:“陈记者,接下来还要多麻烦你。”
“希望你能继续发挥《华夏日报》的舆论影响力,多为我们林城塌陷区治理和开发区构想造势,多宣传宣传!”
陈阳点头:“李市长放心,这是我的分内职责。我一定会持续关注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