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上午的阳光,穿过书房的百叶窗,在桌面上投下细碎的光影。顾沉舟正坐在书桌前,手里捏着支蓝色水笔,在采访提纲的“孕期职场平衡”那栏旁画了个圈——这是他和苏晚今早花半小时梳理的重点,旁边还贴着张浅粉色便签,写着“提3个宝妈案例:王姐控糖、张姐调岗、李姐分享经验”,字迹是苏晚的,娟秀又清晰。
“采访时别总说我,多提宝妈们的需求。”苏晚坐在对面的沙发上,手里捧着个热水袋,轻轻敷在有些发酸的腰上。她孕晚期的腰酸比上周重了些,顾沉舟昨晚特意查了孕妇按摩教程,今早还试了两下,力道没掌握好,反倒让她笑了半天。顾沉舟抬头看她,把提纲推过去:“我跟记者说好了,重点聊‘企业如何为孕期员工创造友好环境’,你只要说你坚持做工作坊的初心就行。”
话音刚落,苏晚的手机就响了,是市妇幼的赵医生——上周他们联系想请医生来工作坊讲待产包,今天终于有了回复。“苏总,我看了你们发的工作坊方案,特别好!”赵医生的声音透着热情,“下周六我刚好有空,除了讲待产包,还能给宝妈们做免费的胎心监护,带两个护士同事一起,帮大家测血压、查胎位,您看行吗?”
苏晚眼睛一亮,立刻看向顾沉舟,见他点头,笑着回应:“太谢谢您了!很多孕晚期宝妈都担心产检排队,您能来真是帮了大忙。”挂了电话,她把手机放在桌上,忍不住感叹:“没想到这么顺利,之前还担心医生没时间。”顾沉舟把“胎心监护、血压检测”添在工作坊流程表上,又画了个小星星:“是你做的事够真诚,才有人愿意帮忙。”
刚整理好流程表,门铃就响了。苏晚起身去开门,门外站着个穿米色外套的阿姨,手里拎着个布袋子,脸上带着腼腆的笑:“请问是苏总吗?我是宝妈群里的林姐,上周在群里说我做护腰枕还行,今天特意拿了两个过来,想给您和工作坊的宝妈们试试。”
顾沉舟听到声音,从书房走出来,接过布袋子——里面装着两个浅灰色的护腰枕,布料摸起来软软的,边缘缝着细密的针脚。“这是我用纯棉布做的,里面填的是荞麦壳,能调厚度,孕晚期靠着能缓解腰酸。”林姐局促地搓了搓手,“我孕中期的时候总腰酸,自己做了个,用着舒服,就多做了几个,要是你们不嫌弃……”
“怎么会嫌弃!太实用了!”苏晚拉着林姐坐在沙发上,拿起一个护腰枕垫在腰后,立刻觉得酸胀感轻了不少,“您看这样,工作坊那天,我们把护腰枕摆在体验区,让宝妈们试试,要是喜欢,您愿意教大家做吗?材料我们来准备。”林姐眼睛一下子亮了,连连点头:“愿意!愿意!能帮到其他宝妈,我高兴!”
送走林姐,顾沉舟把护腰枕放在书房的椅子上,转头看到苏晚正对着手机笑——是创科互联的小周发来的消息,附了张照片:公司食堂的公告栏上贴了“孕期员工专属食谱”,下面还印着小米陈皮糕的做法,配文“参考苏晚团队孕期工作坊方案”。
“小周说,她们公司的孕期员工今天都去食堂吃小米糕了,反馈特别好。”苏晚把手机递给顾沉舟,“还有‘启航传媒’的张总,说想把我们的‘孕期职场适配指南’印成手册,发给全公司的员工。”顾沉舟看着照片,嘴角忍不住上扬:“之前造谣的时候,我还担心没人信我们,现在才知道,真心做事,总会被看见。”
下午两点,约定好的记者小陈准时到了。她刚走进客厅,就被茶几上的东西吸引了——一叠厚厚的宝妈档案,每一本都写着名字、孕周、需求,比如“王姐:孕32周,高血糖,需控糖食谱”“张姐:孕12周,吐酸水,需饮食建议+职场协调”,旁边还贴着宝妈们发来的感谢纸条,有的画着小爱心,有的写着“谢谢顾总苏总的糕,不吐了”。
“这些都是你们一点点记下来的?”小陈拿起一本档案,翻了两页,语气里满是惊讶。苏晚笑着点头:“每个宝妈的情况都不一样,记下来才能更好地帮她们。比如林姐,她擅长做护腰枕,我们就请她来教大家;李姐有孕晚期经验,就请她做分享,每个人都能成为帮别人的人。”
顾沉舟给小陈倒了杯陈皮茶,补充道:“我们做工作坊,不只是想解决孕期饮食、职场的问题,更想让宝妈们知道,怀孕不是孤单的事,有人能帮,有人能懂。”正说着,苏晚的肚子轻轻动了一下——安安的小拳头像是碰到了肚皮,顾沉舟下意识地伸手护在她的腰后,动作自然又温柔。
小陈看着这一幕,忍不住笑了:“之前听说顾总为了苏总学做孕期餐,还以为是传言,今天看了才知道是真的。”苏晚脸颊微红,摸了摸肚子:“他何止学做餐,还学了孕妇按摩,昨天给我揉腰,差点把我揉笑了。”顾沉舟无奈地摇了摇头,眼里却满是宠溺:“下次肯定揉得更好。”
采访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小陈离开时,手里多了一份宝妈档案复印件和工作坊流程表:“我一定要把你们的故事写出来,让更多企业看到,孕期不是职场的‘绊脚石’,而是需要被温柔对待的‘特殊时光’。”送小陈到门口,苏晚突然想起什么,叫住她:“对了,工作坊那天欢迎你来,能让更多宝妈知道这个活动。”
下午四点,顾沉舟按教程视频学孕妇按摩。他坐在床边,让苏晚侧躺着,掌心搓热后,轻轻按在她的腰上,从下往上慢慢揉,避开了脊柱的位置。“力度怎么样?重不重?”他边揉边问,眼神专注。苏晚舒服地哼了一声:“刚好,比昨天好多了,你这学习能力还挺强。”
揉了十分钟,顾沉舟停下动作,帮她盖好毯子:“歇会儿,我去准备工作坊的物料。”书房里,他把打印好的“待产包必买清单”按孕周分类,孕早期宝妈的清单上标着“叶酸、防孕吐陈皮糖、舒适平底鞋”,孕晚期的则写着“吸奶器、产后卫生巾、婴儿抱被”,每一张清单后面都附了个小方框,让宝妈们可以填“已买”“待买”。
苏晚走过来,拿起一张清单,在“婴儿袜子”旁边加了行小字:“选无骨缝合的,避免磨到宝宝脚踝”。顾沉舟看着她的字,笑着说:“还是你细心,我都没想到这个。”苏晚靠在他肩上,看着桌上的清单:“等下把林姐的护腰枕做法也打印出来,跟清单一起发,宝妈们肯定喜欢。”
晚上七点,苏晚的手机收到一条消息,是张姐发来的:“苏总,太谢谢您了!我把您给的指南给领导看,他不仅同意我调去轻松的岗位,还说要在公司设‘孕期休息室’,以后我再也不用怕怀孕影响工作了!”后面还附了张照片,是张姐坐在新岗位的办公桌前,桌上放着顾沉舟做的小米陈皮糕。
“你看,张姐的事成了。”苏晚把手机递给顾沉舟,眼底满是笑意。顾沉舟接过手机,回复了句“恭喜,有问题随时说”,然后把手机放在一边,帮苏晚盛了碗刚煮好的银耳莲子羹:“快喝,补补气血,你最近总熬夜整理资料。”
睡前,顾沉舟坐在书桌前写孕期日记,台灯的暖光落在纸页上,字迹比平时更柔和:“周一,与苏晚梳理采访提纲,明确‘孕期友好职场’核心;赵医生确认工作坊增设胎心监护、血压检测;林姐赠手作护腰枕,约定教宝妈制作;接待记者小陈,分享宝妈案例与工作坊初心;学孕妇按摩缓解苏晚腰酸;整理待产包清单并补充细节,收到张姐调岗成功的喜讯。安安胎动时轻时重,似在为每一份温暖回应。今日之事,皆为‘暖’字,是医生的援手,是宝妈的互助,是同行的认可,这些微光聚在一起,便成了照亮孕期的光。”
写完日记,顾沉舟把本子放进抽屉,走到床边。苏晚已经半睡着,呼吸轻缓,小腹微微隆起。他轻轻躺在她身边,伸手放在她的腰后,刚碰到,就感觉到安安轻轻踢了一下——像是在跟他打招呼。顾沉舟忍不住笑了,在苏晚的额头上印了个轻吻:“晚安,老婆,晚安,安安。”
窗外的夜色渐浓,书房里的待产包清单和护腰枕做法表还摆在桌上,被月光镀上一层浅淡的银辉。房间里很静,只有两人的呼吸声和偶尔的胎动声,像是在诉说着这段被温暖与希望包裹的时光,也为即将到来的采访和工作坊,悄悄攒着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