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春雨淅淅沥沥下了整夜,清晨的空气里弥漫着泥土的芬芳。顾沉舟撑着伞,小心地避开地上的水洼,顾念安穿着黄色小雨靴,专挑水坑踩,溅起细小的水花。
爸爸,种子真的会在土里睡觉吗?安安仰起头,雨滴从伞沿滑落,在她好奇的小脸上投下摇曳的光影。
是啊,等到阳光温暖了泥土,它们就会醒来。顾沉舟看着女儿被雨水打湿的刘海,轻轻为她拂开。
今天幼儿园要开始春日播种活动,每个孩子都分到了一小包向日葵种子。安安从昨晚就开始兴奋,把种子放在枕头边陪睡,早上更是小心翼翼地攥在手心里,连吃早饭都不肯松开。
幼儿园的活动室里,孩子们围坐成一圈,王老师正在展示如何播种。安安跪坐在小椅子上,身子前倾,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我们要先给种子准备一个温暖的家...王老师往小花盆里填土,动作轻柔得像在安抚婴儿。
顾沉舟站在窗边,看着女儿专注的侧脸。他想起自己小时候,母亲也曾教他在阳台上种过绿豆。那些等待发芽的日子,是他童年里少有的温馨记忆。
爸爸!快来看!安安兴奋地招手,她的小花盆已经装好了土,王老师说,每个种子都要有自己的房间,不能挤在一起。
她学着老师的样子,用食指在土壤里戳出小洞,然后把种子一颗颗放进去,动作认真得像个专业园丁。当最后一颗种子被轻轻掩埋,她长长舒了口气,仿佛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什么时候才能发芽呀?安安迫不及待地问。
王老师笑着回答:这需要耐心等待哦。也许三天,也许一周,我们要每天来和它们说早安,给它们浇水。
回家的路上,安安一直抱着她的小花盆,时不时就要掀开保鲜膜看一眼。
爸爸,种子在土里会做梦吗?
也许会梦到开花的样子。
那它会不会孤单?
顾沉舟被女儿天真的问题逗笑了:不会,它有泥土陪伴,还有你每天来看它。
第一天,安安起了个大早,第一件事就是跑到阳台看花盆。怎么还没发芽?她的小脸上写满失望。
顾沉舟蹲下身,和她一起观察:种子需要时间积蓄力量,就像你每天吃饭睡觉才能长高一样。
第三天,土壤依然没有任何变化。安安有些着急了,用手指轻轻扒开土层想看看种子是不是还在。这个举动被顾沉舟及时制止。
还记得《小王子》里怎么说的吗?他轻声提醒,真正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我们要用心等待。
第五天清晨,安安照例去阳台浇水,突然发出一声惊呼:爸爸!快来看!
一抹嫩绿终于破土而出,虽然只有米粒大小,却在晨光中格外醒目。安安激动得小脸通红,围着花盆转来转去,想碰又不敢碰。
它真的醒了!它听见我和它说话了!
从那天起,照顾小苗成了安安每天最重要的任务。她认真记录着小苗每天的变化,用稚嫩的笔触画下每一片新叶。顾沉舟发现,女儿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前所未有的耐心。
周末,苏晚在阳台陪女儿给向日葵苗搭支架时,轻声对丈夫说:这个活动真好,让安安懂得了等待的意义。
是啊,顾沉舟注视着女儿小心翼翼的动作,现在的孩子太习惯即时满足,反而错过了等待的美好。
最让顾沉舟感动的是,当其他小朋友的向日葵陆续开花时,安安的那株却长得格外缓慢。但她从不抱怨,反而安慰父母:我的向日葵可能是个慢性子,就像我吃饭总是最慢一样。但它一定会开花的。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安安的向日葵绽放了。金黄色的花瓣在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小主人问好。安安站在花前,久久没有说话,眼睛里闪着晶莹的光。
它比所有的花都好看,她最终轻声说,因为它是我一天天等待来的。
放学时,安安特意邀请王老师来看她的向日葵。老师惊喜地发现,这株迟开的向日葵竟然比其他的都要高大饱满。
因为它得到了最多的爱和耐心。王老师由衷地说。
那天晚上,顾沉舟在日记中写道:原来,陪伴孩子成长就像培育一粒种子。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拔苗助长,只需要给予足够的阳光、雨露和耐心,静待花开。
夜深人静时,他走到女儿床边。月光下,安安抱着她的小兔子玩偶睡得正香,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阳台上,那株向日葵在夜风中轻轻摆动,仿佛在守护着小主人的美梦。
在这个春天的尾声,顾沉舟明白了一个道理:生命中最美好的事物,往往都需要漫长的等待。而这份等待的过程本身,就是最珍贵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