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赛第四轮,当屈正阳看到对手名字时,心里咯噔一下——韩国选手朱世赫,世界闻名的削球手,以旋转强烈、防守顽强着称,曾有“削球克星”的称号,不少快攻型选手都栽在他手里。
“这小子不好对付。”樊振东凑过来看对阵表,眉头皱了皱,“他的削球旋转太强,而且能随时变线,你得有耐心。”
屈正阳点点头,心里清楚这场比赛的难度。削球手最擅长磨掉对手的耐心和体力,一旦被拖入他们的节奏,赢球就难了。他拿出战术手册,上面贴着朱世赫的技术分析:正手削球旋转强度9.0(满分10),反手削球8.5,进攻成功率35%,弱点:正手短球处理薄弱,体力临界点在第五局。
赛前适应性训练时,屈正阳特意找了队里的削球手陪练,模拟朱世赫的削球风格。可真到了赛场上,他才发现,朱世赫的削球比模拟训练时强太多——球的旋转变化多端,时而强烈下旋,时而侧上旋,让人难以判断。
第一局开局,屈正阳试图用正手弧圈球强攻,可朱世赫的削球稳如泰山,每一次都能稳稳削回,而且旋转越来越强。屈正阳的进攻屡屡下网或出界,很快以3-11输掉第一局。
“别急!用松沉劲卸力,先判断旋转!”王教练在场边大喊。第二局,屈正阳调整战术,不再急于进攻,而是沉肩坠肘,用太极松沉劲感受球的旋转,每一次回球都轻轻一托,让球高高弹起,打乱朱世赫的削球节奏。
这一招果然奏效。朱世赫的削球需要低平的来球才能制造强烈旋转,面对高球,他的削球质量明显下降。屈正阳抓住机会,正手弧圈球连连得分,以11-8扳回一局。
第三局,朱世赫调整战术,开始主动进攻,抓住屈正阳的失误频频得分。屈正阳的体力渐渐下降,步法移动也慢了半拍,以7-11输掉,大比分1-2落后。
“别慌!他的进攻没那么准!”樊振东在场边大喊,声音穿透喧闹的场馆。第四局,屈正阳咬紧牙关,用八卦步法不断移动,避开朱世赫的进攻,同时用短球逼他上步。朱世赫的正手短球处理果然薄弱,几次回球过高,屈正阳抓住机会,正手攻球得分,以11-9赢下第四局,大比分2-2平。
决胜局开始,全场观众都站了起来。朱世赫的削球质量达到了顶峰,旋转强烈得让球台都微微震动。屈正阳的体力已经消耗殆尽,手臂酸得抬不起来,可他没有放弃——他想起了王教练的话“武术的精髓是‘忍’与‘等’,忍住对手的锋芒,等机会出现”,想起了循环赛三连胜的不易,想起了家人的期待。
他深吸一口气,用最后的力气调整呼吸,太极松沉劲运用得更加纯熟,每一次回球都精准判断旋转,稳稳削回。朱世赫显然没料到他的耐力这么强,进攻开始出现失误,比分渐渐被屈正阳追平,8-8!
第九球,朱世赫削出一记强烈下旋球,屈正阳用松沉劲摆短,朱世赫上步回摆过高,屈正阳立刻侧身正手攻球,9-8!第十球,朱世赫发球失误,10-8!赛点!
全场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最后一球上。朱世赫削出一记侧旋球,屈正阳用松沉劲卸力,随即侧身正手弧圈球,球带着强烈的旋转砸在朱世赫的正手空档,朱世赫扑救不及,11-8!
“赢了!”屈正阳扔掉球拍,几乎虚脱在地。樊振东冲过来,抱住他:“太厉害了!你竟然赢了朱世赫!”
走下赛场,屈正阳的腿都在发抖。朱世赫走过来,握住他的手:“你的耐心和技术都很好,是个值得尊敬的对手。”
回到休息室,王教练递过一瓶功能饮料:“打得好!你不仅赢了比赛,更赢了心态。记住今天的感觉,以后遇到削球手就不用怕了。”
屈正阳点点头,心里充满了成就感。这场比赛,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心智的成熟——他学会了在逆境中坚持,学会了用耐心等待机会。他知道,这场胜利,将成为他职业生涯中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