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上午的国家一队训练馆,球台旁的气氛比往常凝重几分——秦志戬教练手里攥着一份泛黄的赛程表,指尖敲了敲“日本公开赛”的字样:“下周这场赛事,队里选3人参赛,今天的队内测试,前3名拿名额。”
屈正阳的心跳漏了一拍,悄悄攥紧球拍——这是他晋级主力一队后第一次有机会冲击国际赛场,系统里的战术大师能分析对手漏洞,还有偷偷练到18\/100的“预判+太极刺客”必杀技,说不定能把握住机会!他心里一阵暗喜,觉得这些全方位的技能提升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正想多琢磨两句战术,秦教练的声音就响了:“先测技术,第一项‘中远台连续进攻’,1分钟30次有效进攻算合格,屈正阳,你先来。”
暗喜瞬间被打断,他深吸一口气站到球台前。抛球、启动形意劈拳进攻,球与球拍的撞击声在馆内回荡,可越到后面越力不从心——最后10秒,手臂发酸,连续两次进攻出界。裁判报数:“28次!”比合格线少2次。
系统界面弹出提示:【中远台进攻效率85%,形意拳劈拳与崩拳衔接延迟0.01秒,体能分配不均(前20秒发力过满),建议消耗50点经验值开启“衔接校准”】。他只能咬着牙摇头,看着自己的训练鞋——刚才的暗喜早没了踪影,原来光有技能还不够,熟练度和心态都是坎。
第二项“反手快撕”测试,屈正阳调整了节奏——用太极“松沉”劲稳住手臂,每一次快撕都衔接八卦步法,终于完成32次,超出合格线2次。可秦教练看完数据,眉头还是没松:“反手快撕够快,但中远台进攻的衔接问题得解决,国际赛场对手不会给你调整时间。”
屈正阳点点头,心里清楚问题所在:忙着兼顾投资和画画,形意拳组合技的熟练度没跟上,劈拳接炮拳时腰腹发力总慢半拍。中午休息时,他躲在训练馆角落,偷偷用系统模拟对抗练了10分钟“劈拳+炮拳”衔接(必杀技暂时不敢用,怕被发现),熟练度从15\/100提升到17\/100,才稍微安心。
下午实战对抗,屈正阳第一个对手是陈玘。开局他太想赢,动作发僵,连续丢3分。“1-3!”陈玘停下,用球拍敲了敲球台:“你这不稳定的水平暂时,就别想名额,就当跟我练衔接了。”
屈正阳闭上眼睛,回忆决赛时的心态——把对手的进攻当成“训练喂球”,用【如封似闭】卸力后衔接【十字手】变线。第五球,陈玘正手暴冲,他稳稳卸力,十字手拧拉到对方反手死角,“3-3!”后面的比赛他彻底放开,11-8赢下陈玘。
可面对马琳时,紧张感又回来了——马琳是一队老大哥,球路刁钻,还熟悉各种卸力技巧。第一局屈正阳靠钻拳发球赢了2分,可第二局比分6-4时,右膝旧伤突然隐隐作痛——连续两场对抗超了体能续航的40分钟基础时长,膝盖负荷飙到88%。他下意识放慢【玉女穿梭】步法,马琳立刻抓住机会,正手快带得分。“7-4!”
“要不要暂停?”马琳关切地问。屈正阳摇摇头——经验值不够开“应急防护”,只能靠意志力撑着。最后一局9-11输了,总比分1-2惜败。他坐在场边揉膝盖,秦教练走过来:“技术没问题,旧伤影响了步法,我给你申请了康复训练,下次还有机会。”
晚上测试结果公布:马琳、王皓、陈玘入选,屈正阳排第四。他回到宿舍,手机弹出樊振东的微信(背景是八一队训练馆的灯光):“我当年第一次选国际赛也落榜了,后来磨了三个月反手快撕才选上,你别慌,旧伤养好再冲。”
屈正阳刚回复“知道了”,陈玘就端着一盘草莓进来:“下周去日本,你想要什么纪念品?我给你带个乒乓球钥匙扣。”“不用了哥,你好好比。”屈正阳笑着说。陈玘拍他肩膀:“我跟教练说了,下次有双打名额,咱哥俩搭档,你那十字手变线挺好用的。”
屈正阳心里一暖,拿出训练笔记本,写下:“下周计划:1. 旧伤康复训练(每天1小时);2. 形意拳劈拳+炮拳衔接(提升到25\/100);3. 偷偷练必杀技(熟练度到20\/100)”。他打开系统面板,严格按固定模板呈现,无“三盘合一”,不解锁新技能:
【宿主:屈正阳】
【等级:13】
【经验值:-300\/5000(无新增消耗与奖励,因旧伤影响测试成绩)】
【技能体系——】
1. 战术大师(初级,LV.1)
2. 形意拳大师(组合技:劈拳17\/100、崩拳15\/100、炮拳12\/100、钻拳18\/100、横拳8\/100)
3. 八卦走转大师(步法绝招:玉女穿梭10\/100)
4. 太极拳大师(防守绝招:如封似闭40\/100、十字手18\/100)
5. 应急步专家(绝招:马踏飞燕5\/100、金鸡食米3\/100)
6. 天赋技能(保密):【预判+太极刺客底牌:出手必杀技18\/100】
7. 体能续航:基础支撑40分钟(开启后50分钟)
【本周测试成果:技术测试得分85分,实战对抗胜率60%,旧伤康复计划启动】
窗外的月光照在笔记本上,屈正阳握紧笔——这次没拿到名额没关系,只要把旧伤养好、绝招练熟,总有一天,他会带着国术乒乓的招牌站在国际赛场,让所有人看到他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