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下午的东京体育馆,中心球台的聚光灯还没熄灭,记分牌上“11-7”的红色数字像一团火焰,映得看台上的欢呼声愈发灼热。屈正阳刚摘下手腕上的白色护腕,折叠时指尖还能摸到汗湿的纹路,就被涌上来的人群围得严严实实——前排的日本女粉丝举着烫金的“太极刺客”手幅,踮着脚把笔记本递到他面前,指甲上还画着迷你乒乓球拍:“屈さん!刚才那记爆冲太帅了!决赛一定要赢给水谷隼看!”
旁边的中国记者举着录音笔挤过来,话筒几乎碰到他的球拍:“晋级决赛后心情怎么样?水谷隼作为东道主,主场优势很明显,你准备怎么应对他的反手快撕和现场干扰?”屈正阳左手接过笔,右手轻轻扶着球拍柄,笔尖在笔记本上划过的瞬间,他突然想起半决赛最后一球——当时奥恰洛夫的反手快撕直奔死角,自己靠【玉女穿梭21\/100】旋转移位才接住,现在掌心似乎还残留着那种紧绷的触感。
“激动肯定是有的,但现在更想赶紧准备决赛。”他抬头看向镜头,眼神比刚才比赛时沉了些,“水谷隼是很优秀的对手,他的反手快撕和现场调动能力都很强,我会针对性打磨技巧。”说话间,他瞥见看台上的秦志戬教练正低头翻战术板,笔尖在纸上快速画着弧线——那是教练记录对手落点习惯的符号,每场比赛后从不停歇。屈正阳心里一暖,刚涌起的热血像被冷水轻轻浇过:从替补出战到晋级决赛,每一步都离不开教练的细致指导,现在还不是庆祝的时候,水谷隼的硬仗才刚要开始。
跟着秦教练走进休息室,冷气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身上的燥热。屈正阳刚坐在椅子上,就忍不住抬手启动系统面板——淡蓝色的光效在眼前亮起,【经验值:20\/5000】的数字让他嘴角微扬(半决赛胜利+80,前期体能微优化等消耗-60,终于从负数转正)。再往下扫,【劈拳24\/100】的爆发力、【玉女穿梭21\/100】的滑步范围、【如封似闭55\/100】的抗旋效率都各涨了1点,连之前生涩的【横拳18\/100】都到了19\/100。他对着空气试了个“卸力+横拳”的衔接动作,手腕转动间,明显感觉力道比半决赛时更顺:“国术绝招体系越来越稳,水谷隼的反手快撕应该拦不住!”
“别光顾着试招,看看这个。”秦教练把一叠打印资料和U盘放在他面前,首页“水谷隼近三场比赛技术分析”的标题下,还夹着一张手写的落点分布图,“你看他这记反手快撕,速度178km\/h,比奥恰洛夫快2km\/h,而且70%会打你正手小三角。还有他发球时爱大喊,上次跟张本智和打,光靠声音就干扰了3个发球。”秦教练边说边插U盘,电脑屏幕上立刻跳出水谷隼的比赛片段——画面里,水谷隼每得一分就挥拳大喊,看台上的日本观众跟着欢呼,声浪几乎要冲破屏幕。
屈正阳的手指划过资料上“水谷隼主场胜率85%”的字样,刚才的暗喜瞬间散了。他攥紧球拍,指节泛白:自己之前赢波尔、柳承敏、奥恰洛夫,要么是靠国术卸力破节奏,要么是靠必杀技抓空档,可水谷隼不仅技术硬,还能调动全场氛围,稍有失误就会被放大。“我练的太极卸力得再快0.01秒,不然接不住他的快撕。”他抬头跟秦教练说,语气里没了刚才的轻松,只剩冷静的专注。
傍晚回到酒店,屈正阳先把书法作品“砥砺前行”平铺在书桌上——宣纸边缘还留着上午彩排时的折痕,他用镇纸压平,掏出手机拍高清照发给IttF工作人员。刚发过去,对方就回复:“字体可以再稍大些,闭幕式舞台灯光亮,小字体容易看不清。”屈正阳没犹豫,重新铺好一张宣纸,磨墨时特意调整握笔姿势,按书法里的“中锋行笔”技巧,把每个字的笔画写得更舒展,直到拍出来的照片里,“砥砺前行”四个字清晰醒目,才再次发送确认。
处理完书法,他拨通家里的视频电话。镜头刚接通,妹妹晓萌就举着一张画满乒乓球的海报蹦进来,海报上用彩笔写着歪歪扭扭的“哥哥是太极刺客”,旁边还画了个迷你球拍:“哥!我们班今天特意跟老师申请调课看你比赛,体育老师说你的步法比武术队表演还好看!他还让我们学你的‘沉肩坠肘’动作呢!”妈妈李慧兰从镜头后探出头,手里拿着一袋真空包装的牛肉干:“阳阳,我上周给你寄的牛肉干收到没?训练累了就吃点,别总靠能量胶,那个没营养。”屈正阳笑着点头,眼眶却有点热——家人的牵挂,比任何掌声都让他踏实。
挂了电话,屈正阳把笔记本电脑搬到书桌前,打开水谷隼的比赛录像。他没直接看精彩集锦,而是从第一局的第一个发球开始慢放,边看边在笔记本上记:“第3分,反手快撕后接正手快带”“第7分,发球大喊干扰对手节奏”“第11分,近网短球后突然爆冲”。看到第15分钟,他突然想起什么,从背包里拿出便携虚拟球桌——这是秦教练特意给他准备的,能模拟对手的发球和落点。他把虚拟球桌连到电脑上,选择“水谷隼反手快撕”模式,握着球拍站在桌前,每接一个球就默念国术“松沉”要诀:“沉肩、坠肘、松腕……”连续练了20分钟,直到手腕转动时再也没有僵硬感,才停下来擦汗。
刚歇口气,手机响了,来电显示是“樊振东”。“兄弟,我刚看了你半决赛的回放,”电话里传来樊振东的声音,背景里还能听到八一队训练馆的球声,“水谷隼我之前跟他打过,他反手快撕后有个0.02秒的衔接空档,你用太极卸力后别犹豫,直接打他正手小三角,他那位置反应慢半拍!还有他发球时喊的那句日语,其实就是‘好球’的意思,别被他唬住!”屈正阳赶紧把这两点记在笔记本上,还特意画了个小三角标注落点:“谢了兄弟,等我回去请你吃火锅!”
临睡前,屈正阳把系统面板最后确认了一遍:经验值20\/5000,技能状态全满,没有新增消耗;笔记本上,水谷隼的弱点、应对技巧记了满满三页;书桌旁,明天要带的球拍、护腕、战术板都收拾整齐。他定了早上6点的闹钟——打算明天提前去训练馆,把“卸力+爆冲”的衔接再磨50组。
躺在床上,屈正阳望着窗外的东京夜景——远处的东京塔亮着暖黄色的灯,像一根立在夜色里的光柱。他摸了摸枕头边的球拍,心里的热血慢慢沉淀成冷静的底气:决赛的赛场再热闹,对手的主场再强势,只要把国术绝招练到极致,把每一个细节磨到完美,就一定能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