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厅长点了点头,赞许道:“小张同志,说得挺好。我再问你一个问题。”
“您请说。”张浩端正了坐姿。
“如果你在我这个位置,看全国工业,你会怎么办?”
这话一出,张浩愣住了。
他不是没想过类似的问题,只是现阶段,这些想法离实际操作还太远,实在不敢妄言。
他诚恳地摇了摇头:“郭厅长,不瞒您说,这个问题我真没仔细想过,也没做过系统调研,不敢随便发表意见。”
郭厅长笑了笑,缓缓说道:“有人给我们出了些建议,说要把产业集中,意思是哪个地方搞重工业,哪个地方搞轻工业,你觉得这办法可取吗?”
张浩沉吟片刻,摇了摇头:“郭厅长,我认为不可取。产业集中确实有好处,设备、技术能得到更好的保障,但也面临不少问题,比如国防安全,还有交通成本。”
“咱们先不考虑外部因素,单说内部——您可能会说江南、东北粮食盛产,做天然粮仓,山区就发展工业,可您想过这些东西怎么运出来?运输成本有多高?老百姓能不能接受?”
他顿了顿,补充道:“当然,我不否认集中发展的优势,有些地方的优势确实明显。但就我现在的位置,考虑的是鄂省这一隅之地,我想搞全产业——以后可能还会涉及汽车、大型船舶,有机会的话,也想涉足军工。”
“全产业的意义就在于,能够很好的解决当地的民生问题。”
张浩本想说“以市场决定企业生存”,但看眼下政策导向还不明朗,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周主任在一旁点头:“你小子说得在理,能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挺好。”
郭厅长扫了一眼众人,问道:“各位还有没有要问的?没有的话,这个会就散了。”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都没再开口。
周主任便道:“那没意见就散会吧。”
散会前,郭厅长特意对张浩说:“小张,你这两天先别走。上面还要再开会研究,会对你们接下来的工作有个明确说法。”
张浩听了领导的话也很无奈,只好先告辞离开。
一进门,女儿景红就迈着小短腿,噔噔噔跑过来,仰着小脸喊:“爸爸!”
“走,爸爸带你出去玩。”张浩笑着弯腰抱起她。
“好啊!我们可不可以去找姐姐玩?”景红搂着他的脖子问。
“找哪个姐姐?”
“静理姐姐!”
“好啊,走。正好爸爸也想去他们家拜访一下。”
陈雪茹看着张浩抱着闺女出门,无奈地摇了摇头:“这个狗男人,这么疼闺女?还好闺女是我生的。”
张浩抱着景红来到徐慧珍家,敲响了门。
“来了来了!”
门开了,蔡全无探出头,看到是他,笑着说:“呦,张浩,怎么来了?吃了没?”
“没吃呢,到你家混顿饭。”
张浩打趣道,“刚开了一上午会,确实饿坏了,回来他们都吃过了。”
“走着!”蔡全无侧身让他进来。
景红一到徐慧珍家,就扭着身子要下来。
张浩把她放到地上,小家伙立马颠颠地跑向里屋,嘴里喊着:“静理姐姐!静理姐姐!”
徐慧珍从厨房出来,看到张浩,笑着问:“今儿怎么有空过来?你不是在鄂省吗?”
“回来述职,汇报工作。开了一上午会,饭都没顾上吃,你这儿是不是得加两个菜?”张浩半开玩笑地说。
“巧了,我们正要开饭,今儿够你吃的。”徐慧珍招呼道。
蔡全无正在摆桌子碗筷,动作细致周到,看得张浩有些惊讶:“够讲究啊。”
“讲究点吃着舒坦。”蔡全无笑着应道。
徐慧珍朝里屋喊:“静理、静平,把天儿带过来吃饭!”
不一会儿,徐静理左手牵着景红,右手拉着妹妹静天走进来,一看见张浩,眼睛一亮:“干爹,你来了!”
她把两个小家伙往旁边一放,几步跑到张浩跟前,扑进他怀里。
“哟,静理都长成大姑娘了。”
张浩笑着使劲揉了揉她的小脸蛋。
张浩一把将徐静理抱了起来。
“干爹,我都这么大了,你别抱我了。”徐静理在他怀里扭了扭,脸颊微微泛红。
“哈哈哈哈……”
张浩朗声一笑,“咋的啦?还害羞啊?你再大,在干爹这儿也是孩子。”
说着便把她放了下来,“好好好,放你下来。”
徐静理站稳后,拉着张浩的衣服,仰着脸问:“干爹,你这回来没带礼物吗?”
“有啊,怎么会没礼物呢?”张浩笑着应道。
徐慧珍在一旁连忙说道:“静理,怎么跟你干爹说话呢?哪能主动要礼物?”
徐静理顿时抿了抿嘴,不做声了。
张浩连忙打圆场:“没事没事,静理,别听你妈的。你说,想要什么?”
“干爹,礼物不都是你准备好的吗?哪有问我要什么的?”徐静理忍不住笑了起来。
“成。”
张浩应着,这时期四九城冬天还是格外的冷,他还穿着厚大衣。
只见他在大衣口袋里摸索了半天,从里面拿出一个崭新的本子和一支钢笔,递了过去。
徐静理眼睛一亮,接过来一看,惊喜地问:“干爹,这本子,这钢笔,是英雄牌的吗?”
“嗯,是啊。”
张浩点头,“这钢笔可贵着呢,干爹希望你好好学习,用它写好字,读好书。”
“嗯,干爹,我会的!”徐静理宝贝地把本子和钢笔抱在怀里。
“吃饭了吃饭了,别在这儿显摆了。”徐慧珍笑着招呼大家,把话题拉了回来。
孩子们都格外乖巧。景红在家已经吃过饭了,这会儿却还是乖乖地坐在桌边,要了一小碗稀饭,小口小口地喝着。
蔡全无拿起酒瓶,给张浩面前的酒杯斟满,笑着说:“来,走一个。”
“走一个。”
张浩端起酒杯,和蔡全无轻轻碰了一下,两人都仰头饮了一口。
徐慧珍坐在一旁看着这一幕,看着孩子们安静吃饭,看着张浩和老蔡轻松闲聊,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眼角的细纹都柔和了许多。
两人开始闲聊起来,东拉西扯地说些家常。
张浩夹了口菜,看向蔡全无:“老蔡,你这名字大有来头啊,你们家以前怕是书香门第吧?”
蔡全无挑眉:“哦?你倒说说看。”
他也就跟张浩在一块儿,才能这么畅所欲言,张浩算得上是他为数不多能交心的朋友。
张浩放下筷子,慢悠悠道:“蔡全无,你这名字有讲究。《增广贤文》里有句话,‘水至清则无鱼,人太急责无智。知者减半,愚者全无’,我猜你这名字,跟这‘全’‘无’里头的通透理儿有关?”
“哼哼哼,”蔡全无笑了,端起酒杯,“走一个。”
张浩也举杯:“你就说我猜得对不对吧?”
“你都猜着了,还问?”
蔡全无哈哈一笑,两人碰了杯,各自饮下。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陈雪茹的声音:“慧珍,慧珍,我家张浩是不是在你家?”
徐慧珍赶紧起身:“雪茹来了。”
张浩对着她的背影嘟囔:“慧珍,你那什么眼神?你觉得我是怕她的人?”
徐慧珍没理他,一出门就拉着陈雪茹进来:“来了怎么不进来?”
陈雪茹走进屋,目光扫到桌边的酒杯:“我家张浩是不是在这儿?我喊他回家吃饭呢,这不,你们都吃上了。”
“呦,这就喝上了?”
她看着张浩面前的酒杯,打趣道。
张浩笑道:“陪老蔡喝两杯,你吃了没?一起坐会儿?”
“早就吃过了,来,陪你们喝一个。”
蔡全无连忙找了个杯子,给陈雪茹倒上酒。
徐慧珍看了,也给自己倒了一杯:“雪茹,我陪你。”
“成啊,咱们喝咱们的,让他们俩聊他们的。”
陈雪茹端起杯,和徐慧珍轻轻碰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