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尽头第六十日,万象界迎来万法归源的终极考验。黎明时分,太和树三千道果无风自动,表面道纹渐次消融,重归混沌未分时的原始状态。武道金穗的罡风内敛如初生麦芒,仙道玉实的灵韵淡若朝露。整片星田仿佛褪去所有后天雕琢,回归先天本真。
月清瑶对镜梳妆时,铜镜映出最本初的月华道韵,眉宇间再无丝毫修饰痕迹。老农周大山握锄的手掌粗糙如初,每个老茧都记载着最原始的农耕记忆。盲眼婆婆纺车织出素白布匹,经纬间却暗合天地未开时的混沌轨迹。
虚空深处传来道祖缥缈道音:\"返本归源,方见真如。\"九道混沌光柱从天而降,光柱过处,太和树道果退返花苞状态,武道金穗收敛所有锋芒,仙道玉实重归玉胚原石。星田作物尽数褪去超凡特质,连泥土都变回开天辟地时的先天息壤。
南渐正在为冬麦间苗,手中秧苗突然重若山岳。每株作物都在展现最原始的生长姿态,不再是灵植仙苗,而是天地初开时的第一缕生机。桃木剑触及麦穗时,剑身浮现混沌未分时的先天道纹。
道祖化身悄然现身,化作鹤发童颜的耄耋老者。他袖中飞出一颗混沌道种,种子落入星田瞬间,三千道果齐齐退转,武道金穗还原本初锋芒,仙道玉实重化先天玉胚。整片星田仿佛时光倒流,重归洪荒初辟时的模样。
月清瑶欲运月华,却发现道韵尽褪,只剩最精纯的太阴本源。老农周大山的锄头变成石制农具,盲眼婆婆的纺车退为骨针藤线。阿圆与孩童们的身影缩为婴孩大小,童谣声化作咿呀学语。
南渐福至心灵,不再执着现有道法,而是演示生命最本初的成长。他让太和树花苞重新经历三千年开谢,使武道金穗重走十万次枯荣,令仙道玉实再历百世轮回。这番返本归源之举,竟让混沌道种发出嫩芽。
道祖化身眼中闪过赞许,指尖点出九重归源大阵。阵法笼罩下,星田时间流速骤变,一日经历开天辟地到万物生发的完整轮回。太和树时而为种子,时而为参天巨木,武道金穗在萌芽与成熟间循环往复。
正当众人即将迷失在本源长河中时,南渐突然弃剑静坐。他不再抗拒归源,而是守护星田最本真的生机。想起母亲怀抱的温暖,老农手掌的厚茧,月清瑶青丝的触感。这些最真实的感知,竟成了锚定本源的坐标。
月清瑶将太阴本源化作守护清辉,老农周大山献出农耕最初的心得,盲眼婆婆织出初心不改图。当这些本源之力汇入星田,归源大阵竟开始反哺生机。混沌种子绽放出蕴含三千大道的光华,每一瓣都映照着一个世界的生灭轮回。
就在星田即将彻底归源时,道祖化身挥袖引来终极考验。整片星田开始重演混沌未分时的景象,连光阴长河都要逆流。南渐纵身跃向道祖,周身浮现最本真的生命印记。
婴儿初啼时的纯粹,稚子学步时的勇敢,少年执剑时的热忱。这些生命最初的光辉,竟让归源大阵彻底圆满。星田在太初之光中重定乾坤,每一粒尘埃都带着创世之初的尊严。
此劫过后,星田作物皆得本源之妙。太和树三千道果重归质朴,却暗合先天道韵;武道金穗罡风返璞归真,反显至刚至纯;仙道玉实灵韵内敛,更得大道精髓。而那个曾弱小的守田人,如今已能在万法归源中守住初心。
寒露渐浓时,道祖化身化作晨雾消散,留下一卷《太初农经》。经中记载的并非无上仙法,而是\"春种秋收\"的自然至理。南渐双手接过时,整片星田绽放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星田边际,新月如钩。盲眼婆婆的纺车织出最后一道经纬,将\"道在寻常\"四字永远绣入晨昏交替的天幕。而那个曾追逐无上道法的少年,如今抚锄而立时,身后已是返璞归真的永恒天地。